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否經常有一些感到困惑又抓狂的時刻: ![]() 愛人整天丟三落四,提醒TA快1000次鑰匙要放門口,TA還是忘,臨出門又找不到,怎么TA就是記不住呢? ![]() 孩子寫作業慢,盯著發現其實都會做,為啥TA老“不用心”? ![]() 同事技術過硬,但總說一些過于真實到冒犯自己的話,TA是“情商低”還是對我有意見? ![]() 我其實總覺得自己跟周圍人有點不一樣,別人覺得很簡單的事情對我來說好困難,我覺得簡單的他們又做不到,為什么呢? 或許,這些現象跟“神經多樣性”有關哦~ ![]() ![]() 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是一個非醫學術語,指的是人類大腦體驗和與周圍世界互動(如思考、學習、行為)方式的多樣性。如同生物多樣性一樣,神經多樣性是正常而自然的,沒有所謂“正確”的方式,而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 一部分人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和大多數人相比有一些特定的不同,就像上述例子中的愛人、孩子、同事和自己;前者稱為神經多樣性者(Neurodivergent),后者稱為神經典型者(Neurotypical,NT),也就是大多數人。 相較NT來說,神經多樣性者更容易面臨一些非醫學或醫學上的困難和挑戰,如更容易被誤解、得到更少的支持,患有孤獨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讀寫障礙等。同時,神經多樣性者也可能擁有某些長處和優勢,如更好的記憶、對聲光感知更敏銳、能夠在腦海中進行復雜計算等。 ![]() ![]() ![]() “神經多樣性”最初在上世紀末由ASD者提出,此后這一概念逐漸被廣泛接受,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運動,旨在為所有神經發育類型的個體提供尊重和權利平等。 值得注意的是,“神經多樣性”是一個很鮮活的概念,它的含義一直在動態變化當中,也必然伴隨著很多爭議,比如神經多樣性人群的范圍一直有拓寬的趨勢,其邊界到底在哪里?這些就留給專家們繼續吵吧,咱們還是看看能實際做些什么。 ![]() ![]() ![]() ![]() 嘗試理解和學習 學習神經多樣性、ASD、ADHD的相關知識是最基礎和重要的一步。 對于神經多樣性者來說,長期與周圍的不同可能造成反復的自責、挫敗感、低自我評價、焦慮抑郁等。 理解自己的情況意味著不用再反復責怪自己、用不適合的方式要求自己了,自然是一種治愈;對于他們的NT親友和工作伙伴而言,能夠理解也意味著不再困惑,不用在一直不奏效的方法里打轉,也是重要的解脫。 ![]() 規范診療和訓練 許多神經多樣性者存在符合ASD、ADHD、讀寫障礙、抑郁障礙等診斷的醫學狀況,規范的診斷和治療對改善他們遇到的困難極為重要。如果你發現自己或者親人可能存在神經多樣性的可能,生活功能受到損害,還是建議到精神科篩查是否存在需要診斷治療的醫學情況。 診斷需要有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受訓背景的專業精神科醫生在醫療機構中進行,任何其他身份的治療師、咨詢師、社交媒體博主、問卷、儀器、病友、親戚,都是不能進行診斷的。 如果明確診斷,或者尚未確診但基本明確方向,就可以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或訓練。比如用藥物改善ADHD兒童的注意力,進行社交訓練改善ASD青少年的社交困難,嘗試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改善焦慮抑郁等,這些對提高神經多樣性者的生活質量是非常實在和有效的。 ![]() 調整環境和方式 在神經多樣性的視角下,神經多樣性者面臨的許多困難是因為這個世界是以NT的標準和需要設計的,也就是對NT的支持性環境相對充足,對神經多樣性的支持性環境則相對不足。 我們需要的是增強環境的可調節性,這有點像洗手臺有給小朋友的腳凳,手機上有給老人的大號字體,以及餐廳里有回民的餐具。比如: ? 在學校里,可以在考試時為對聲音敏感的ASD兒童提供降噪耳塞,讓TA能夠順利考試; ? 在家里,可以給ADHD青少年準備學習時放在手里的玩具幫助TA更耐心(NT們是不是大為震驚?ADHD一邊玩著一邊學著可能效率更高); ? 