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九月將至,又到了新的開學季。網絡上關于“是否取消軍訓”的討論如火如荼,熱度飆升,如同這日漸攀升的暑氣一般沖上熱搜。這股熱浪,不經意間掀開了我這走過一個甲子歲月之人塵封已久的記憶——那是初二那年,我們全年級在市郊軍墾農場度過的為期半個月的軍訓時光。 ![]() 回望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那時的學校盛行組織學生前往工廠、農村或部隊進行學習實踐,稱為“學工”、“學農”和“學軍”,是當時初中生的必修課。雖也曾在校方安排下,去過郊區挖紅薯,亦參觀過工廠機械加工的流程,但這些活動對于一個懵懂的初中生而言,縱然新奇,卻未能留下深刻印記。真正讓我至今珍藏于心、回味悠長的,便是那短短十五天深入軍營的軍旅生活。猶記離別時分,我們這群半大的孩子哭得稀里嘩啦,那份刻骨銘心的不舍,穿越近五十年光陰,依然清晰如昨。倘若真能時光倒轉,重返青蔥少年時,我依然會對那段難以忘懷的軍訓歲月充滿憧憬。 ![]() 彼時各家孩子多,一個年級足有十二個班,每班近六十名學生,男女比例相當。我們屬于國企子弟學校,每次外出活動都由父母單位派車接送。第一次離家參加軍訓,大家抱著被褥行李在校門口秩序井然地排隊等候,登上汽車,奔赴那片坐落在軍墾農場的軍營,開啟為期十五天的集體生活。 抵達軍營,我們住進了寬敞的大房間,二十人共處一室。靠墻一側鋪滿了厚厚的稻草,這便是我們的大通鋪。大家依次安頓好自己的鋪位,按著“一個人寬”的大小自行劃分領地。睡地鋪的新奇感還沒消散,緊挨著躺下的同學們便意識到,未來半個月里,我們將在這里朝夕共處…… ![]() 每日清晨,我們跟隨部隊戰士一同出操;早餐后,便開始訓練打背包、練習隊列步法。下午則匍匐在地,進行步槍瞄準練習,學習拆裝彈夾、擦拭槍械,辨識各類武器,以及步槍的實彈射擊。到了晚上,大家搬著小板凳,坐在星空下觀看露天電影;還要輪流在宿舍外擔負深夜兩小時的崗哨任務。最為刺激的莫過于那突如其來的半夜演習——從睡夢中驚醒,懵懂中或許還穿錯了正反的衣衫褲襪,背上匆忙胡亂捆扎好的背包,趕赴集合點開始夜行軍。還記得路上遙遙望見那忽明忽暗、一蹦一跳的所謂“鬼火”(想必是磷火),緊張、刺激又混雜著絲絲恐懼的心情,在濃重的夜色里無聲彌漫開來,卻又凝結成無比深刻的記憶烙印。 那一段短暫而緊湊的軍營時光,交織著汗水、新奇、疲憊與懵懂的興奮,如同被歲月精心打磨過的琥珀,愈發顯露出它純粹而珍貴的光澤,成為我漫長歲月里難以磨滅的青春印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