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城所里兩個月實習終章 作者:謝政熙(江西理工大學法學院大二學生) 一、實習概況:初探法律實務的起點懷著對法律職業的憧憬,與對實務操作的好奇,我踏入了江西冠城律師事務所的大門,開啟了一段短暫,卻意義深遠的實習歷程。 盡管實習時長僅有短短數日,但在這期間,我近距離接觸了律師的日常工作:從整理卷宗到參與庭審,從撰寫法律文書到觀察律師與當事人的溝通,每一項任務、每一個場景,都讓我對法律實務,有了全新的認識。 我的指導律師是鐘北斗律師。他平易近人且經驗豐富,在實習期間,給予了我悉心的指導。從他身上,我不僅學到了專業的法律知識和實務技能,更感受到了一名優秀律師,所應具備的職業素養與責任擔當。 這段實習經歷如同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法律實務的真實面貌,也為我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專業技能的實踐提升:從理論到操作的跨越(一)法律文書撰寫:在規范中錘煉精準實習第二天,鐘律師便給我安排了撰寫起訴狀、財產保全申請書、案卷登記審批表等法律文書的任務。 初次接觸這些文書時,我感到手足無措,面對雜亂的信息和繁多的細節,稍不留意就會出錯。以起訴狀為例,起初我對其格式和內容要求,一無所知,不知道如何清晰闡述原告與被告的基本信息、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等核心要素。 鐘律師耐心地指導我,告訴我訴訟請求,必須精準明確;事實與理由要緊扣案件焦點;引用法律條文要恰當準確。在他的幫助下,我逐漸掌握了各類文書的書寫規范與技巧。但即便如此,我在撰寫過程中仍問題不斷。每次將文件交給鐘律師后,他總會指出其中的失當之處,比如語言不夠精煉,存在可刪改的內容,以及“其”“因”等,詞語使用不當等措辭問題。 雖然隨著練習的增多,我的撰寫速度有所提升,但返工問題仍影響著整體效率。這讓我明白,法律文書的撰寫,不僅需要掌握格式規范,更需要在語言的嚴謹性、表達的精準性上下功夫。只有反復推敲、不斷修改,才能寫出合格的法律文書。 (二)案卷整理與證據梳理:細節決定成敗整理卷宗、整理證據資料,也是我實習期間的重要工作。這些工作看似簡單,實則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心。鐘律師告訴我,每份證據,都要核對原件與復印件的一致性,每個證據目錄,都要注明證據來源和證明目的。這些細節直接影響著,案件的處理質量。 起初,我對案卷整理毫無章法,文件隨意堆放,查找時十分困難。后來,我逐漸摸索出一套方法,將與同一委托人相關的文件,進行分類整理,重命名后匯入相應的文件夾。這樣不僅方便了案卷的查找,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讓我養成了條理清晰、注重細節的工作習慣。 在整理證據的過程中,我也出過差錯。比如在復制PDF格式文件的信息時,由于字體識別偏差,“往”容易識別成“住”。如果沒有認真校對,很可能會因這些細微的錯誤,引發不必要的麻煩。這讓我深刻認識到,在法律工作中,細節至關重要,任何一個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影響案件的走向。 (三)法律實務輔助:調查取證與信息查詢實習期間,我還跟隨鐘律師參與了一些調查取證工作。其中查詢當事人身份信息的經歷,讓我印象深刻。 當事人起訴時,往往缺乏對方完整的身份信息,而查詢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信息是提起訴訟的前提。我們前往贛州市民綜合服務中心。那里專門設有查詢當事人身份信息的窗口。服務人員對待律師的態度十分友好,整個查詢過程高效順暢。 這次經歷讓我感受到了司法便民的進步,也讓我明白,律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在法庭上辯論,還包括這些前期的準備工作。只有將這些基礎工作做好,才能為后續的訴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庭審現場的深度認知:法律實踐的“立體課堂”(一)庭審流程與氛圍:莊嚴中的秩序在律所的第二天下午,我有幸隨律師觀看了一場民事糾紛的案件庭審。走進審判庭,書記員宣讀法庭紀律時的莊重,審判長敲響法槌時的威嚴,都讓我感受到了法庭的肅穆與神圣,也讓我對司法程序產生了深深的敬畏之心。 庭審開始前的調解環節,是民事案件的常見程序。法官會用平和的語氣,引導雙方當事人進行協商,原被告雙方也大多保持著克制的態度。但真正能在調解階段,達成一致的案例并不多。后來我才明白,許多原告選擇起訴,并非不愿和解,而是希望借助法院的權威給對方施加壓力,迫使對方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 正式開庭后,法庭內的氛圍更加嚴肅。審判長會嚴格把控庭審節奏,任何多余的聲響,都可能被認定為干擾法庭秩序。