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雙胍(Met) DPP-4抑制劑(DPP-4i) SGLT2抑制劑(SGLT2i)的三聯方案,通過多靶點協同作用實現全面控糖: DPP-4抑制劑(DPP-4i):西格列汀 沙格列汀 維格列汀 利格列汀 阿格列汀等 SGLT2抑制劑(SGLT2i):達格列浄 卡格列凈 恩格列凈 艾托格列凈等 一:血糖長期控制不好,并發癥嚴重 2型糖尿病(T2DM)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危險的是它引發的全身并發癥。高血糖會加速動脈硬化,使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2-4倍;還會損害視網膜血管,成為成年人失明的首要原因;而糖尿病腎病若進展至晚期,甚至需要透析或換腎。 二:控制血糖要盡早 研究發現,即使后期血糖控制良好,早期的高血糖仍會通過“代謝記憶”效應持續危害健康。例如,早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未來發生視網膜病變的風險會增加58%,心肌梗死風險也顯著升高。這種效應源于高血糖對細胞DNA的長期損傷(如DNA甲基化改變),導致血管和器官功能持續惡化。因此,對抗2型糖尿病的關鍵,是從確診的第一時間就重視血糖控制,把血糖穩定在安全范圍內。 三 我國很多病人血糖控制不達標 權威研究顯示,超過50%的中國糖尿病患者(每2人中就有1人)的血糖長期處于“失控狀態”(如糖化血紅蛋白>7%,所以早期和長期管理非常重要且緊迫。 四 糖尿病發病機制復雜,單一藥物很難長期平穩控制血糖。 目前已知該疾病涉及8個關鍵病理環節:胰島β細胞功能衰退、肌肉組織攝取葡萄糖能力下降、肝臟過度生成葡萄糖、脂肪代謝紊亂、腸道激素(如腸促胰素)作用減弱、胰高血糖素分泌異常升高、腎臟對葡萄糖重吸收增加以及神經調節功能失調。單靠一種藥物(如二甲雙胍)只能改善其中部分環節,難以實現長期穩定的血糖控制。隨著病程延長,患者胰島功能每年以約4%的速度衰退,約60%患者在確診5年內需聯合用藥才能維持血糖達標。 ![]() Q:三者聯用的機制是什么?Met(二甲雙胍)+DPP-4i(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SGLT2i(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 一 三大藥物的協同機制 Met(二甲雙胍)的核心作用? 減少肝臟生成葡萄糖(抑制肝糖異生)。 ? 減少腸道吸收葡萄糖,增加肌肉等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 ? 抑制脂肪分解,降低游離脂肪酸(FFA)對胰島素的干擾。 協同增效:增強腸道釋放GLP-1(一種腸促胰素),與DPP-4i聯合可進一步提高GLP-1水平。 DPP-4i(如西格列汀)的核心作用? 阻止DPP-4酶破壞GLP-1/GIP(兩種腸促胰素),提升其血中濃度。 GLP-1的作用:促進胰島素分泌(僅在血糖高時生效,低血糖風險低)。抑制胰高血糖素(GLUN)分泌,減少肝糖輸出。 互補Met:Met增強胰島β細胞對GLP-1的敏感性,兩者聯合放大降糖效果。 SGLT2i(如恩格列凈)的核心作用? 阻止腎臟重吸收葡萄糖,直接通過尿液排出多余糖分(不依賴胰島素)。 獨特優勢:減輕體重、降低血壓,但可能輕度升高胰高血糖素(GLUN),增加酮體生成風險。 二 三者如何互補? 對胰高血糖素(GLUN)的平衡SGLT2i:輕度升高GLUN(可能增加肝糖異生和酮癥風險)。 DPP-4i Met:抑制GLUN分泌,抵消SGLT2i的不良影響。 多重靶點覆蓋糖尿病“八重奏”? 聯合方案同時改善: ? 胰島素抵抗(Met、SGLT2i) ? 胰島素分泌不足(DPP-4i增強GLP-1) ? 肝糖輸出過多(Met、DPP-4i) ? 腎臟糖吸收異常(SGLT2i) ? 脂肪代謝紊亂(Met降低FFA) ? 腸促胰素不足(DPP-4i提升GLP-1) ? 胰高血糖素失衡(三藥協同調控) 三 安全性協同 ? Met和DPP-4i降低SGLT2i可能引發的酮癥風險; ? SGLT2i減輕Met的胃腸道副作用(因降糖不依賴腸道吸收)。 