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預約,即可觀看湯小小視頻號直播 有超多寫作干貨,以及寫作福利,歡迎觀看 上次我寫了《生萬物》的8個殘酷真相,大家讓我展開講一講“講道理沒用,要順勢而為”。 年代劇最大的特點,是可以讓我們看到很多大勢。 劇里的第一個大勢,是農會鬧著要永佃,就是可以永遠租地主的地,不能隨便把地收走。 按正常人的思維,覺得這有點不講理是吧?人家的地不能自己做主,那跟沒地有啥區別。 但這就是大勢,當時大家痛恨地主久矣,也害怕自己沒地種,所以一旦有人提出來,其他人就會紛紛響應。 誰對誰錯其實不重要,哪邊人多,并且情緒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占優勢,然后主導潮水的方向。 另外一個村的財主,已經被村民揪出來批斗了,被打得鼻青臉腫。 秦海璐飾演的費家嫂子看到了這個大勢,知道自己斗不過,再不永佃,就要被人揪出來批斗了,所以哪怕心如刀絞,她也快速永佃了。 寧學祥不甘心,耍了小心眼,找了幾個人做假永佃,想做做樣子蒙混過關。最后被查出來,也得真的實行永佃。 劇里的第二次大勢,是連年災荒,災民餓到易子而食,費文典讓地主開倉放糧。 當然沒人愿意這么干。 費文典直接開了自己家的糧倉。費家嫂子想去阻止,但到了現場一看,那么多人等著分糧呢,這形勢,不可能把糧食搶過來,公開反對還讓人看笑話,干脆默許了,至少落個好名聲。 費家都放糧了,其他人壓力就大了。 現在的形勢,就是災民餓得會到處搶糧食,并且有人放糧了,誰如果不放,很可能被災民沖進倉庫,搶得一顆糧食都不剩,搶完了估計還得被唾罵。 那還不如放糧呢,至少能落個好名聲,還能放一部分留一部分,所以其他人看清這形勢,也立即放糧了。 ![]() 寧學祥不肯放,最后糧食是被搶的,他和兒子的臉面也掉了一地。 這就是順勢而為,勢已經在那里了,你得順應它,不順應只會有更壞的結果。 至于誰占理?不重要,一點都不重要,因為很多時候世界就是不講理的。 和費家嫂子一樣,甄嬛也是一個很會順應時勢的人。 華妃害她流產后,她對華妃恨之入骨,一直想要斗倒對方。 但是,皇上需要年羹堯打勝仗,只要年羹堯有用,華妃就不可能倒臺,并且一定會被重用。 她看清了形勢以后,主動跟皇上提出來,恢復華妃協理六宮之權。 其實不管她提不提,華妃都會重新掌權,這是大勢所在,皇上這個時候必須要討好華妃。 ![]() 但甄嬛提出來,皇上會更開心,也會覺得對她有虧欠,以后會彌補她。 順勢而為,給甄嬛帶來了極大的好處。 當然,順勢而為不僅僅是被動地順應大勢,也可以主動等勢、造勢。 比如皇上想殺年羹堯,就需要等勢。 當時的情況是,年羹堯數次立下戰功,是名副其實的功臣。如果皇上隨便找個理由殺人,會讓天下人對皇上寒心。 所以,皇上再生氣,也不能拿年羹堯怎么樣,勢不在他這邊。 那就一邊等,一邊造勢。 甄嬛跟他想法一樣,他們不約而同寫出了《左傳》里的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意思就是讓年羹堯多做不義之事,這樣他會漸漸失勢,等大勢對皇上有利時再動手。 后面就是皇上、皇后等一堆人打配合,引導年羹堯做錯事。比如年羹堯前腳剛叫走宮里的御醫,皇后半夜就頭疼,還不讓人去請御醫。 大臣們都氣極了,覺得年羹堯太不像話,凌駕于皇后之上了。 這樣的事情一多,年羹堯在大家心里的形象就是飛揚跋扈,不把主子放在眼里。 皇上步步緊逼,逼到年羹堯準備造反。 有了造反這個把柄,大勢就站在了皇上這邊,他做什么都合情合理了。 皇上和甄嬛都是造勢的能手,也有耐心等待勢站到自己這一邊。 對于咱們普通人來說也一樣,要看清大勢,要造勢等勢。 比如現在的大勢是環境不好,工作不好找,很多人仇富。你在這個時候換工作、炫富,就不會有什么好結果。 現在整體的大勢在互聯網上,你及時跟上就不會被淘汰。 每個公司也有自己的勢,比如公司效益不好,你就不要這時候鋪張浪費談加薪。公司效益好,業務上升期,極度缺人才,這是談加薪或者談升職的好時候。 如果看不清這些勢,只看到自己的付出和委屈,結果就不會太好。 還比如我家二寶暑假玩手機,眼睛近視度數增加很多,但我答應她了玩一個暑假,如果中途反悔,會掰扯不清的。 那我就等開學,一開學重新立規矩,手機沒收,以后再也不放開讓她玩。 開學就是這個勢,如果我提前收手機,那必定有一場大戰,但等到開學,這個事兒就順利很多。 比如孩子成績不好,對學習一點都不感興趣,但喜歡畫畫,那就不要逼他當學霸了,可以試試走美術路線。 順勢而為,人會更輕松,也能拿到更好的結果。 就像游泳,順著潮水的方向,永遠比逆流而上省力并且效果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