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是抱怨的人不成功 ![]() 世有常言:“抱怨的人不成功,成功的人不抱怨。”此語流傳市井,似乎成了一條鐵律。細察之,其意蘊遠非表面那般淺薄。 環顧四周,常有抱怨之人,將自己的不順與失敗,或歸咎于父母決策不當,或歸結于命運對自己不公,常常掛在嘴邊。凡事皆可聯想至此,日積月累,竟如祥林嫂般喋喋不休,自陷于怨天尤人的泥沼而不能自拔。這般情形,著實令人唏噓。 抱怨本是人之常情。饑而啼,寒而號,嬰孩尚知以哭聲求存,何況歷經世事的成人?情感宣泄,原是人性之自然。然問題在于,抱怨過后,是沉溺于哀怨,還是起身行動? 所謂“成功者”,未必真無怨憤。其高明處,在于深諳抱怨亦分貴賤。販夫走卒之怨,謂之“戾氣”;豪商巨賈之怒,尊為“威嚴”。同一件事,由不同人口中道出,便有了霄壤之別的名目。強者抱怨,謂之“指出問題”;弱者抱怨,謂之“散發負能”。這其中的差別待遇,著實耐人尋味。成功者是不會喋喋不休抱怨的。 “成功者不抱怨”之說,或許道出了三分真相,卻遮蔽了七分殘酷。當一個社會只許成功者書寫歷史,失敗者的呻吟自然被歸入無價值的噪音。問題的核心,不在于人該不該抱怨,而在于我們能否保持正常平和的心態。 抱怨本身并非惡事,它能宣泄情緒,甚至揭示問題。然若止于抱怨,便是將心力浪費在無益的循環中。成功者之所以成功,非因從不抱怨,而是懂得將不滿轉化為行動的動力。他們明白,世界從不因抱怨而改變,只會因行動而不同。當一個社會只許成功者書寫歷史,失敗者的呻吟自然被歸入無價值的噪音。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面對困境,發出怨言乃人之常情,但若長久沉溺其中,便成了自我設置的牢籠。怨天尤人者,往往忽視了自身能動性,將改變命運的權利拱手讓與外界因素。 究其根本,老是抱怨的人難以成功,非因抱怨本身,而是因為抱怨所代表的心態,一種對外界的過度依賴,對自身能力的低估,以及對改變的恐懼。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別,不在于是否遭遇困境,而在于面對困境時的選擇:是停留于抱怨,還是起身行動? 欲改變命運,當從減少無謂抱怨始。將訴苦的精力轉為解決問題的智慧,將指責他人的時間用于自我提升。如此,方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寬,最終抵達成功的彼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