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令人噴飯】 出自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失笑噴飯滿案”。 釋義:形容事情或話語極其可笑,讓人忍不住噴飯。 造句:體育課上小剛學青蛙跳,沒站穩直接屁股著地,那狼狽樣兒簡直令人噴飯,我們笑了他好久。 2.【加減乘除】:出自《紅樓夢》中的《留余慶》“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釋義:本指算術中四種基本運算法則,后也指事情的此消彼長。 造句:生活中的事情就像加減乘除,有得有失,需要我們用心去計算。 3.【張三李四】:出自宋代王安石《擬寒山拾得》詩句“張三褲口窄,李四帽檐長”。 釋義: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造句:這道數學題真不難,隨便拉個張三李四過來,估計都能做對。。 4.【博士買驢】 出自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問一言輒酬數百,責其指歸,或無要會。鄴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釋義:形容寫文章長篇累牘而說不到點子上。 造句:他寫的文章洋洋灑灑數千字,卻都是些無關緊要的話,真是博士買驢。 5.【賊去關門】:出自宋代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法瑫宗一禪師》:“僧曰:'若不遇于師,幾成走作。’師曰:'賊去后關門。’” 釋義:意思是小偷盜走了東西后才關門,比喻事故發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造句:我們要提前做好防范,不能總是賊去關門,事后才補救。 6.【兄肥弟瘦】:出自《后漢書·趙孝傳》:“及天下亂,人相食。孝弟禮為餓賊所得,孝聞之,即自縛詣賊,曰:'禮久餓羸瘦,不如孝肥飽。’賊大驚,并放之。” 釋義:形容兄弟間甘愿舍己相救的深厚情誼。 造句:他們兄弟倆在困難面前相互扶持,真是兄肥弟瘦的典范。 7.【長枕大被】:出自《北堂書鈔》卷一三四引漢蔡邕《協和婚賦》:“長枕橫施,大被竟床”。 釋義:原用來表示夫婦和諧,情愛綢繆,后用以比喻兄弟友愛。 造句:這兄弟倆從小就長枕大被,感情十分深厚。 8.【床上安床】:出自南朝陳代的姚最《續畫品·毛棱》中的“若比方諸父,則床上安床”。 釋義:意思是床上安張床,比喻不必要的重復。 造句:你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再重復就是床上安床,沒有必要了。 9.【夢中說夢】:出自《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九六:“復次善勇猛,如人夢中說夢所見種種自性。如是所說夢境自性都無所有。何以故?善勇猛,夢尚非有,況有夢境自性可說。” 釋義:原為佛家語,比喻虛幻無憑,后也比喻胡言亂語。 造句:他剛才說的那些話,簡直就是夢中說夢,不可輕信。 10.【喝西北風】:清代吳敬梓寫的《儒林外史》四十一回:“都像你這一毛不拔,我們喝西北風。” 釋義:意思是沒有東西吃,只能依靠空氣維持生命,形容生活貧困,沒有食物來源。 造句:如果不好好工作,將來就要喝西北風了。 11.【等米下鍋】:出自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九十九回:“我在這衙門內已經三代了,外頭也有些體面,家里還過得,就規規矩矩伺候本官升了還能夠,不象那些等米下鍋的。” 釋義:意思是等著米來下鍋燒飯,比喻生活困難,缺少錢用。 造句:他現在生活困難,正等米下鍋呢,我們應該幫他一把。 12.【荷花大少】出自清代王浚卿《冷眼觀》第十四回:“你不曉得他們那班荷花大少的利害呢,到堂子里來白相,身邊是奉旨不帶分文的。” 釋義:原指夏天衣著華美,冬季卻無力置辦冬裝者,后也指講究穿著、不務正業的富家子弟。 造句:那個花花公子整天游手好閑,是個典型的荷花大少。 13.【舊雨今雨】 出自唐?杜甫《秋述》“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 釋義:原意為舊時每逢下雨賓客也來,現在一遇雨就不來了,后代指老友新交。 造句:今天的聚會,舊雨今雨齊聚一堂,熱鬧非凡。 14.【一龍一豬】 出自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 “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 釋義:比喻同時的兩個人,高下判別極大。 造句:當年一起畢業的同學,如今發展境遇不同,真是一龍一豬。 15.