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鄭曉京,號儕石,是位國畫家,也寫格律詩。他是徐悲鴻的再傳弟子。十四歲就跟著陸如先生學花鳥畫,還跟著老師去拜訪過許麟廬、孫其峰這些大師,眼界很寬。十六歲,他又跟詩詞書法家蕭勞先生學古文、詩詞和書法。畫畫寫詩四十多年,一直沒停過。 鄭曉京畫畫,有個很鮮明的特點:畫完一定題上自己寫的詩。他畫的是傳統文人畫的路子,講究“詩畫不分家”。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比如他畫《殘荷聽雨》,就會配一首聽著秋雨看殘荷的詩;畫《栽蘭種菊》,就寫首詩表達種花養草的心情。這些詩不是隨便寫的,而是和畫里的意思互相補充、一起營造一個更悠長的意境,讓人看了畫,讀了詩,能想得更多、更遠。 他常常在一幅畫里,既用粗放的大筆觸(寫意),也用精細的小筆觸(工筆)。舉個例子,他畫荷葉,喜歡用潑墨,墨色淋漓,顯得很瀟灑大氣;但畫到細細的荷花莖稈,或者水草時,他又會用細筆小心地勾勒,畫得很仔細。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這樣一粗一細,一虛一實,畫面就生動起來了。他的《清露》系列荷花就很典型:花瓣用淡淡的墨線勾出來,顯得清雅柔和;最關鍵的是,他在每片花瓣尖上,用很濃的焦墨點那么一小下,就像“點睛之筆”,整朵花立刻精神了,層次也出來了。 顏色清淡:他畫畫顏色用得不多,主要是墨色,深淺變化很豐富。偶爾加點顏色,也是藤黃、花青、赭石這些比較溫和淡雅的,比如點個花蕊,染片葉子。這樣整體看起來就很清爽、雅致,不會花里胡哨,更能讓人靜下心來看畫里的韻味和詩意。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線條和留白:他畫的線條簡潔利落,有書法的味道。畫面里也常常留出空白,不畫滿,給人想象的空間,顯得空靈透氣,這也是中國畫營造意境的老法子。 鄭曉京畫的東西,很多都來自平常生活。他喜歡寫生,院子里的花花草草、瓜果蔬菜,天上飛的小鳥,水里游的魚兒,都能入畫,而且能畫出點詩意和趣味來。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比如他的畫:《斟春圖》可能畫的是春天喝茶賞景的閑適;《端午清供》畫的可能是端午節擺在桌上的艾草、粽子這些應景的東西;《釣魚的去哪了》這題目就挺有意思,可能畫個空魚竿,讓人琢磨釣魚人的去向,帶點生活的小幽默或者對悠閑的向往。這些畫都挺有生活氣息,讓人覺得親切。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鄭曉京的寫意花鳥畫,最核心的就是堅持畫上題自己寫的詩,詩和畫分不開。在畫法上,他把粗筆寫意和細筆工筆結合起來用,像《清露》荷花那樣,淡墨勾形,焦墨點睛,效果很好。顏色以墨為主,清淡雅致。他畫的都是身邊常見的花草鳥蟲,從生活里找靈感,畫出點詩意和趣味。這樣畫出來的畫,在當今畫壇,有種清新自然的味道。 鄭曉京寫意花鳥畫欣賞!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