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精神分裂的女孩,她的幻聽就是前男友和自己對話,實際情況是前男友找到一個很優秀的女孩,她受不了分手的痛苦。所以她給自己洗腦說我不愛他,他有什么好的?值得我去流淚,去痛苦,她沒有去觀照和消化這個痛苦,變成了自己的心結。她會聽到這個男生總是對自己表白,說自己多愛她,說離不開她,她是最優秀的。我和別人都是逢場作戲,對你是真心的。 一、成長之所以會痛苦是因為你一直在避開生命中的痛苦 當你開始成長你就必須去面對所有那些你所壓抑的痛苦,你不能夠裝作看不到它們,我們的社會總是給我們一些假象,總是向往一帆風順,大吉大利,太想享福了,太想快樂了。所以我們總是避坑,不但自己避坑,我們還教我們的孩子避坑。我們怕挫折,怕失去,怕遭罪,怕受苦,為了要避免痛苦,我們不但自己逃避,還會對孩子過度保護,過度干涉,他們必須走我們給他設定的路。當他們長大了,真正遇到痛苦的時候,才會如此驚慌失措,然后大人們還會大驚小怪,覺得這點兒事情值得嗎? 逃避痛苦,也就避開了快樂,我們總是怕危險,我們總是在找覺得的安全。如果你真的想要避開痛苦,你就必須避開快樂。戀愛會讓我痛苦,我就不談戀愛了。你避開了分離的痛苦,也避開了擁有的快樂。有很多人非得找一個配不上自己的愛人,因為這樣是安全的。如果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怕控制不住對方,她在心里想雖然對方不合自己心意,但是是安全的。安全的生活意味著死氣沉沉的生活,你將會變得沒有生趣,你將會變得很陳腐,你將會錯過生命。 有個抑郁癥患者說我是高干家庭,父母給安排好的工作。好的婚姻,我什么也不缺,為啥我不想活了。我說你曾經快樂過嗎?他說自己做推銷員的時候最快樂,自己喜歡離開家四處跑的生活,可是家長說你要穩定,你要有一個體面的工作。父母會說孩子不知足,別人花錢找人,還不一定得到這樣的工作,你輕而易舉就得到了。沒有人喜歡被安排,被安排的價值感和成就不是自己努力得來的。人不受苦得來的東西怎么會珍惜呢?沒有挨過餓的人,怎么知道食物的珍貴? 二、痛苦只是單純的痛苦,受苦是來自你說痛苦不應該存在 有人去問一個禪師說我們要如何避開冷和熱?他以隱喻的方式在問我們要如何避開痛苦和快樂?禪師回答說嘗盡冷和熱。一個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他爸爸媽媽對我非常有信心。當他各種折騰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問我怎么辦?我說讓他去體驗吧,因為他們做的是家庭咨詢,大家都一面看書學習,一面咨詢,經過幾年努力這個男孩終于從屋里走出來上班了。讓這個孩子把自己想做的都去做了,他自然就不折騰了。去嘗盡苦和樂,而不是回避。 成長就是去面對事實,不管那個事實是什么。痛苦只是單純的痛苦,受苦來自你說痛苦不應該存在,說痛苦是錯誤的。這個病為什么要落到我的頭上?這個事兒為什么發生在我的身上?我爸爸媽媽為啥這樣對我?當你說它不應該的時候,你就把受苦帶進潛意識了。那個受苦是由你制造出來的,受苦是你錯誤的解釋,受苦是你對事實的拒絕。要避免痛苦的話,那個痛苦必須被接受,之所以會那么受苦是因為你拒絕痛苦,是因為你說生命不應該是痛苦的,那是在拒絕事實,拒絕生命,拒絕事情的本質。 小孩失去的時候會哭泣,我們放大了失去的恐懼,甚至超過了失去本身。考不好就自殺,失戀了就跳樓,我們沒有學會笑著面對,所以我們面對失敗才會如此驚慌失措。當痛苦并沒有被觀照,你轉移注意力干脆不看他,那個痛苦將會被那個系統所吸收。如果你能夠只是看著它,時間一到,那個問題就會消失。只是你的看它就會消失,它將會被釋放掉。它就不會被你的系統所吸收,它就不會毒化你的系統。我們常說不接納的部分才會進入潛意識,然后以扭曲的方式表達出來。 三、成長是痛苦的,那是因為你錯誤的解讀 成長是痛苦的,那是因為你錯誤的解讀。改變就需要你去覺知,人生就是起起伏伏,如果你喜歡夏天,就要接受冬天。有相遇就有分別的可能,分離就是痛苦的,你不能因為分離痛苦,就去編造謊言。一個女孩兒去追求一個同學,同學沒有答應。她就說同學家是一個高干家庭,是父母不允許她走進這個家門,并不是同學不愛她。所以她一直在自言自語扮演兩個角色,在這個角色中自己是被愛的,面對事實是痛苦的,對有些人來說謊言是需要的,妄想是需要的。 有人也沒考上重點高中,她發誓考上好大學,然后大學也沒有考好,她就拼命的考研,終于考上了,自己也病了。人們的問題是自己不承認失敗,總是用一個更大成功來彌補此刻的失敗。或許學習上可以,可是在婚姻和工作中,事業中,有誰能保證會有一個更大的成功,來補償自己的失敗。問題是我們要不要去填補?填補意味著匱乏,意味著那里有羞愧,恐懼。就像有的人害怕犯錯,永遠不去做事兒一樣。嘗試就會犯錯誤,干脆不嘗試。 就像推銷保險,你無法控制他能不能買?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推銷給更多的人。就像戀愛,多去嘗試總會遇到對的人。我說我愛你,你必須得愛我,我能掌控這個人,我能掌控我的學習,我的工作,那我們是在神話自己。一切都充滿著不確定性,唯一確定的就是我們去嘗試。否則你總想找安全感,越尋找越退縮,退縮就是事情只能按照我的想法發生。我們希望我們的事業一路高升,希望所有人都認可我,不能有人討厭我,如果有人討厭我,就要拼命的表演,拼命的討好。如果你還討厭我,我就恨死你了。 看到自己想要被認可的可笑,看到自己想要控制的粗暴,看到自己想要安全感的虛妄,我們才能得到自由。否則我們給自己千百條加枷鎖,然后還覺得是別人在束縛我們,你今天不是小孩兒了,你有能力推開那虛假的牢籠。如果你還在畫地為牢,就是你還想當小孩不想當一個成年人,因為成年人是有選擇的。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際催眠師,河北心理學會會員,簽約作者,老師善于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