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是乳腺癌的重要驅動基因和預后指標,為更好地規范HER2陽性乳腺癌的臨床治療,《靶向HER2乳腺癌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5》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主席江澤飛教授牽頭,聯合腫瘤內科、乳腺外科、病理科等多學科專家共同制定,旨在基于中國醫保政策、藥物可及性及臨床實踐特點,為HER2陽性乳腺癌的精準診療提供本土化指導1。愛醫時空特別整理翻譯其中關鍵內容,供各位同道參考。 ![]() 《靶向HER2乳腺癌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5版》 一、規范HER2檢測標準 所有原發性浸潤性乳腺癌必須常規檢測HER2狀態(IHC/ISH)。鑒于HER2表達存在時空異質性,早期患者應進行術后HER2檢測;復發和轉移病灶均推薦檢測;新輔助治療后殘留腫瘤應進行復測。 HER2檢測必須在質量有保障的病理實驗室進行。對骨轉移標本的硬骨組織應使用EDTA脫鈣以增加HER2檢測的精確度。 鑒于HER2低表達或HER2超低表達的患者可能受益于新型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專家建議明確界定這些亞組:
建議在每次染色過程中加入不同梯度(0、1+、2+和3+)的外部對照。 二、HER2陽性乳腺癌的新輔助治療 曲妥珠單抗為基礎的治療是目前早期HER2陽性乳腺癌的標準治療,共識推薦優選曲妥珠單抗聯合帕妥珠單抗為基礎的方案,推薦6周期多西他賽+卡鉑+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TCbHP)方案;對于年齡>60歲、腫瘤負荷小或不耐受鉑類藥物的患者,6周期THP方案也是有效選擇。四個周期的THP方案后手術,再行三個周期輔助化療的臨床可行性存在爭議,推薦級別較低。此外,對于AC-THP方案(蒽環序貫紫杉類聯合雙靶治療),專家的接受度較低。 根據國內獲批適應癥,曲妥珠單抗聯合吡咯替尼(THPy)也是可選方案。新版共識提到新輔助治療使用含吡咯替尼方案的患者,術后輔助靶向治療策略尚無定論,專家建議參考HP方案進行輔助治療。 FASCINATE-N研究表明,瑞康曲妥珠單抗新輔助單藥治療病理完全緩解(pCR)率達到63.2%2;DESTINY-Breast 11研究探索了T-DXd在新輔助治療中的應用,該研究的積極結果預計將影響臨床實踐,更多新型ADC在HER2陽性乳腺癌新輔助治療中的應用仍在研究中,專家組鼓勵患者積極參加相關臨床試驗。 新輔助治療后,應根據新輔助方案和術后病理確定輔助治療策略:
三、HER2陽性乳腺癌的輔助治療 淋巴結陽性(高危):推薦雙靶聯合化療方案,如AC-THP或TCbHP。 淋巴結陰性但伴高危因素(如腫瘤>2cm,激素受體陰性,Ki67高表達):推薦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如AC-TH或TCbH),對于部分無法耐受聯合化療的患者,可考慮THP方案輔助治療。 淋巴結陰性且腫瘤≤2cm(低危):推薦方案:TC+H或每周一次的TH方案。新版共識中指出,考慮到HP在國內良好的可及性,也可選擇THP方案輔助治療。 特殊人群:激素受體陽性且無法耐受化療的患者,推薦曲妥珠單抗聯合內分泌治療。 強化治療:專家組一致認為雙靶方案是淋巴結陽性患者的輔助治療的首選,高危患者在標準靶向治療1年后可考慮奈拉替尼強化治療。 四、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的治療 新版共識更新中,推薦對復發/轉移性HER2陽性乳腺癌的治療方案選擇綜合考慮既往治療史、激素受體狀態及身體狀態進行分層,其中對曲妥珠單抗敏感的人群定義為:(i)曲妥珠單抗初治患者;(ii)對新輔助治療有反應的患者;(iii)在輔助治療結束1年后出現復發的患者。 曲妥珠單抗敏感人群:基于現有證據和可及性,TH聯合吡咯替尼或帕妥珠單抗均為優選推薦。其中THP方案臨床數據更豐富,國內皮下制劑上市并進入醫保,進一步提升了便捷性;吡咯替尼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不可逆泛HER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共識更新參考PHILA研究更新數據,與TH方案相比,TH聯合吡咯替尼一線治療可顯著延長無進展生存期(PFS),中位PFS分別為22.1個月和10.5個月(HR=0.44)。亞組分析表明,既往(新)輔助階接受過曲妥珠單抗治療的患者從TH聯合吡咯替尼方案中獲益更大(HR=0.26),更契合當前中國臨床實踐3。 曲妥珠單抗治療失敗人群:共識更新參考DESTINY-Breast03研究數據,T-DXd可顯著改善曲妥珠單抗治療后的PFS和總生存期(OS),中位PFS為29.0個月,OS為52.6個月,推薦T-DXd作為該人群關鍵治療選擇之一4。同時,PHENIX研究及PHOEBE研究數據顯示,吡咯替尼聯合卡培他濱方案能延長患者的PFS和OS,延續吡咯替尼聯合卡培他濱方案的首選地位。治療方案應考慮患者的體能狀態及既往不良反應綜合選擇。 TKI治療失敗人群:目前尚無標準方案,專家推薦首選T-DXd方案,對于未接受過帕妥珠單抗治療的患者,可考慮HP聯合化療,也可考慮改用T-DM1或其他未使用過的HER2藥物,鼓勵參加臨床試驗。 HER2陽性/HR陽性人群:推薦抗HER2藥物聯合化療,對于不適合化療或疾病進展緩慢的患者,可考慮抗HER2藥物聯合內分泌治療和CDK4/6抑制劑方案。 伴腦轉移人群:強調MDT討論,優先考慮手術/放療等局部治療。共識更新參考DESTINY-Breast12研究數據,T-DXd對活動性或穩定HER2陽性腦轉移患者中樞神經系統(CNS)客觀緩解率(ORR)達71.7%5;PERMEATE研究中,吡咯替尼聯合卡培他濱治療在接受或未接受過放療的腦轉移患者中,CNS ORR分別為74.6%和42.1%,BROPTIMA研究同樣展現局部治療加吡咯替尼聯合卡培他濱方案的療效,中位CNS-PFS達18.0個月,CNS-ORR達85%6。對無癥狀腦轉移、顱外病灶進展或顱內放療后進展患者,推薦優先選擇吡咯替尼或T-DXd方案治療。 參考DESTINY-Breast 09研究數據:T-DXd聯合帕妥珠單抗的中位PFS為40.7個月,而THP方案為26.9個月,HR=0.567。專家組認可ADC在HER2陽性病例一線治療中取得積極療效,T-DXd聯合帕妥珠單抗未來可能成為新的標準一線治療。 