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3件事最愚蠢,一是把錢借出去等別人主動還,二是悶頭做事等老板主動提拔,三是使勁對別人好坐等對方感恩戴德。”
這話聽著刺耳,但細想想。。。真的太準了。
多少人就是這樣一步步把自己活成了冤大頭?
第一蠢:借錢不要條,等還全憑良心 前幾天朋友跟我哭訴,說她借給閨蜜5萬塊,說好三個月還,結果一年過去了。。。
閨蜜不僅沒還錢,還在朋友圈曬包曬表。
她想要錢吧,怕傷感情。不要吧,心里憋屈得慌。
這就是典型的高估了人性。
你以為的情深義重,在別人眼里可能就是“反正她也不缺這點錢”。
真相很殘酷:
借錢的時候,對方把你當恩人 催債的時候,你就成了仇人 不催的話,你就是冤大頭 所以啊,借錢一定要寫借條,這不是不信任,這是給彼此留體面。
能主動還錢的人,根本不需要你催。需要你催的人,多半就沒打算還。
 第二蠢:埋頭苦干,等著老板發現你 我有個同事,技術特別牛,每天加班到很晚,項目做得比誰都好。
可三年了,職位沒動過,工資漲幅還沒新人多。
為什么?
因為他覺得“是金子總會發光”,從來不主動匯報工作,不爭取機會。
結果呢?老板根本不知道那些漂亮的方案是他做的。
職場真相是:
你做了≠老板知道你做了 你做得好≠老板知道你做得好 你有能力≠老板知道你有能力 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這話在職場里特別管用。
不是讓你邀功請賞,而是要學會適當展示自己的價值。
畢竟,老板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蟲,不會自動感知你的努力。
 第三蠢:掏心掏肺對人好,指望別人感恩 最蠢的是這種。
你總是第一個幫忙,最后一個離開,把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
結果呢?
某天你拒絕一次,對方就翻臉了:“你怎么這么小氣?”
這就是人性:
你的好變成了理所當然 你的拒絕變成了背叛 你的付出變成了應該 王陽明說得對:“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后淡者,人忘其惠。”
對人好要有分寸,別把自己活成了免費的保姆。
真正的感情是相互的,不是你一個人的獨角戲。
 成熟就是:不考驗人性,不高估關系 為什么會犯這三個錯誤?
說到底,就是對人性抱有太美好的幻想。
以為所有人都和你一樣善良,以為所有關系都經得起考驗。
可現實是:
人性經不起考驗 關系經不起透支 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真正成熟的人都明白:
不要考驗人性,因為人性經不起考驗。 不要高估關系,因為關系經不起透支。 不要過度付出,因為感恩經不起消耗。
保護好自己,才是成年人最大的智慧。
 劉震云這三句話,戳破了多少成年人的幻想?
你有沒有在這三件“蠢事”上栽過跟頭?
評論區說說你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變得更清醒一點。
畢竟,看透不說透,繼續做朋友,但自己心里一定要有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