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30日,解放軍陸軍第11軍遵照上級命令,組織本軍第31師發動邊境拔點作戰,決心殲滅云南麻栗坡邊境被越軍占領的者陰山地區,隨后轉為堅守防御作戰,監視敵人動向,等待上級指示。 者陰山是重要邊境騎線點,為山岳叢林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峰巒起伏,山險陡坡,路少溝深,林草茂密。山上有很多天然溶洞和石縫,有的洞中套洞,內部空間較大,能改造成為火力點,地形隱蔽,便于屯兵和存放作戰物資。該地區氣溫變化大,上半天多濃霧籠罩,通視困難,雨天能見度更差,嚴重時只能5米內見物。 越軍河宣省軍事指揮部指揮地方部隊約1個團兵力部署在者陰山地區,在各高地上構筑了大量坑道、掩蔽部、明暗火力點、塹壕和交通壕等工事,配備各種輕重火器,形成完整且有一次縱深的防御體系。越軍占據者陰山地區,既能窺視我縱深12公里以上,又可掩護其江利以南地區安全,戰術地位十分重要。 根據者陰山當面的地形、敵情,陸軍第11軍和第31師首長仔細研究了作戰方案,決心組織2個加強步兵團擔任主攻,以5個炮兵營和2個高炮連擔任火力支援,形成三倍于敵的兵力優勢和四倍于敵的火力優勢,認真準備,周密計劃,采取多點突破、小群多路、向心攻擊、穿插分割、邊圍邊殲的戰術手段,以強攻和偷襲相結合的方法,一舉殲滅者陰山地區之敵,收復我被占領土。 戰前,我方組織了大量對敵偵察活動,通過多種手段獲取了許多有價值情報,對者陰山之敵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系、工事構筑、障礙設置等情況都掌握得比較清楚,從而做了有針對性的作戰準備,為順利展開攻擊奠定了重要基礎。 從4月2日起,第11軍和第31師所屬炮兵對者陰山守敵實施炮擊,一直持續28天,有效殺傷了當面越軍有生力量,摧毀了部分工事、營房和武器彈藥。4月17日晚,第31師出動兵力向者陰山東西兩側實施佯動,制造次日拂曉進攻的假象,使越軍中計上當,再次疲憊和消耗了敵有生力量。 4月30日拂曉,第31師突擊部隊在炮兵火力支援下,突然對者陰山守敵發起全線攻擊。完全符合我方戰前預料,在周密準備下,此次作戰打得干脆利落,輕松打垮越軍守備部隊一個團,一舉奪占者陰山地區各要點,收復被越軍侵占的14平方公里土地。作戰中斃敵大尉以下550名,俘敵18名,繳獲各種火炮19門、各種槍151支(挺)及大批彈藥和軍用物資。 收復者陰山作戰和收復老山作戰一舉拉開了持續5年多的兩山輪戰帷幕,成為新時期我軍展現英勇輝煌的重要歷史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