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原創墨道詩萃墨道詩萃
處暑已過,暑氣漸消,秋意微生,院子深處,蟬聲不多,偶爾有涼風吹過臉,吹走夏天的余熱,晚上一個人坐著,看到鏡子里又多了幾根白發,時間不知不覺地流逝,青春也在變化,人到中年,體力沒以前好了,筋骨慢慢覺得累,早上起來腰膝疼,精力大不如前,曾幾何時,青春韶華悄然遠去,徒留感嘆,面對漸長的華發,不禁思索:人生一世,如何修得身心安泰,健康長壽?
王陽明,明朝思想家,曾寫過一首詩《長生》,表面看著簡短,里頭的內涵可深,說長壽的法子不在外頭找,就在自己反省,從追求長生不老開頭,經過一番困惑和探尋,最后道盡生命的真諦。
1
長生徒有慕,苦乏大藥資。
名山遍深歷,悠悠鬢生絲。
渴望長生不老,卻苦于沒有仙丹妙藥遍訪名山尋訪長生之道,不知不覺間兩鬢已生華發。
青絲暗換白發,歲月不居。多少人汲汲追求長壽秘方,求醫問藥,卻不知最好的養生之道就在心性修養,名山深處尋不到仙丹,外物難以延年益壽。
2
微軀一系念,去道日遠而。
中歲忽有覺,九還乃在茲。
一心執著于肉身的保全,反而日漸遠離大道到了中年突然醒悟,修煉的真諦原來就在自己心中。
執迷不悟,舍本逐末。世人常為養生之法勞心費神,卻不知內心寧靜,才是延年益壽的根本。
中年之覺,勝過千年尋仙問藥,平心靜氣,順其自然,方為養生之要。
3
非爐亦非鼎,何坎復何離?
本無終始究,寧有死生期?
真正的修行不在爐鼎外物,也不在奇技異術本來就沒有真正的開始和終結,哪里有固定的生死界限?
生死輪回,浮云過眼。長生之道不在丹爐藥鼎,不在坎離變化,而在悟透生死本無界限。
明心見性,看透生死,心便自在,身自健康, 彼哉游方士,詭辭反增疑。紛然諸老翁,自傳困多岐。
4
彼哉游方士,詭辭反增疑。
紛然諸老翁,自傳困多岐。
那些游方道士用詭異的言辭反而增加疑惑眾多老者各自傳授的方法繁復多變,讓人困惑不已。
道聽途說,迷失自我。世間養生之法林林總總,各執一詞,反使人迷失方向。
外界的聲音越多,內心的迷惑越深,不如靜心返觀自照。
5
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為?
千圣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天地就在我心中,何必向外求索千圣萬賢不過是過眼云煙,內心的良知才是真正的老師。
心安體自安,神定壽自延。長生之道,不在外求,而在內省。
那千圣萬賢的教誨,不過是引路明燈,唯有自己的良知,才是終生可靠的導師。
—THE END—
墨道詩萃
免費訂閱點右側關
來自: 王心雨 > 《養生食譜》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六首最經典唐詩五言絕句,每首都是千古名篇,字字珠璣,膾炙人口
六首最經典唐詩五言絕句,每首都是千古名篇,字字珠璣,膾炙人口。
千古名篇誦讀合集
千古名篇誦讀合集千古名篇誦讀合集——《馬說》《陋室銘》《岳陽樓記》《賣炭翁》《將進酒》《短歌行》……
千古名篇“頌母恩”,2
千古名篇“頌母恩”,2.
千古名篇“頌母恩”
千古名篇“頌母恩”,1
千古名篇“頌母恩”,1.
千古名篇《出師表》
可流傳千古的名篇[贊][贊][贊]
可流傳千古的名篇[贊][贊][贊]可流傳千古的名篇[贊][贊][贊]
千古名篇
千古名篇千古名篇。
千古名篇,值得收藏
千古名篇,值得收藏千古名篇,值得收藏。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