【羊很狼貪】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釋義:“很” 通 “狠”,比喻狠毒貪婪。 造句:這個貪官羊很狼貪,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16.【無大不大】 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 “這仇用不著你報,早有一位天大地大,無大不大的蓋世英雄,你報了仇去了。” 釋義:意思是極大。 造句:世界就像一張無大不大的網,把我們都聯系在了一起。 17.【讀書種子】 出自宋?周密《齊東野語?書種文種》“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讀書種子斷絕,有才氣者出,便當名世矣。’” 釋義: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造句:我們要重視教育,培養更多的讀書種子,傳承文化。 18.【頰上三毛】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裴叔則,頬上益三毛。人問其故?顧曰:'裴楷俊朗有識具,正此是其識具。看畫者尋之,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殊勝未安時。’”顧愷之為裴楷畫像時,在其面頰處添加三筆毫毛,使畫像更傳神,后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后遂用作典故。 釋義:以'頰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 造句:這篇讀后感的最后一段,就像頰上三毛,把對書中人物的理解寫得又準確又生動。 19.【冬烘先生】 出自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卷八:“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 釋義:原指主考官鄭薰閱卷時誤將考生顏標認作唐代忠臣顏真卿后裔,后用來指迂腐愚昧的讀書人。 造句:三家村的冬烘先生,一年到頭,一早到夜教村童。(魯迅《華蓋集 并非閑話(三)》) 20.【笑比河清】 出自《宋史?包拯傳》“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 釋義:形容態度嚴肅,難見笑容。 造句:這位老師平時總是很嚴肅,笑比河清,學生們都有點怕他。 21.【萬里長城】 出自《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釋義:原指中國長城,后比喻國家的棟梁重臣或軍隊。 造句:岳飛一生精忠報國,堪稱南宋王朝的萬里長城。 22.【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出自唐?李大師、李延壽《南史?呂僧珍傳》“宋季雅罷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側。僧珍問宅價。曰:'一千一百萬。’怪其貴。季雅曰:'一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釋義:強調好鄰居千金難買,體現居住環境和鄰里關系的重要性。 造句:古人云 “百萬買宅,千萬買鄰”,選擇一個和諧的社區比豪華的房子更重要。 23.【慘綠少年】 出自唐?張固《幽閑鼓吹》“末座慘綠少年何人也”。 釋義:原指身著暗綠色衣衫的少年,后引申為風度翩翩、氣質出眾的青年男子。 造句:這位剛畢業的大學生氣質儒雅,真是一位慘綠少年。 24.【藥店飛龍】 出自南朝宋?樂府《讀曲歌》“飛龍落藥店,骨出只為汝”。 釋義:比喻人因思念或疾病而消瘦,如同中藥店里的龍骨(化石)般嶙峋。 造句:即使他長期營養不良而已經藥店飛龍,但他還在苦苦支撐著這個快要破碎的家。 25.【哀梨蒸食】 出自《世說新語?輕詆》“君得哀家梨,當復不烝食不”。 釋義:將哀家的好梨蒸著吃,比喻不識貨而糟蹋好東西。 造句:把珍貴的古琴當柴火燒,簡直是哀梨蒸食,暴殄天物。 26.【從井救人】 出自《論語?雍也》“井有仁焉,其從之也”。 釋義:原指跳到井里救人卻徒勞無益,現比喻做事方法不當,雖然有救人的好心,卻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會使自己也陷入危險。 造句:他不考慮自身能力,貿然參與超出自己掌控的救援行動,如同從井救人,不僅沒能幫上忙,反而讓自己陷入了困境。 27.【冬日可愛】 出自《左傳?文公七年》“趙衰,冬日之日也”。 釋義:比喻人像冬天的太陽一樣溫和慈愛,令人感到溫暖。 造句:張老師總是耐心解答學生的問題,如冬日可愛般親切。 28.