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會說不會寫”的字詞,附上拼音和簡單解釋: 1、擤 (xǐng):擤鼻涕(按住鼻孔用力出氣)。 2、熥 (tēng):把涼了的熟食再蒸熱或烤熱(熥饅頭)。 3、潽 (pū):液體沸騰溢出(鍋潽了/牛奶潽出來了)。 4、扽 (dèn):猛地拉拽(把繩子扽直/把衣服扽平)。 5、搋 (chuāi):搋面(用手用力揉壓面團)。 6、趿 (tā):趿拉著鞋(把鞋后幫踩在腳下拖著走)。 7、劐 (huō):用刀尖劃開或割開(劐開魚肚子)。 8、皴 (cūn):皮膚因受凍或干燥而裂開(手皴了/皮膚皴裂)。 9、剌 (lá):劃破,割開(剌了一道口子)。注意:不是“刺 (cì)”。 10、敹 (liáo):粗略地縫(敹上幾針/敹貼邊)。 11、搛 (jiān):用筷子夾(搛菜)。 12、溏 (táng):溏心(指蛋、心等沒有完全凝固)。 13、尥 (liào):尥蹶子(騾馬等跳起來用后腿向后踢)。 14、拃 (zhǎ):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長度(一拃長)。 15、呲/齜 (cī/zī):呲出來/齜牙咧嘴(液體噴射出/牙齒露出)。 16、趵 (bào/bō):趵突泉(泉水向上涌)。方言指液體噴射(趵了一身水)。 17、鬻 (yù/zhōu):本義是“賣”,口語指液體沸騰溢出(粥鬻鍋了)。常寫作“潽”。 18、搲 (wǎ):用瓢、勺等舀(搲一勺米)。 19、擓 (kuǎi):擓籃子(挎著)/擓癢癢(搔)。 20、綽 (chāo):匆忙地抓起(綽起一根棍子)。 21、諞 (piǎn):炫耀、夸耀(諞能/諞新手機)。 22、噦 (yuě):嘔吐(干噦/惡心要噦)。 23、捯飭 (dáo chi):打扮,收拾(把屋子捯飭一下/好好捯飭捯飭)。 24、捯 (dáo):捯氣兒(急促地呼吸)/捯線(把線理順)。 25、薅 (hāo):拔除(薅草/薅頭發)。 26、跐 (cī/cǐ):腳下滑動(腳一跐,摔倒了)/用腳踩、擦(跐滅煙頭)。 27、汆(cuān)一種烹調方法,把蔬菜、鮮肉等投入沸水里稍微煮一下。 28、掫 (zhōu):從一側或一端托起重物(把桌子掫起來)。 29、膙 (jiǎng):手掌或腳掌因摩擦而生的硬皮(膙子)。 30、哏 (gén):有趣,滑稽(這人真哏)。也指相聲中的“包袱”。 31、趼 (jiǎn):同“繭”,手掌或腳掌因摩擦而生的硬皮(老趼/趼子)。 32、苶 (nié):精神不振,發蔫(他熱苶了/發苶)。 33、膪 (chuài):囊膪 (nāng chuài) - 豬腹部松軟的肥肉。 34、硌 (gè):被硬物凸起物頂著不舒服(硌腳/硌牙)。 35、脬 (pāo):量詞,用于屎尿(一脬屎/一脬尿)。膀胱。 36、瘊 (hóu):瘊子(皮膚上長的小肉瘤)。 37、皵 (què):樹皮粗糙皸裂,也指人的皮膚粗裂(手皵)。 38、鬏 (jiū):頭發盤成的結或扎成一束(小鬏鬏/頭發鬏)。 39、餳 (xíng):糖塊、面劑子等變軟(面餳好了/糖餳了)。 40、醭 (bú):醋、醬油等表面長的白色的霉(長醭了)。 41、馇 (chā):熬(粥)、煮(豬食)(馇粥/馇豬食)。 42、筢 (pá):筢子(摟柴草的工具)。 43、碡 (zhou):碌碡 (liù zhou) - 碾壓谷物或場地的圓柱形農具。 44、袼褙 (gē bei):用碎布或舊布加襯紙裱成的厚片,多用來做布鞋(打袼褙)。 45、笸籮 (pǒ luo):用柳條或篾條等編成的盛東西的器具,幫較淺。 46、扠子 (chā zi):一種一端有兩個以上略彎的長齒的器具(鐵扠子)。 47、袢 (pàn):夏天穿的白色中式小褂(白小袢/小袢兒)。 48、槑 (méi):古同“梅”。網絡流行語形容人呆、傻(很槑)。 49、饸饹 (hé le):一種用蕎麥面等壓成的面條狀食物。 50、圐圙 (kū lüè):方言,指圍起來的草場、院子。也指圓圈(繞了一大圐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