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藏八宿寺珍藏眾多絲綢文物,其中“空行云織”絲綢尤為引人注目。該織物不僅工藝精湛,更融合了深厚的宗教文化與藝術象征,具有極高的審美與歷史價值。 “空行”源于藏傳佛教中的“空行母”(藏語:???????,Dakini),是智慧與力量的化身,常以飛天形象出現,與密宗修行密切相關。“云織”既指織物上云紋圖案的運用,也暗喻其“通經斷緯”的緙絲技法如云絮般輕盈靈動。“空行云織”很可能是專為修持空行母法門所制的宗教織物,融合云紋與飛天意象,傳遞空性智慧的境界。 該織物采用“通經斷緯”的緙絲工藝,以生蠶絲為經、彩色熟絲為緯,通過局部回緯形成清晰的“水路”和微妙的鋸齒邊緣,極具立體感。其質地薄如蟬翼,圖案若隱若現,似云霧繚繞,可能與清代宮廷為八宿寺專門訂制有關。染料皆取自礦物與植物,歷經歲月沉淀,呈現出古樸柔和的褪變色感,迥異于化學染料的鮮亮。 色彩方面,該織物以藏族尊崇的五色體系為基礎——白、藍、紅、黃、綠,分別象征白云、藍天、火、大地與江水,常見于苯教與佛教文化中,如五彩哈達便以此五色構成,寓意神圣與圓滿。 織物以深亮紅為底色,視覺強烈、莊重濃郁。中心為一對對稱的仙鶴,羽翼以影青與芡白漸染,頸部黑羽呈深朱墨色,頭部為深怨春紅,眼瞳點染芥黃,栩栩如生。周圍輔以卷曲流暢的云紋,色彩層次豐富,涵蓋松霜綠、雀頭青、捫青、淺捫青、淺影青、醬茶褐等,下方山巒水波以綠、棕、藍、黃等色表現,共同構成“一品當朝”“青云直上”等傳統吉祥意象,融合了仕途祈愿與自然宇宙觀。 盡管織物邊緣存在磨損,但主體色彩仍濃郁、工藝細節清晰,展現出古代織繡技藝的高度成就。此類織物不僅是裝飾品,更是等級制度與禮制文化的體現——紋樣、用色與工藝對應官階品級,同時融匯長壽、高升、吉祥等民間寓意,兼具藝術性與社會象征意義。 其磨損痕跡也從側面印證了其歷史流轉與使用痕跡,成為研究明清紡織技藝、服飾制度、漢藏文化交流的重要實物遺存。 總而言之,“空行云織”以緙絲為技、五色為語,仙鶴云水為形,既展現內陸精湛工藝與吉祥美學,又融合藏傳佛教神圣意象,是一件集宗教、藝術、歷史價值于一身的珍貴文化遺產。 特別感謝苑利,顧軍兩位老師提供照片 染匠黃榮華乙巳年處暑后一日于漢口御染家 大量讀者還沒有養成“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閱讀后順手點亮“在看”,你的每一個“在看”,我都當成了動力! 原創真的很不容易,不僅是文字,圖片里的植物染實物都是實際做出來的,多次想放棄。 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2025年“傳統染色培訓班”將于9月19日至24日開班,需學習者,可報名參加由非遺傳承人親自授課的第60期班,十人小班教學,已報名過半,欲報從速! 專業師資,專業教材,專業培訓,等待欲成為專業人士的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