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時代淘汰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總是悄無聲息的。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這個世界有80億人,不論淘汰誰,都不會對社會產生什么影響。但倒霉的,只有被淘汰的當事人本身。 你不知道誰被淘汰了。社會淘汰了A,B不知道,也不關心;社會淘汰了B,A不知道,也不關心。 可見,淘汰總是很殘酷的,沒有人可以救你,一切都是“酸甜苦辣自承擔”。 未來幾年,不管你是中產,還是窮人,一定要有“危機感”。 02 先講一個寓言故事《寒號鳥》。 深秋時節,微風送爽,寒號鳥就躺在大樹上,沐浴著陽光和微風。 身邊有鳥兒告訴它,這一年的寒冬很漫長,也很冷峻,要提前筑好巢穴了。 寒號鳥不聽,反而諷刺地說:“你能不能說點正能量、好聽點的話?” 鳥兒無奈地搖了搖頭,轉身就去筑巢了。 不久,寒冬風暴襲來,無盡黑暗將至,筑巢的鳥兒大部分都幸存了,只有寒號鳥,被凍死在了冰天雪地當中。 它,該死。 為什么寒號鳥該死?因為它聽不進真話,也沒有危機感,所以它就被大自然給無情淘汰了。寒冬面前,萬物一律平等。 給它一點陽光,它就以為永遠都是陽光。那它不該死,誰該死呢? 03 普通人,要時刻做好“最壞的打算”。 我接觸過一個案例。 某高薪行業的員工,月入五位數,天天在朋友圈炫耀,我很有錢,日子很安穩,生活真幸福。 打臉,總是在一瞬間。 近兩年,這個高薪行業的員工,被裁員了,由于沒有提前找好副業,房貸負債累累,而他也生了二胎,所以他一家四口,都面臨嚴重的困境。 誰告訴你,生活是安穩的? 誰告訴你,永遠都不會失業? 說告訴你,幸運是永存的? 誰都無法保證,也誰都做不到。因為時代的淘汰機制,一直在快速運轉。 特別是在內卷嚴重的今天,人人都賺不到錢,人人都瘋狂競爭,人人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04 做人,一定要有“危機感”。 前些年有一個新聞,那些高速路上的收費員,一部分都下崗了。 下崗后的他們,面對鏡頭,只說了一句話,干了這個行業多年,下崗后,自己都不知道去干什么工作,也沒有什么能力。 由于沒有危機感,以為這是鐵飯碗,而沒有培養其他的能力,那他們被淘汰后,不就只剩下悲劇的下場嗎? 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個道理。我想,等《重頭再來》再唱一遍,大家應該就明白了。 之所以要有危機感,不是為了焦慮什么,而是要有一定的“風險認知”。 就跟投資是一樣的,你不能總想著賺錢,還要考慮到虧錢。 還是那句話,地球上有80億人,淘汰了誰,地球依舊在轉動。問題是,被淘汰的這個人,就是一場悲劇。 普通人,應該避免成為悲劇的代價。 05 寫到最后 肯定有很多人會心存僥幸,這風險不會降臨到我的頭上。 上文的寒號鳥,也是這樣想的。 你看那寒號鳥,滿嘴巴“你能不能說點正能量、好聽點的話?” 然后,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就被凍死了。 這就是一種無知、可悲、活該的愚蠢。 連身邊的鳥兒,都知道寒冬將至,要趕緊筑巢。唯獨這些“寒號鳥們”,依舊在大放厥詞,那它們不被淘汰,還有誰被淘汰呢? 既要有最好的準備,也要有最壞的打算,不要等凍死的時候,才后悔莫及。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