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脹便秘腹脹便秘是腹部手術后常見的一種并發癥?;颊呤中g后1~2d由于胃腸道運動功能受到抑制而停止排氣排便,腸腔內積氣過多??沙霈F輕度腹脹、便秘,甚至腹內竄痛等。但如果手術后2~3d后仍不能自肛門排氣而出現高度腹脹,可致膈肌上升和運動受限而引起呼吸困難,煩躁不安,下腔靜脈回流也可受到一定影響,對胃腸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也有不良影響,甚至有崩裂的危險。 同時,傷科早期腹脹便秘是骨傷科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臨床尤以年老體弱、脊柱損傷、肢體骨折脫位臥床或大手術后患者為多見,需及時處理。胸腰椎骨折多由高處墜落或滑倒臀部著地,暴力傳達或直接暴力作用所致,傷后常出現腹脹便秘并發癥,嚴重者惡心嘔吐,不能進食,大便不通,原因是由于腹膜后血腫刺激周圍神經,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胃腸蠕動功能減弱,腹腔臟器功能改變,而產生腹脹、腹痛、便秘等癥狀,符合麻痹性腸梗阻的診斷。 西醫外科治療常以禁食,靜脈輸液營養支持,灌腸,肛門排氣,甚至胃腸插管減壓治療,病程延長,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甚至延誤病情。 【臨床應用]】陳氏 以大承氣湯加味治療傷科早期腹脹便秘120例,效果滿意。 治療方法: 藥用:大黃20g(后下),芒硝15g(沖服),當歸12g,厚樸12g,木香12g,枳實12g,生地12g,白芍12g,甘草6g。 每日1劑,分2次服完,服藥最多2劑。多數患者服完1劑便解,某些患者服藥后出現腹脹、腹痛加重及欲便不能現象,用開塞露1枚塞肛,若無效再用高滲鹽水積肛,同時注意增加補液量。 按:暴力致傷后,氣亂血溢,任脈阻滯不通,形成瘀血,瘀血化熱,熱毒內侵,腸胃燥熱,耗傷津液,津液失卻輸布,不能下潤大腸,故便結不通,早期多表現為實證。證見脘腹脹滿,大便燥結難下,欲解不能,甚則六七日不大便,口干口臭,煩熱心悸,夜寐不寧,舌質紅或紫暗,出現瘀斑,苔黃膩,脈弦數,治療宜采用攻下逐瘀之法,清瀉實熱,逐瘀散結,蕩滌腸胃。 根據中醫藥學記載,大黃苦寒瀉熱,通便去實,可蕩滌腸胃實熱。芒硝咸寒,軟堅潤燥,助大黃瀉熱通便。枳實、厚樸可行氣散結,寬腸下氣。現代醫學藥理研究證明,大黃入腸后,可刺激腸黏膜,抑制鈉離子在腸腔內吸收,使大腸內水分增加,蠕動亢進而致瀉。芒硝主要成分為硫酸鈉,其硫酸根離子在腸內不易被腸壁細胞吸收,使腸腔內形成高滲狀態,阻止腸內水分吸收,使腸內容積增大,引起機械性刺激而導瀉。枳實、厚樸對胃腸運動均有興奮作用。藥物灌腸后,X線下觀察,腸蠕動明顯加強。 所以,大承氣湯灌腸對治療不同程度的腹脹均有明顯效果。 唐氏等 運用中藥桃核承氣湯治療94例和外科對癥支持治療對照觀察。桃核承氣湯: 桃仁10g,大黃(后下)12g,桂枝6g,芒硝(沖服)6g,甘草6g。并根據患者年齡、體質、性別及臨床表現對藥味及用量進行加減,如大黃的用量應根據患者的年齡大小、體質的強弱確定,大便通后應立即減量、停用或與其他藥物同煎,反之則加大劑量,劑量加到最大達30g。若腫脹疼痛甚者加用蘇木10g,地龍18g,以消腫止痛;若口干口苦、惡心嘔吐者加用黃芩10g,竹茹10g,姜半夏10g,以清熱止嘔;若少腹脹滿、小便不利者加用白術12g,澤瀉10g,茯苓20g,以利尿消腫。每日1劑,水煎取汁300ml,早晚分服。 結果:中藥組94例,優32例,良48例,可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7.87%。對照組59例中,優1例,良8例,可19例,無效31例,總有效率47.46%。 按:中醫學理論認為,由于外傷引起脈絡受損,血行脈外,氣滯血瘀,瘀血化熱,津液內耗,不能潤腸通便,同時氣滯腹中,故出現腹脹滿等癥?!端貑枴ぶ嚧陶撈分兄赋?“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后,先飲利藥。”胸腰椎骨折早期腹脹便秘乃氣滯瘀血留內所致,治宜破血下瘀,方用桃核承氣湯。 方中大黃與桃仁并用為君,桃仁活血破瘀,大黃破瘀瀉熱,兩者配伍瘀熱并治。芒硝咸寒潤燥軟堅,瀉熱通便,桂枝通行血脈,助桃仁活血行瘀,共為臣藥。甘草護胃安中以調和諸藥為佐使。五藥共同協作起到逐瘀通便、瀉熱止痛的作用。 通過臨床中西醫對照治療觀察表明,胸腰椎骨折早期腹脹便秘用中藥桃核承氣湯治療,不僅能夠起到逐瘀通便、瀉熱止痛的作用,而且其活血破瘀之功效對促進骨折的愈合也起到積極作用。中藥服用簡單,而且藥到病除,免去胃腸插管減壓的痛苦,臨床中可靈活應用。 【病案舉例】1、徐某,男,50歲,建筑工人。高處墜下后出現腰背部疼痛4h就診。X光拍片示第一腰椎椎體壓縮性骨折。入院時僅感腰部疼痛,次日起腰痛加重,轉側不能,脘腹脹滿,腹痛拒按,大便未解,舌紅、苔黃、脈數。 藥方:厚樸15g,炒萊菔子15g,枳殼10g,赤芍10g,生大黃(后下)10g,芒硝(沖服)。 上方煎水250ml,頓服。 2h 后自感腹中腸鳴,肛門排氣,解出宿糞數條。次日起仍感納呆,苔黃厚膩,將上方中大黃、芒硝用量減半,加入陳皮6g,法半夏8g。連服3劑,癥情明顯好轉,納谷增,精神振”。 按:方中大黃瀉熱通便,蕩滌胃腸,并能活血祛瘀;芒硝咸寒瀉熱,軟堅潤燥;厚樸、枳殼行氣散結,消痞除滿;配以萊菔子、赤芍、桃仁活血化瘀,行氣消導。該方對于年老體虛,新產血虧,婦女妊娠或正值經期,損傷時出血較多者,應禁用或慎用。另外,服藥后得效即止,不可久服,以免損傷氣陰。 |
|
來自: 火帝養生_WSH > 《《大承氣湯》楊佃會,楊孟祥 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