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事以精”不宜作為小學初中的校訓 漸新堂 最近常常見到一些學校的校訓赫然展示著“對人以誠,對事以精”的校訓。我以為,教育小孩對人誠實非常必要,但是,對事以精,則需要討論。 校訓,學校規定的對師生有指導意義的詞語,如抗大的校訓是“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現代漢語詞典 1503頁) 在兒童的心靈中,對事以精,會形成什么樣的印象呢?精確、精致、精細、精巧、精心…… 再進一步到四字詞語,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精心布局、精益求精、精于心機、精于算計、精于心計……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說某某人很精,這里的精,指的是精明,也就是這人是不會做賠本的買賣的,一定不會做吃虧的事情的。 在兒童幼小的心靈中,如果我們還沒有讓童心很好地展開發育,就去灌輸去培育“對事以精”的觀念,則是很危險的帶有毒素的心理種植。讓孩子時時處處凡事情一旦面臨,都先去精心算計一番,時間、精力、結果、成效、影響,投入與產出,劃不劃得來,賺了還是陪了。培育出的一定是精于算計的世故之人,斤斤計較的人,只看眼前蠅頭小利的人,畏畏縮縮的人,患得患失的人。自然,也難成為、也不可能成為有責任有擔當的人,不可能成為有大胸懷大格局的人。這樣長期持續下來,孩子應該有的勞動意識、勞動認知、勞動感情、勞動技能,都會成為泡影,除非能夠找到孩子幫助攢錢和賺錢之路。 勞動做事,本應該是實踐教育、活動教育、勞動教育,乃至知識的驗證教育的好方式,包括家務勞動。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些地方學習西美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定下做家務勞動項目的及時支付的現金獎勵數額,并美其名曰培養財商。后來家長告訴我們,孩子凡事都講價還價,斤斤計較,心機很重,家長感到很難辦了。 一所高中的校訓里也有做人誠實做事科學的說法,我以為做事科學對高中學生也是不太合適的,容易誤導學生。 希望我們的校長乃至教育部門對一些出現在校訓之類的影響深遠廣泛的重要概念,進行疏導和管理,讓教育的路走得越來越穩健,越來越富有文化內涵和社會重托,越來越經得起時間空間跨越之后的檢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