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的這首《早發白帝城》流傳千古,膾炙人口,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三峽的飄逸與壯闊,也讓我對這片山水始終懷著一份詩意的憧憬。 ![]() 今天,我來到了著名的白帝城,劉備托孤的地方。白帝城位于瞿塘峽口的白帝山上,扼守長江三峽的門戶,地理位置極其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峽大壩蓄水后,白帝城成為三面環水的小半島,風貌依然獨特。 走下游輪,“夔門”赫然映入眼簾,“夔”字筆畫繁復,仿佛也暗示著此地山河的崎嶇與深奧。 ![]() 穿過一條布滿小吃與工藝品的老街,走過風雨廊橋,便見一群轎夫正在山下等候。想起前幾天女兒走不動,我不得不背著她爬山的慘痛經歷,果斷花了120元,讓女兒享受一下“滑桿”的樂趣。拾級而上,四百余級臺階仿佛也變得輕省了許多。 白帝城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的朝圣之地,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被譽為“詩城”,流傳下來的各種碑刻數不勝數。在白帝廟的門口右側,有三塊連在一起的石碑,從右至左分別是毛主席、周總理、江主席書寫的《早發白帝城》全文,筆墨縱橫,各具風骨。 ![]() 白帝廟內,蜀漢劉備托孤的故事被娓娓道來。走出白帝廟,來到觀景臺,一眼看見壯美的瞿塘峽入口(即夔門),雄奇險峻、氣勢磅礴。 夔門兩側的赤甲山與白鹽山隔江相望,拔地千米,崖壁如斧劈刀削。雙山如天門扼守江流,激濤似雷震徹峽谷。十元人民幣上的風景正是取于此地,其雄渾壯美,可見一斑。 ![]() 游完白帝城,已是正午時分,我們登船,直奔三峽而去。 游輪緩緩接近瞿塘峽入口處,近距離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三步并作兩步急忙來到六層的甲板上,生怕錯過瞿塘峽的美景,只見船頭已是人頭攢動,大家都翹首以待瞿塘峽。 此時,天空陰沉,江風勁烈涼爽,幾名身著長裙的姑娘倚欄而立,衣發飄飛,與江山共成一幅動人畫面。 江面上有幾艘游輪正在依次通行,靠近水面的岸邊裸露出大片白色巖石,一些灌木和草從崖壁的縫隙中頑強地生長出來,生機盎然。 向前方稍遠處望去,右側山壁冒出一大片白色的霧氣,朦朦朧朧,不知道為何物。隨著游輪漸漸靠近,白色霧氣化作豆大的雨點傾襲而下,原來是暴雨來臨。大家紛紛往遮陽帳篷下跑去,幾個腿腳慢的,免不了收獲一陣善意的嘲笑。 ![]() 暴雨砸在帳篷上,如金鐵交鳴,似萬馬奔騰,脆裂天地。烈日忽破云而出,灼灼逼人——“東邊日出西邊雨”,人們紛紛稱奇,此景真實可觸。 不過片刻,雨收云散,甲板濕熱蒸人,幸得江風及時解圍。人們再度涌出,舉手機、眺江山,忙個不停。 長約八公里的瞿塘峽,如一卷長畫緩緩展盡。 下午2點,游輪靠岸巫山碼頭,我們換上小船,去游覽小三峽。 龍門峽首入眼簾,有“不是夔門勝似夔門”之譽,兩側雄峰迭起,峭壁摩天,氣勢雄壯巍峨,古棧道遺跡依稀可見。 巴霧峽里,千年懸棺仍靜置崖壁。偶爾看見獼猴在岸邊的樹上嬉戲玩耍,縱橫跳躍之間頗有神采,正是“兩岸猿聲啼不住”的生動寫照。 小船返航時,導游終于有空開始兜售“土特產”,連續游覽的我疲倦地靠在沙發上閉眼假寐,無心購買。 ![]() 黃昏時分,游輪再啟,駛入巫峽。落日鍍金,山河如夢,恍非人間。此情此景,難以忘懷。 入夜,游輪在墨一般深沉的江面上靜靜航行。忽然間,閃電撕裂天際,驚雷滾滾而至,暴雨傾瀉如注。雨點密集地敲擊著甲板,仿佛天地間奏響了一曲磅礴的交響曲。 這一幕來得突然,去得也快,卻為這一日的詩意旅程,添上了幾許鏗鏘的注腳。 原創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