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附子細辛湯是過敏性鼻炎的特效藥,診斷標準是脈沉弱無力,有一派寒像 變態(tài)反應(yīng)性鼻炎首選是麻黃附子細辛湯, 而不是小青龍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的作用第一是具有相當強的增強體質(zhì)的作用, 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的患者, 面容總顯得年輕, 其中有些患者在發(fā)作季節(jié)服用數(shù)年, 癥狀全部消失。麻黃 ![]() 的作用。這一點, 在傷寒論上“少陰病,脈沉者”這一條文里不是也說的很清楚嗎? 1、經(jīng)常流清涕,鼻塞,嚴重時打噴嚏:麻黃12g、制附子20g(先煎40分鐘)、細辛6g、白芷10g、辛夷6g、蒼 ![]() 減400ml(2小碗),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600ml,去渣滓,溫服200ml,日三服。飯后服用。 麻黃、細辛和附子都要煎40--60分鐘。 《本草正義》說:“細辛芳香最烈,善開結(jié)氣,宣泄郁滯,上達巔頂,通利 ![]() 特別提醒:本文所涉及之處方用藥,僅供臨床醫(yī)生參考,非中醫(yī)專業(yè)人士請勿擅自試方。 方中藥味具體分析 麻黃 【性味】辛苦,溫。 【歸經(jīng)】入肺、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發(fā)汗,平喘,利水。治傷寒表實,發(fā)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骨節(jié)疼痛;咳嗽氣喘;風水浮腫,小便不利;風邪頑痹,皮膚不仁,風疹瘙癢。 附子 【性味】辛甘,熱,有毒。 【歸經(jīng)】入心、脾、腎經(jīng)。 【功能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痹,踒躄拘攣,陽萎,宮冷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細辛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入肺、腎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 白芷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入肺、髀、胃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燥濕,消腫,止痛。治頭痛,眉棱骨痛,齒痛,鼻淵,寒濕腹痛,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 辛夷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入肺、胃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通竅。治頭痛,鼻淵,鼻塞不通,齒痛。 蒼耳子 【性味】辛、苦,溫;有毒。 【歸經(jīng)】歸肺經(jīng)。 【功能主治】蒼耳子:散風除濕,通鼻竅。用于風寒頭痛,鼻淵流涕,風疹瘙癢,濕痹拘攣。 蟬蛻 【性味】甘,寒。 【歸經(jīng)】歸肺、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散風除熱,利咽,透疹,退翳,解痙。用于風熱感冒,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驚風抽搐,破傷風。 生姜 【性味】辛,微溫。 【歸經(jīng)】歸肺、脾、胃經(jīng)。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用于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 大棗 【性味】甘,溫。 【歸經(jīng)】入脾、胃經(jīng)。 【功能主治】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diào)營衛(wèi),解藥毒。治胃虛食少,脾弱便溏,氣血津液不足,營衛(wèi)不和,心悸怔忡。婦人贓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