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信息如潮的時代,你是否渴望一個能精準觸達家鄉脈搏的窗口?“精彩新涉縣”公眾號就是絕佳之選!作為 2022 年邯鄲首屆自媒體百佳號,它宛如一座堅固橋梁,連接著你與涉縣的大事小情。這里聚焦村情民意,聆聽百姓心聲;緊盯民生熱點,助力和諧家園;弘揚正能量,展示涉縣風采。還能帶你發掘新變化、探尋新民俗、領略山水風光……無論你是涉縣老鄉,還是關心涉縣之人,關注精彩新涉縣,讓你的生活更精彩!............................................ ............................................................................![]() 踏入涉縣紅色記憶小鎮,仿佛瞬間被拉進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在進入小鎮左邊一院落的革命文物展廳內,《精彩新涉縣》公眾號小編老玉米認真得看著展廳里的每一件展品,能真切的感受到了一件件展品都帶著歷史的溫度。展廳角落一方靜靜佇立的1948年石碑,讓《精彩新涉縣》公眾號小編老玉米停下了腳步,蹲下了身子。 ![]() 石碑質地不算精良,邊緣甚至帶著些許歲月磨蝕的痕跡,但上面的字跡卻清晰有力:“徹底檢討自己,誠懇幫別人,克服主觀主義,要走群眾路線,為民服務,艱苦奮斗”。這是一方1948年的石碑,短短三十余字,沒有華麗辭藻,卻像一把鑰匙,打開了通往革命年代的記憶閘門。 1948年,正是解放戰爭決勝階段的關鍵時期,先輩們在戰火中依然堅守自我革新的態度、服務群眾的初心、艱苦奮斗的底色,這些精神如同石碑般厚重,歷經七十余載風雨,依舊擲地有聲。 “這塊石碑是2005年左右從左權一位當地老黨員家中發現的,當時字跡模糊了不清,我們清理一看,內容很有意義,我軟磨硬泡把它拿下,要讓它重新'說話’。”郝建平的話語樸實,卻藏著不一般的堅持——展廳里那些抗戰實物、經濟展館的老物件,從銹跡斑斑的步槍、泛黃的票證,到帶著補丁的軍衣、老式算盤,都是郝建平二十多年來,利用休息時間走遍涉縣的山村角落,甚至遠赴周邊省市,一件件尋訪、收集而來的。 二十多年來,他花光了不少積蓄,卻從未想過放棄,“看到這些文物能被好好保存,讓來這兒的人知道咱涉縣的革命故事,知道先輩們是怎么過來的,我就覺得值。” ![]() 《精彩新涉縣》公眾號小編老玉米摩挲著石碑上“為民服務”“艱苦奮斗”的字樣,再看郝建平滿眼的期待,忽然明白:石碑上的精神從不是塵封的文字,而是在一代代人身上延續的行動。80年前,中國人民以血肉之軀筑起長城,用艱苦奮斗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如今,像郝建平這樣的普通人,以二十余年的堅守守護紅色記憶,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誠懇幫別人”“為民服務”的初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