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七絕·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毛澤東于1910年離鄉赴東山學堂求學時所作。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詠蛙》,毛澤東于東山學堂詠懷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于1925年重游橘子洲時所作 以上材料,是毛澤東在青少年時期不同階段抒懷的詩作,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一篇文意。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指導】 三個階段的詩句,表現了青少年時期的毛澤東始終如一的志向和豪情:他與眾不同,立志有所成就。從中,更可以看出他的成長。“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不滿足于停留在家鄉,而是要去往更廣闊的天地,要“成名”,衣錦還鄉,至于什么志,什么名,此時或許尚不清晰;"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一句,在一方狹小的天地,視自己為蛙,而視其他人為蟲兒,儼然唯我獨尊;而“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道”,當年獨尊不群的少年,已經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離開家鄉時,模糊的志向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那就是與同學一起,要改天換地,救國家和民族。可見,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向外拓寬視野、開闊眼界的過程,更是一個不斷新陳代謝、自我更新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人的生命不斷豐富,世界也因此而多姿多彩。 【佳作展示】 少年意氣,家國山河 三首詩詞,三段人生,勾勒出一位偉人從懵懂少年到時代巨擘的成長軌跡。從“學不成名誓不還”的離鄉壯志,到“哪個蟲兒敢作聲”的自信張揚,再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邁擔當,毛澤東同志的青少年詩作,如同一面面棱鏡,折射出一代青年精神世界的璀璨光芒。這些詩句穿越百年風云,依然振聾發聵,它們不僅是個人的青春宣言,更深刻地啟示著我們:青年之成長,當以立志為基,以自信為骨,以擔當為魂,方能將個人生命的涓滴匯入時代江河的奔涌。 立志,是青春航船的壓艙石,賦予其穿越風浪的定力與方向?!昂毫⒅境鲟l關,學不成名誓不還。”這擲地有聲的誓言,是十六歲少年與故鄉的告別,更是與未來的約定。這里的“成名”,絕非狹隘的功名利祿,而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大抱負。在那個風雨如晦、國運飄搖的年代,一個農家子弟能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這份“立志”便已超越了個人范疇,升華為一種深沉的使命感。反觀當下,我們身處物質豐裕的時代,卻也不乏“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和“躺平”的迷茫者。當“內卷”與“焦慮”成為流行詞,我們更需要從這句詩中汲取力量:青年當立大志,立長志。唯有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我們的奮斗才有了最堅實的根基和最崇高的意義,才能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行穩致遠,不迷失方向。 自信,是青春生命的脊梁,賦予其頂天立地的風骨與氣概?!按簛砦也幌乳_口,哪個蟲兒敢作聲?”這首《詠蛙》,初看是少年人的狂傲不羈,細品卻是對自我價值的極致肯定和對時代責任的勇敢擔當。這聲“蛙鳴”,不是井底之蛙的自鳴得意,而是覺醒者對沉寂世界的挑戰,是“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這份自信,源于對知識的渴望,源于對真理的追求,更源于對自身力量的清醒認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青年一代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視野和平臺,但也更容易在比較中產生自我懷疑,在眾聲喧嘩中喪失獨立思考。毛澤東的“蛙鳴”精神提醒我們,真正的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建立在深厚學識和獨立人格基礎上的從容與堅定。它要求我們敢于質疑,敢于發聲,敢于在屬于自己的領域里“先開口”,用真才實學和獨特見解,為時代注入青年人的智慧與活力。 擔當,是青春價值的試金石,賦予其改造世界的力量與溫度?!扒⊥瑢W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如果說前兩首詩是“內求”于己,那么《沁園春·長沙》則是“外化”于行。此時的毛澤東,已從“立志求學”的個體,成長為“以天下為己任”的群體領袖。他與同學們“指點江山”,是心系家國的關切;“激揚文字”,是批判現實的鋒芒;“糞土當年萬戶侯”,是蔑視權貴、追求真理的決絕。這種“擔當”,不是空談闊論,而是將滿腔熱血化為改造社會的具體行動。它將個人的“書生意氣”與時代的“江山社稷”融為一體,讓青春在為人民、為國家的奮斗中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今天的我們,或許不必再面對“萬戶侯”的壓迫,但新時代的“江山”同樣需要我們去“指點”:科技創新的“無人區”、鄉村振興的“主戰場”、文化傳承的“新路徑”……這些都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激揚文字”、揮灑汗水的地方。將“小我”融入“大我”,用行動詮釋擔當,才是對“風華正茂”最好的注解。 從“出鄉關”到“詠蛙鳴”,再到“橘子洲頭”,毛澤東的青少年時期,是一部不斷將個人理想升華為家國情懷的壯麗史詩。這三首詩,如同三座燈塔,照亮了青年成長的航程:以“不還”之志錨定人生航向,以“先開口”之自信挺立精神脊梁,以“指點江山”之擔當書寫時代華章。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當以此自勉。立鴻鵠之志,養浩然之氣,行擔當之為。讓我們的青春,既有“會當凌絕頂”的豪情,也有“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著,更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唯有如此,方能不負韶華,不負時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留下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鏗鏘足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