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膀胱濕熱——代表方: 八正散(清熱利溫通淋) 2、氣虛下陷——代表方: 補中益氣湯(補中益氣升陽) 3、氣滯痰凝——代表方; 半夏厚樸湯(行氣散結化痰) 4、津虧腸燥——代表方: 增液湯(滋陰增液潤燥) 5、水濕內停——代表方: 五苓散(利水滲濕通陽) 6、痰熱擾神——代表方: 黃連溫膽湯(清熱化痰寧神) 7、寒飲內伏——代表方: 小青龍湯(解表化飲止咳) 8、肺燥——代表方: 桑杏湯(清宣溫燥止咳) 9、肺寒痰飲——代表方: 小青龍湯(解表化飲止咳) 10、肺胃陰虛——代表方: 麥門冬湯(養陰益胃生津) 11、大腸濕熱——代表方: 芍藥湯(清熱燥濕止痢) 12、大腸燥結——代表方: 麻子仁丸(潤腸瀉熱通便) 13、大腸寒積——代表方: 溫脾湯(溫里散寒通便) 14、小腸實熱——代表方: 導赤散(清心利水養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