Met DPP-4i SGLT2i 通過互補機制,從肝臟、腎臟、腸道、胰島、脂肪等多器官全面調控血糖,覆蓋糖尿病發病的7大關鍵環節,適合絕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實現強效、平穩、安全的血糖控制。 Q:三者聯用效果怎么樣?① 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當患者使用二甲雙胍聯合DPP-4抑制劑或SGLT2抑制劑(后,若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仍未達標,進一步添加第三種藥物(SGLT2i或DPP-4i)可使HbA1c再降低0.3%~1.0%,且不增加低血糖風險。例如,若患者原HbA1c為8.5%,加藥后可能降至7.5%~8.2%,顯著提高血糖達標率。 ② 對于已接受足量二甲雙胍治療但HbA1c仍高于目標值1%~2%(如目標7%時實測為8%~9%)的患者,直接聯合DPP-4i與SGLT2i可使HbA1c下降1.2%~1.5%,降幅優于逐步加藥的階梯治療,并能更快控制血糖,減少長期高血糖對器官的損害。因此,指南建議此類患者在無禁忌癥時優先選擇三聯方案。 ③ 部分患者若因二甲雙胍劑量過大出現胃腸道不適,可減少二甲雙胍用量,同時聯用DPP-4i和SGLT2i。研究表明,低劑量二甲雙胍聯合這兩種藥物,降糖效果與高劑量二甲雙胍相當,但惡心、腹瀉等副作用減少60%。 ④ 對于已使用胰島素但血糖達標的患者,為降低低血糖風險或獲取心腎保護獲益,可轉換為三聯口服藥方案。例如,研究顯示二甲雙胍 達格列凈(SGLT2i) 沙格列汀(DPP-4i)治療一年后,HbA1c控制效果與胰島素相當,且平均體重減輕3~5公斤,無嚴重低血糖事件。 ⑤ 新診斷且HbA1c>9%的患者,傳統上需起始胰島素治療,但最新臨床數據表明,早期使用三聯方案(如二甲雙胍 DPP-4i SGLT2i)可快速降糖(HbA1c降幅達2%~3%),同時改善胰島功能(β細胞功能提升30倍),并減少體重增加等代謝副作用。 ⑥ 對于正在使用GLP-1受體激動劑(如利拉魯肽)且血糖達標的患者,可考慮轉換為三聯口服藥方案。研究證實,二甲雙胍 DPP-4i SGLT2i的降糖效果與GLP-1受體激動劑相當,且治療更方便(口服vs.注射),成本更低。 Q:三聯方案的還有哪些優勢?1 低血糖風險極低 2 心腎雙重保護 心血管保護:SGLT2i可降低心衰住院風險32%、心血管死亡風險14%,尤其適用于合并動脈硬化(如冠脈狹窄>50%)或左室肥厚的高危患者 腎臟保護:SGLT2i減少尿蛋白排泄,延緩腎功能惡化,使慢性腎病進展風險降低40% 3 修復胰島功能 β細胞保護:DPP-4i通過促進β細胞增殖(增加30%存活率)并抑制凋亡,SGLT2i減輕糖毒性,兩者聯用可使β細胞功能提升50% α/β細胞平衡:三聯方案同時抑制胰高血糖素過度分泌,恢復胰島α/β細胞正常調控,改善血糖穩定性 4 全面改善代謝指標 體重管理:平均減重2-3公斤(尤其對肥胖患者效果更佳),內臟脂肪減少15% 血壓控制:收縮壓平均降低5-8 mmHg,舒張壓降低3-5 mmHg 脂代謝調節:甘油三酯下降10%-15%,肝臟脂肪含量減少20% 5 便捷性與依從性優勢 每日一次給藥:國內已有利格列汀/二甲雙胍復方片劑,國外還有三藥合一的復方制劑(如Qternmet XR),患者漏服率降低60% 適應癥廣泛:適用于肝腎功能輕度異常者(eGFR≥45 ml/min時無需調整劑量),老年患者耐受性良好 Q:什么時候需要用三聯方案?記住這6種情況:
一句話總結:當單藥或兩藥控糖不力、需要強化療效、減少副作用或預防并發癥時,三聯方案是優選! ![]() 提醒:三聯方案現已被寫入最新糖尿病指南,但具體用藥需經專科醫生評估。就像定制西裝需要量體裁衣,糖尿病患者也應根據自身狀況選擇個性化方案,在控糖的同時守護全身健康。 (注:本文參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2021年《口服降糖藥物三聯優化方案專家共識》編寫) |
|
來自: 舟自行m7gkgsux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