有一次,我和幾位實習生,在旁聽席上低聲討論案件細節,突然被審判長當眾點名提醒。那一刻的羞愧感,讓我深刻體會到,法庭不僅是彰顯法律尊嚴的場所,更是考驗參與者職業素養的課堂。 (二)庭審中的律師角色:專業與策略的體現在庭審過程中,律師的作用至關重要。通過觀察,我發現有代理律師和無代理律師的案件存在明顯差距。沒有律師協助的當事人,往往不知道如何規范書寫證據目錄,也不懂得如何清晰標注每份證據要證明的事實。 有一次,一位獨自出庭的原告提交了一疊雜亂無章的票據,既沒有按時間排序,也沒有說明與案件的關聯,最終因證據證明力不足而承擔了不利后果。 而有律師代理的案件中,證據材料總是分類清晰、邏輯嚴密,每份證據都能精準指向待證事實。在庭審辯論環節,律師總能圍繞法律要件展開論述,用精準的法律術語構建論證體系,既清晰表達了己方觀點,又避免了不必要的爭議。 鐘律師在庭審中展現出的“戰略指揮”能力也讓我受益匪淺。他告訴我們:“庭審不是辯論賽,說得越多,不等于贏的機會越大。”在他代理的一起合同糾紛案件中,對方律師一直試圖用情感煽動影響法官判斷,而鐘律師始終保持冷靜,只在關鍵節點提出法律依據和證據支持,最終法院采納了我們的觀點。這讓我明白,律師的價值不在于言辭的華麗,而在于對庭審節奏的精準把控和對法律條文的靈活運用。 (三)質證環節的交鋒:細節中的博弈庭審的諸多環節中,質證階段最具戲劇性。雙方律師會圍繞證據的“三性”(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展開激烈交鋒。 通常情況下,雙方對證據的真實性爭議不大,因為在法庭上提交虛假證據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合法性的爭辯則更多出現在刑事案件中,民事案件里相對較少。 而關聯性的辯駁,往往是民事庭審的焦點所在。有一次,對方提交的微信聊天記錄看似與案件相關,但我們仔細核對后發現,聊天時間恰好在合同簽訂之前,最終成功否定了該證據的關聯性。 這樣的細節博弈,讓我真切感受到了法律邏輯的嚴謹之美,也讓我明白,律師在庭審中不僅需要扎實的法律功底,更需要敏銳的洞察力和細致的觀察力。 四、職業素養的感悟與提升:律師的立身之本(一)守時與溝通:職業形象的基石實習第一天,我們按照與律所聯系人約定的時間早早來到律所,雖然律師的工作時間不固定,我們等了許久才見到幾位律師,但聯系人對我們守時的行為給予了肯定。他告訴我們:“對于一個新人來說,無論是在單位還是在企業上班,守時都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律師的工作時間不固定,但你們以后不一定從事律師行業,所以守時的觀念一定要牢記在心。”這番話讓我明白,守時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職業素養的基本要求。 在與當事人溝通方面,鐘律師也給了我很多啟發。他告訴我,作為一名律師,生存技巧的首要一點就是善于溝通。在與當事人交談時,律師需要從對方的大段話語中,迅速找出重點內容,并抓住核心的糾紛點,運用法律知識,幫助當事人切實解決問題。這讓我明白,律師不僅是法律的執行者,更是溝通的橋梁。 (二)細致與嚴謹:工作態度的核心在實習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細致與嚴謹對于律師工作的重要性。鐘律師告訴我,在律師行業,追求效率固然重要,但追求細致更是第一要務。 一名足夠細致的律師,能贏得當事人的充分信任,從而促進業務的良性發展。在庭審過程中,細致也能讓律師更難被對方律師抓住邏輯漏洞,從而更有利于案件朝著有利于己方的方向推進。 但我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撰寫稿件時,我總是會出現一些細節錯誤,比如用詞不當、表述不清等。每次自己校稿時,總以為已經萬無一失,可一旦發給律師,又會突然冒出新的問題。這讓我感到十分困惑與懊惱。 在鐘律師的鼓勵下,我每次晚上回宿舍都會認真總結當天犯下的錯誤,并重新進行演練,直到不再犯錯為止。我相信,通過這樣的努力,我一定能夠培養出細致嚴謹的工作態度。 五、實習總結與展望短短兩月的實習雖然短暫,但對我而言卻是一段意義非凡的成長旅程。在江西冠城律師事務所,我不僅學到了專業的法律知識和實務技能,更深刻體會到了律師職業的責任與擔當。 這段經歷讓我對律師這個職業有了全新的認識,也讓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將以這次實習為契機,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為成為一名優秀的律師而奮斗。 我相信,這段在冠城律師事務所的實習經歷,必將成為我人生道路上一筆寶貴的財富,激勵我不斷前進。 本公眾號運營者簡介 鐘北斗律師,2008年正式執業至今。 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江西冠城律師事務所副主任 贛州市物業管理專家庫(第一批)入庫專家 擅長處理:物業法律事務、民事案件、經濟案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