五、特殊情況:HER2 低/超低表達乳腺癌的治療 HR陽性、HER2低/超低表達人群:首選內分泌治療聯合CDK4/6抑制劑作為一線治療方案。后續治療推薦T-DXd,其他可選方案包括戈沙妥珠單抗或蘆康沙妥珠單抗。 HR陰性、HER2低/超低表達人群:首選化療聯合或不聯合免疫治療。后續治療可選擇ADC藥物,如戈沙妥珠單抗、T-DXd或蘆康沙妥珠單抗。 六、隨機臨床研究和真實世界研究 隨機臨床試驗(RCTs)對推進癌癥治療不可或缺,真實世界研究(RWR)能彌補RCT的局限性,通過分析真實臨床數據,更全面地反映治療方案在復雜人群中的效果。我國龐大的患者基數為RWR提供了獨特優勢。專家組強調:臨床醫生、研究機構與政策制定者需加強協作,將真實世界證據轉化為更新的臨床指南與實踐創新,最終提升更廣泛患者群體的醫療質量。 七、生物類似藥 國內獲批的曲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經嚴格驗證與原研藥在質量、安全性、有效性上高度相似,提升藥品可及性的同時降低治療成本,尤其在原研生物制劑可及性有限的地區更具優勢,臨床可互換使用。專家組強烈建議患者參與精心設計的臨床試驗和真實世界研究,可強化治療方案療效及安全性的可靠程度,還有助于持續優化治療策略,確保治療方案始終滿足不同患者群體的需求。 八、靶向治療藥物新劑型 曲妥珠單抗單藥和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組合皮下制劑(SC)已在國內獲批并進入醫保。研究證實其療效和安全性與靜脈制劑(IV)非劣效,能夠減少治療時間、提高便捷性并提升患者依從性,尤其在長期維持治療中意義重大。 總結 2025版《靶向HER2乳腺癌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基于最新循證證據,特別是來自中國的研究數據,對HER2檢測標準、各階段治療方案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更新和推薦,并融入了對中國臨床實踐特點(醫保政策、藥物可及性、地區差異)的考量。本文對新版共識主要內容和更新進行簡要解讀,旨在幫助臨床醫生快速把握2025版共識的核心更新,推動更規范、更精準、更具中國特色的HER2陽性乳腺癌臨床實踐。 參考文獻(上下滑動查看): 1. Li J, Liu Y, Wang S, et al.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targeting HER2. Transl Breast Cancer Res. 2025;6:21. Published 2025 Jul 22. 2. Li JJ, Wang ZH, Chen L,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eoadjuvant SHR-A1811 with or without pyrotinib in women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early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II trial. Ann Oncol. 2025 Jun;36(6):651-659. 3. Binghe Xu et al. Pyrotinib or placebo in combination with trastuzumab and docetaxel for untreated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Prespecified final analysis of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of the phase 3 PHILA tria. 2024 SABCS GS1-03 4. Cortés J, Hurvitz SA, Im SA,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versus trastuzumab emtansine in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long-term survival analysis of the DESTINY-Breast03 trial. Nat Med. 2024 Aug;30(8):2208-2215. 5. Harbeck N, Ciruelos E, Jerusalem G,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in HER2-posi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 with or without brain metastases: a phase 3b/4 trial. Nat Med. 2024 Dec;30(12):3717-3727. 6. Yang Z, Meng J, Mei X, et al. Brain Radiotherapy With Pyrotinib and Capecitabine in Patients With ERBB2-Posi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nd Brain Metastases: A Nonrandomized Phase 2 Trial. JAMA Oncol. 2024 Mar 1;10(3):335-341. 7. Sara M. Tolaney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 + pertuzumab (P) vs taxane + trastuzumab + pertuzumab (THP) for first-line (1L) treatment of patients (pts) with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positive (HER2+) advanced/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mBC): Interim results from DESTINY-Breast09. JCO 43, LBA1008-LBA1008(2025). *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