在職場里,安排神經多樣性的相關培訓,讓大家彼此了解、愉快合作。 ![]() 嘗試揚長和避短 不要忘了神經多樣性可能的優勢哦,可以由此形成更靈活多樣的策略來進行替代、補償和創造。例如: ? 閱讀障礙者大腦處理三維物體方面的能力較強,因此很適合圖形及工程設計; ? 在職場里,給ASD特質的員工安排需要嚴謹細致的工作,把經常需要出差的任務分給ADHD特質員工,可能會事半功倍; ? 家庭內部可以有一些分工,比如不讓ADHD的家長還信用卡(太容易忘了),但讓他每天帶孩子運動1小時(TA樂意又能堅持,孩子強身健體,另一半還可以多點自己的時間)。 運用得當經常有驚喜哦~ ![]() ![]() ![]() ![]() 目的是幫忙,有用就拿,沒用就放 神經多樣性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能用來理解、支持和幫助的工具,它的取用應當是靈活的。 有些家長聽到孩子有ASD/ADHD,即使孩子整體實際生活功能較好,仍覺得“完了”,“我把孩子生壞了”,“ TA永遠也不可能和正常人一樣了”,這時告訴他們神經多樣性的概念或許可以幫助他們減少對預后的誤解,消除災難性想法,踏踏實實去做幫助孩子的事情。 有些基本正常工作生活的個體,成年后發現自己確實有ASD/ADHD特質,但尚且達不到診斷,神經多樣性可以幫他們找到自己的同類,嘗試一些新的應對策略。 有些家長因為不愿孩子有疾病的診斷,可能會忽視孩子因神經多樣性而表現出的不同之處及他們所面臨的困難。即使孩子日常生活功能明顯受損、多名醫生診斷,仍不愿相信和做出改變,這時如果家長只關注到“神經多樣性是正常的”,進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實需求,就有可能錯過寶貴的治療時間和機會。 一位神經多樣性者在不同情境中也可能會有不同的選擇,如在工作中需要強調自己神經多樣性者的身份來獲得更公平的機會,在長輩面前需要強調自己的疾病身份以得到更多理解和放過,只要TA覺得是能幫到自己的,就是好的! ![]() 不要脫離社會功能空談 神經多樣性者之間的異質性極高,你可以理解為每個人都是很不一樣的,日常生活及社會功能差別很大,從生活不能自理到能得諾貝爾獎都可能存在,千萬不要脫離社會功能空談,而是看他們真正最需要的是什么。 一些合并智力障礙的ASD兒童和家庭往往著急的是孩子上什么學,做什么康復訓練,這時他們最需要的是可及性更高的康復資源和社會保障。 一些ADHD成人其實已經取得一些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經常難以獲得家人甚至自己的理解,在被指責和自責中煎熬,這時可能簡單的學習和了解神經多樣性知識就能減輕很多痛苦。 如果你發現自己是神經多樣性者,只需要在浩如煙海的資料和經驗中選擇看起來和自己的情況最相近的來參考即可。 如果你周圍有神經多樣性者,請一定看看和真誠詢問他真的需要什么。不要看了一些相關影視作品后就問對方有沒有什么天才功能(很多人真的會這么做),要知道,絕大多數的神經多樣性者和絕大多數的NT一樣不是天才,只是有著屬于自己的困難和閃光點的普通人。 ![]() 尊重邊界,保持開放 需要注意的是,是否認為自己是一個神經多樣性者,是個體自己的選擇。不管我們是否認可這個概念,請尊重神經多樣性者對自己的定義,也不要強迫我們認為的神經多樣性者接受這一概念。 許多ASD、ADHD個體更傾向于認可疾病視角,在疾病敘事中他們感到更少的自責,能更輕松的應對。 我們需要做的是尊重對方的邊界,保持開放的心態,多多學習不斷出現的新知識、新理念。 ![]() 重要的是做點什么 如果有人打著神經多樣性的旗號,跟已經遇到困難的個體和家庭說,因為有神經多樣性,所以你什么都不用做,那可千萬別聽。 歸根結底,我們需要關注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做點什么來讓自己和身邊具體的人過的更好。 如果你是NT,可能僅僅是認真聽神經多樣性者講述自己的內心體驗,就已經是一種幫助(閱讀本文也是呢)。 如果你是神經多樣性者,請允許我為你所做的每一個克服困難和發現自我的嘗試長久地鼓掌,真的太了不起了! ![]() 注: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刪歉。 作者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孫秉璽 來源 / 暢聊686 編輯 / 小齊 審核 / 由黎峰 |
|
來自: shavedfish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