![]() ![]() Aug. 23.2025 ![]() ▽ ▽ 夜深了,空調外掛機不知哪根管子蕩在風里,發出嘩啦啦的聲音。起初我以為是雨聲,后來才發現是塑料管子的撞擊,它發出了一種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聲音。我躺在床上,眼睛閉著,卻能看到天花板上模糊的夜光星星貼紙。我知道自己睡不著,卻又不愿承認這個事實。 身體是疲憊的,像被抽去了筋骨,軟綿綿地陷在床墊里;可腦子卻異常清醒,它自己在轉動,像一臺失控的機器,不需要我的指令,便自動播放起白日的殘片與明日的虛影。 我想,我又犯病了。不是不想睡,而是不能睡。思緒如脫韁野馬,卻又不是奔向某個明確的方向,只是在腦內不停地繞圈,繞圈。 今天實在不該把那句話接過來,明知道是個坑,還故意往里跳;明天要去檢查各辦公室節約用電情況,真可笑,我像個值周生;侄女快過生日了,得給她選個心儀的禮物;明天文章寫點什么內容呢?總不能寫失眠吧……這些念頭毫無邏輯地拼接在一起,形成一條永無止境的意識之流。我試圖數羊,但越數越焦慮。我打開了郭德綱相聲,卻不得不聽了半天廣告。孩子的呼吸聲越來越重,我又開始琢磨他是不是鼻炎犯了……這種時候,人會特別孤獨,孤獨得快要死掉了。 ![]() 也許最可怕的,就是這種突然襲來的虛空感。我每天早出晚歸,坐辦公室,寫文章,開會,陪孩子玩,陪孩子睡,究竟為了什么?銀行卡里的數字緩慢增長,又更快地流出。我像一只在轉輪里奔跑的倉鼠,拼命地跑,卻始終留在原地。這種生活是否就是生命的全部?我想起大學時代和室友討論未來,指著星空說要做改變世界。如今星空被城市的霓虹吞沒,我也學會了沉默寡言。 腦子里突然冒出兩個聲音。一個說:你不能這樣下去,生命只有一次,要活出自己。另一個冷笑:你越想這些越睡不著,明天醒來,所有想過的事情都會變得荒誕。兩個聲音爭吵不休,我感到頭痛欲裂,仿佛真的有什么東西在顱內分裂、重組。 我是誰?是那個安于現狀的上班族,還是那個內心躁動不安的靈魂?或許每個人都是分裂的,只是白天我們用各種身份將裂縫粘合,夜晚才原形畢露。 忽然想起很多年前讀《明朝那些事》,最后作者不寫帝王將相,不寫宮廷權謀,卻筆鋒一轉,寫起徐霞客來。那個時代,多少人在追逐功名利祿,多少人在權謀中沉浮,而徐霞客只是走,只是看。黃山云霧,金沙江濤,在他筆下鮮活如生。當年明月寫到此處的感慨,如今我才略懂一二——所謂千秋霸業,萬古流芳,最終都會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成功與否,對錯與否,有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地“活”過——不是活在別人的期望里,不是活在社會的標準里,而是活在屬于自己的感覺里。 ![]() 活著是一種感覺。這個念頭一旦產生,就像閃電劃破夜空。我們總是被教導要追求實實在在的東西:財富、地位、名譽。但追根究底,人追求的難道不都是一種感覺嗎?財富帶來安全感,地位帶來尊重感,名譽帶來價值感。就連愛情,說到底也是一種被需要、被理解的感覺。我們建造城市,制定法律,發動戰爭,創作藝術,最終不都是為了某種“感覺”嗎? 歷史長河中,每個時代都有其特有的感覺。魏晉名士追求放達自在的感覺,哪怕國破家亡也要保持風度;唐人追逐盛大開放的感覺,詩歌中盡是氣象萬千;宋人品味精致內斂的感覺,即便偏安一隅也要活出韻味。每個時代的悲歡離合,興衰榮辱,最終都凝結為一種集體感覺,沉淀在歷史深處。 而作為個體,我們何嘗不是如此?童年時感覺世界新奇妙曼,青年時感覺未來無限可能,中年時感覺責任重壓,老年時感覺時光飛逝。我們記住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帶來的感覺——初戀的心跳,離別的苦澀,成功的狂喜,失敗的沮喪。這些感覺編織成網,我們稱之為“人生”。 ![]() 窗外開始泛白,凌晨的微光透過窗簾縫隙。我的頭腦奇跡般地安靜下來。那個躁動不安的自我和那個安于現狀的自我似乎達成了和解。也許人生本無絕對的對錯,重要的是找到讓自己心安的感覺。有人從事業成功中獲得滿足感,有人從家庭溫暖中獲得幸福感,有人從幫助他人中獲得價值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徐霞客走遍千山萬水,不是為了一官半職,不是為了青史留名,只是為了滿足內心那種對未知世界的好奇感,那種與天地對話的暢快感。他在當世被視為“不務正業”,卻活出了最真實的自己。今天我們讀他的游記,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時空的震撼與感動。 后來我慢慢睡著了,雖然睡得很淺很淡,但我感覺非常自在。或許這種感覺就是活著。正如那個走了萬里路的旅人,他最終發現的不是世界的盡頭,而是內心的無限。 就這樣吧。天總會亮的,不順心的事也總會過去,最后留下的,也就是種感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