【半部論語】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半部論語治天下”。 釋義:強調《論語》的重要性,掌握其中精髓即可治理國家或解決問題。 造句:這位老學者常說 “半部論語行天下”,足見他對經典的推崇。 29.【生殺予奪】 出自西周周公旦《周禮·春官·內史》:“內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詔王治:一曰爵,二曰祿,三曰廢,四曰置,五曰殺,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奪。” 釋義:形容統治者掌握生死、賞罰的大權。 造句:在封建王朝,帝王手握生殺予奪之權,對臣民的命運有著絕對的掌控力,一喜一怒便可能決定他人的生死榮辱。。 30.【瘦羊博士】 出自《后漢書甄宇傳》李賢注引《東觀漢記》:“詔書賜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時博士祭酒議,欲殺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復有爭訟。” 東漢光武帝賜個五經博士一人一頭羔羊。羔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為此十四名五經博士相聚商討分羊之事。出任博士的甄宇不愿為羔羊損害學者的名節,主動提出領取最瘦的那只羊,于是大家對此不再有爭議。 釋義:指克己禮讓、不與人爭的人。 造句:在利益面前,他總是像瘦羊博士一樣謙讓,令人敬佩。 31.【蛤蟆夜哭】 出自宋代?蘇軾《艾子雜說》中記載,艾子見蛤蟆夜哭,問其原因,蛤蟆答因怕東海鯨魚吃它,艾子笑其多慮。 釋義:比喻毫無根據的驚慌失措。 造句:面對一點小傳聞就亂作一團,簡直是蛤蟆夜哭,庸人自擾。 32.【一條藤兒】 現于曹雪芹的《紅樓夢》第四十四回,原文為“你們一條藤兒害我”,描述了賈母等人因誤會引發的沖突。 ? 釋義:形容關系緊密、同屬一派,比喻彼此關系密切,利益一致,如同一條藤上的枝葉。 造句:這伙人向來是一條藤兒,做事從不分開。 33.【熱鍋炒菜】 出自基于烹飪場景的比喻,廣泛見于近代文學作品,是一個現代成語。 釋義:比喻利用現成的便利條件高效辦事,強調順勢而為、把握時機。 造句:這件事對你來就是熱鍋炒菜,小菜一碟。 34.【拿不出手】 最早見于晚清小說《官場現形記》。 釋義:指物品或能力因不夠好而不便展示,形容事物質量不佳或能力不足,不好意思展示給別人。 造句:這點小禮物實在拿不出手,還是換個像樣的吧。 35.【醒骨真人】 出自宋代陶谷所著《清異錄·天文》,原文為“清風云:醒骨真人,六月惠然。”該成語原指盛夏時節使人神清氣爽的涼風。 釋義:原指能使人清醒的事物,尤指寒風,后比喻能讓人警醒、清醒的人或事物。 造句:清晨的寒風如同醒骨真人,吹得人瞬間精神起來。 36.【阿貓阿狗】:出自魯迅《我的第一個師父》:“這和名孩子為阿貓阿狗,完全是一樣的意思:容易養大。” 釋義:原指舊時人們常用的小名,引申為任何輕賤的、不值得重視的人或著作。 造句:市場上那些阿貓阿狗的書籍,實在不值得一讀。 37.【螞蟻緣槐】 出自唐代李公佐所著《南柯太守傳》,記載淳于棼醉后夢入槐安國被任命為南柯太守,歷經榮華后因戰敗被驅逐,醒后發覺所謂'槐安國'實為槐樹南枝下的螞蟻洞穴。夢境與現實的巨大反差形成'自以為了不起'的諷刺意象。 釋義:字面義指螞蟻在槐樹上攀爬,引申為對盲目自大者的隱喻。成語通過渺小生物占據槐樹的虛妄場景,揭示個體能力與目標不匹配的荒誕性。 造句: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如果不腳踏實地地學習,只靠空想,那就如同螞蟻緣槐,永遠也無法攀登到知識的高峰。 38.【風馬牛不相及】 出自《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釋義: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 造句:這兩件事性質完全不同,簡直風馬牛不相及。 39.【冷水燙豬】 出自沙汀在《淘金記》中寫道:“他對自己說,'格外并沒有講什么呀!“不要慌,慌什么啊!”自然,態度不大那個,有點像冷水燙豬!’”屬現代成語。 釋義:冷水無法燙豬,比喻徒勞無功,比喻做事情方法不對,白費力氣卻沒有效果。 造句:用老辦法解決新問題,簡直是冷水燙豬,毫無作用。 40.【空心湯圓】 見于茅盾1932年發表的《“九一八”周年》一文,原文為“重申《九國條約》,再給高等華人空心湯圓”。 釋義: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利或不能兌現的承諾。 造句:他承諾的好處全是空心湯圓,根本沒有兌現的可能。 41.【鹿鹿魚魚】 出自清代?陸隴其《答曹微之進士書》“弟恐鹿鹿魚魚,不足以當鼎植耳”。 釋義:形容平庸無能、無所作為的樣子。 造句:如果整日渾渾噩噩、鹿鹿魚魚,終將一事無成。 42.