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據中心這座“數字心臟”中,一套看似不起眼的系統——集中空調水系統(冷水機組 冷卻塔系統)——正默默承擔著維持環境穩定的重任。然而,循環水處理這一環節卻常被忽視,一旦失控,輕則效率驟降、能耗飆升,重則腐蝕穿孔、軍團菌滋生,甚至引發災難性停機。每小時停機損失可達數十萬,這絕非危言聳聽!” ![]() 為何循環水處理是數據中心的“生命線”?
01 — 數據中心評價水質的指標 總堿度與PH值的關系 總堿度與PH值的關系H值與堿度并沒有很明確的對應關系,堿度相同的水(或溶液),其pH值不一定相同。反之DH值相同的水(或溶液),其堿度也不一定相同。雖然堿度與pH數值上沒有明確的對應關系,但是,實踐中,堿度越高,相應的p也越高,堿度越低,相應的pH也越低,堿度越高,對pH溶液的緩沖幫助越大,堿度越低,pH溶液的緩沖能力越低! 3、電導率 概念比較復雜,這里簡化一下,電導率是以數字表示溶液傳導電流的能力。單位一般以微西門子每厘米表示。和電陽率兆歐成反比。水的電導率與其所含無機酸、堿鹽的量有一定的關系,當它們的濃度較低時,電導率隨著濃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該指標常用于推測水中離子的總濃度或含鹽量。 所以電導率越高,表征結垢的可能性越大,提高電導率可減少排污用水量,但是結垢風險升高,反之降低電導率可降低結垢風險,但是用水量會增多。 4.硬度 是用溶質質量占全部溶液質量的百萬分比來表示的濃度,也稱百萬分比濃度。經常用于濃度非常小的場合下,與之相似的還有ppb(parts perbillion)。對于氣體,ppm一般指摩爾分數或體積分數,對于溶液,ppm一般指質量濃度。 6.濃縮倍數(concentration times) ![]() 02 — 循環冷卻水處理一般規定 1、當建筑物內有需要全年供冷的區域,在冬季氣候條件適宜時宜利用冷卻塔作為冷源提供空調用冷水。 2、建筑循環冷卻水系統應進行緩蝕、阻垢處理;處理工藝可采用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 3、建筑循環冷卻水應根據循環水量及水質、設備材質及運行條件等因素,全面考慮腐蝕、結垢、菌藻及水生物的滋生因素,選用節水效率高、環境友好、使用安全的水處理技術和水處理藥劑,提高循環冷卻水的重復利用率。 4、建筑循環冷卻水系統應選擇技術先進、能耗低、自用水耗少的水處理設備。 5、循環冷卻水系統應設置在線電導率儀、pH計和氧化還原電位表,在線監測循環水質和控制濃縮倍數。電導率儀安裝在循環水旁濾水處理器的進水管道上,pH計和氧化還原電位表均裝在循環水泵出口靠近旁濾水處理器的位置。三種監測數值均體現在旁濾水處理控制柜上。 6、 建筑循環冷卻水系統中微生物及腐蝕控制指標應滿足以下要求: ![]() 03 — 清洗和預膜 1、循環冷卻水系統開車前應對系統進行化學清洗和預膜。應根據換熱設備傳熱表面的污垢腐蝕情況及生產工藝狀況,選擇相應的清洗劑和清洗方式。預膜劑及預膜方案應根據換熱設備的材質、水質、溫度等條件確定。 2、化學清洗步驟為:水沖洗、脫脂處理、黏泥剝離、除垢清洗、除銹處理。
3、預膜的基本條件
4、預膜處理步驟如下: 1) 分析水中濁度、Ca2 、Mg2 等金屬離子。 2)水質符合基本要求后,按方案投加預膜劑,并分析水中預膜劑應達到預膜方案要求,并調節冷卻水pH至工藝要求范圍。 3)預膜過程中分析濁度,當濁度>20NTU時應投加預膜輔助劑,降低濁度至<20NTU,確保預膜正常進行。 4)為了防止產生結垢,熱態預膜劑量比冷態預膜時劑量低,熱態預膜過程較長,循環水在運行中有各種損耗,為了保證熱態預膜,必須定時分析預膜劑濃度并及時補足劑量,確保熱態預膜正常進行。 5)預膜終點確認,以預膜劑投入后,pH 調節至工藝范圍,檢查方法按HG/T3523的要求,處理過的20號碳鋼監測掛片,預膜過程中,經常觀察監測掛片,當監測掛片上出現明顯藍紫色色暈時即為預膜終點。 結語: 循環水處理絕非“邊角料”,而是數據中心安全、高效、低碳運行的基石。深入理解并嚴格執行技術規程,構建“化學 物理 智能監控”的綜合防護網,才能讓每一滴循環水都成為數據洪流背后的堅實保障。別讓一灘失控的水,澆滅數字世界的火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