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又難耐的高溫熱浪煎熬中,處暑節氣總算要登場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結束。心心念念的秋涼,真的要來了!處暑前兩天,日思夜盼的雨終于光臨了。這時節的雨,果然有了不一樣的韻味,撲面而來的雨滴夾雜著絲絲清涼,浸潤著縷縷清新,從時光的深處,姍姍而來,帶來了人們等待已久的秋的消息,和絲絲縷縷的涼意。一場秋雨過后,空氣里多了幾分清冷,身上的衣服沒有了前些天的黏膩感,整個人感覺神清氣爽。一場秋雨一場涼,一場秋雨一層秋。這處暑的涼爽,是雨絲帶來的福音,是季節饋贈的禮物。在長長的夏天,備受酷熱折磨的時候,不止一次埋怨過,今年的夏天為何熱得這么超常,這令人煎熬的日子何時才能劃上句號呀!轉眼,已然是另一重天。忽然想起小時候,姥姥常說的一句話,“數熱就數冷呢!”當時并不能理解,現在想來,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就像人生的很多道理,都要歷經歲月的磨礪,時光的沉淀,經由親身體驗,才會逐漸變得清晰堅定。燥熱喧囂的夏季謝幕了,萬物逐漸趨于風輕云淡的沉靜。此刻,夏日的余溫和清秋的涼意,交匯成一首美妙的樂曲,清冽了周圍的空氣,平復了燥熱的心情。今年伏天短,出伏后幾日,處暑才踏著從容的步子款款而來。這一出一入間,節氣悄悄換了衣衫,日漸斂了鋒芒,大自然也悄悄換了底色,真正的秋天就要來了。看那谷子沉得彎了腰,飽滿的顆粒藏不住豐收的喜悅;高粱紅得似燃燒的火,在田野里舒展著妖嬈的身姿;玉米裹著金黃的鎧甲,咧著嘴開心地笑著。五彩斑斕的田野,是大地鋪展的錦繡,描摹著人間最厚重的景致。樹葉仍綠著,只是那綠里浸了層秋的清透,少了些盛夏的浮躁,多了分沉靜的滄桑。萬物在時光里日漸飽滿,像被歲月細細打磨過,沉淀出成熟的模樣。秋涼迷醉人心,怎能缺席詩意和浪漫。“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處暑節氣的清芬,流經千年的風霜,流淌在優美詩句里,凝結在歲月的故事中。春天是大自然初萌的畫卷,供人駐足欣賞;夏天是生命奔涌的熱浪,讓人沉浸式感受;而秋天,是歲月沉淀的哲思,邀人靜坐觀心。處暑正是這哲思的序章,暑氣褪盡處,心湖自澄澈。在這處暑之秋,不妨以一顆清涼之心,拂去心頭的塵埃,看清內心真正的向往,也辨明腳下道路的方向。熾熱的萬物,終究要歸于清涼。世間的一切,大抵如此,繁盛到最濃烈處,必然凋謝;狂熱到極致,終會回歸平靜。就像草木在盛夏舒展到最豐盈的模樣,便會悄悄斂藏鋒芒,將蓬勃的生機化作養分,一寸寸扎下根去。原來天地早已把“收”的智慧寫進了時序里,此刻,已然收斂起夏日的張揚,沉淀下篤定的力量。待秋風掠過枝頭,那些藏在“收”里的深意,自會在時光的褶皺里,一點點暈染開來。 作者簡介:辛宇卉,山西省作協會員,山西省散文學會會員。散文隨筆散見于報刊雜志,多篇文章被新華社、《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夜讀”欄目轉載。在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征文比賽中榮獲一等獎。散文集《煙火的味道》榮獲山西省五一文化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