【放屁添風】 出處是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第七十五回,如之前提到的原文:“兄弟,你雖無甚本事,好道也是個人。俗云:'放屁添風。’你也可壯我些膽氣”。 釋義:比喻在一旁助威或湊數,起不了實際作用。 造句:他沒什么真本事,在團隊里不過是放屁添風,湊個熱鬧。 43.【狗顛屁股】 出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一回 “春燕說葷的不好,另叫你炒個面筋,少擱油才好,你忙著就說自己發昏,這會子又說我著急,倒像狗顛屁股兒似的”。 清代吳趼人在《瞎騙奇聞》中描述'你們不狗顛屁股的獻些殷勤'也由此成語描述。 釋義:形容人低三下四、討好獻媚的樣子(含貶義)。 造句:他見了領導就狗顛屁股般討好,實在讓人不齒。 44.【又弱一個】 出自《左傳?昭公三年》“二惠競爽猶可,又弱一個焉,姜其危哉!” 釋義:指又少了一個有用的人,多用來惋惜人才離世或離去。 造句:這位老教授的離世,讓學界又弱一個,實在令人痛心。 45.【青紅皂白】 明代?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四十四回 “不想是你干的營生,反來俺手里調三窩四,說這青紅皂白的”。 《二刻拍案驚奇》第十六卷(明代):“州官得過了賄賂,那管青紅皂白,竟斷道:'夏家欠林家二千兩。’” 《紅樓夢》第三十四回(清代):“媽媽和哥哥且別叫喊,消消停停的,就有個青紅皂白了。” 《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四回(清代):“不問青紅皂白,舉起鞭子就打。” 釋義:比喻事情的是非、情由等。 造句:他不分青紅皂白就指責別人,實在太武斷了。 46.【是非曲直】 出自漢代?王充《論衡?說日篇》“二論各有所見,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釋義:指對事物的正確與錯誤、有理與無理的判斷。 造句:咱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自然能分清是非曲直。 47.【蝦兵蟹將】 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第三回,原文為 “東海龍王敖廣即忙起身,與龍子、龍孫、蝦兵蟹將出宮迎道:'上仙請進!’”。 此外,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卷四十《旌陽宮鐵樹鎮妖》中也有相關描述:“又有那蝦兵亂跳,蟹將橫行,一個個身披甲胄,手持鋼叉”。 釋義:比喻那些不中用的兵將,或指聲勢浩大但實際能力很弱的隨從、下屬,帶有一定的貶義或戲謔色彩。 造句:面對我方主力部隊的猛烈攻勢,敵方陣中那些所謂的精銳,實則不過是些不堪一擊的蝦兵蟹將,很快就潰不成軍了。 48.【酒色財氣】 出自于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楊秉傳》:“秉嘗從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后經多部作品使用,最后固定為成語。 釋義:舊時以此為人生四戒。泛指各種不良品德、習氣。 造句:他深知酒色財氣對人的腐蝕,始終堅守本心,不被世俗的欲望所裹挾,最終在事業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49.【望聞問切】 最早源于《難經》第六十一難,其中提到 “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圣,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最早使用四字聯稱的是《古今醫統》,書中記載 “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 釋義: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 造句:這位老中醫經驗豐富,通過望聞問切,準確地診斷出了患者的病情。 50.【分崩離析】 出自《論語·季氏》:“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釋義: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 造句:那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家族,因內部矛盾不斷激化,最終在短短幾年內分崩離析,往日的榮光不復存在。 end ![]() 喜歡就點個關注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