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小傅哥 ? 大家好,我是技術UP主小傅哥。 面試時介紹,懟著簡歷讀,感覺不像自己做的。面試官提問,東一句,西一句,講不出重點。為啥?一方面是不熟悉,一方面是不會結構化表達,導致這臉上的死嘴就像不會動了一樣。 我也想成為 Offer 收割機! 同樣的一份項目,同樣的一個積累,在面試中,”嘴笨“的會吃很的虧。但嘴笨是有治療辦法的,我們可以刻意的鍛煉自己的表述能力,形成一個結構化的過程闡述模型,讓聽眾在框架內清晰的理解闡述方所要表達的內容。表述的清晰了,也就更容易交流了。 曾經,我們組有個兄弟,2次晉升述職失敗。第3次的時候,評委都著急了。你就說,你到底是做什么的,你的價值在哪,你做和其他人做有什么不同? 好在,調整部門后,他這次的直屬領導是一個很會表達的leader,幾句話把大家對他的認可度拉回來了。大致如下,他說; ![]() 各位評委好,我來補充幾句。坦白說,他在之前的述職中可能因為緊張,表達上沒有完全展現出他應有的價值和擔當。但我想強調的是,他確實是我們XXX支付營銷組的第一負責人,肩負著極其重要的職責。這個場景每年處理數以XXX億的交易規模,交易量巨大且復雜,任何細微的失誤都可能帶來嚴重影響。 在他的帶領下,系統全年無重大事故,穩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充分保障;同時,團隊100%完成了所有需求迭代,確保業務能夠快速響應市場和用戶的變化。他不僅技術能力過硬,更在跨部門合作中贏得了廣泛認可,展現了極強的責任心和團隊精神。 我相信,隨著他逐漸適應和沉淀,他的表達和展示能力會越來越好,但他的核心價值和貢獻是毋庸置疑的。希望大家能夠看到他背后的實力和潛力,給予他應有的認可和支持。 ![]() 那一場述職后,他晉升了,第一次晉升。而我也是那年參加述職,我也晉升了,100%全票通過。因為領導給我們培訓了很多關于如何闡述自己的價值,怎么做到結論先行,如何承上啟下,有因有果的,框架式的循序漸進的鋪開一個故事,讓評委了解并認可你的能力。 一、我嘴臭,不會說話?面試官讓我介紹項目,我對著簡歷讀了介紹,又說了幾條核心實現。面試官問我項目是自己做的嗎,有做過總結嗎,為什么還需要看著簡歷來講?不過面試官并沒有問我,而是不感興趣一樣,開始轉到下一個話題,之后再問了幾句八股文,好像湊夠了時間一樣,說今天的面試到這里,感謝你的參加。 ![]() 其實很多時候,程序員在面試/述職的時候,并沒有一個清晰的邏輯來表述自己所做的事項,甚至往往找不出所做項目的核心價值。就像;
綜上,這是一個反例,讓人舉得好像也沒做什么,也沒有聊下去的想法。尤其是面試官,他也不是你,他不知道你到底做了什么,所以你闡述不出亮點和價值的時候,也就沒法對你進行有效提問。 面試官您好,我的項目是基于對市面同類競品的調研,包括;拼多多、京東、美團、滴滴等大廠對拼團場景的使用,綜合了產品實際功能訴求和未來的發展趨勢,設計了一套拼團營銷服務系統。 該項目目標是通過拼團優惠組隊下單,提升交易GMV和用戶自傳播能力。系統采用微服務架構,基于DDD領域驅動設計拆分活動、人群、交易等核心領域,運用責任鏈和規則樹設計模式,實現試算、鎖單、結算等關鍵流程的解耦和高擴展性。 同時為保證系統高可用和性能,設計了異步線程并行處理、Redis緩存與BitMap人群標簽過濾、MQ與HTTP雙重結算回調機制,以及分布式鎖和無鎖化庫存搶占方案。整體方案有效支撐高并發交易,提升了系統的魯棒性和維護效率。 這樣的一個STAR模型闡述,面試官就會理解 注意闡述時觀察面試官的眼神,重點的地方,眼睛一亮,可以多講一點 二、你需要,邏輯思維!什么是邏輯思維?簡單說,就是有條理、有層次、有邏輯的思考和表達方式。而在面試中,最有效的邏輯思維模型就是字塔結構。 字塔結構,是由線性思維組成的結構化思維模型。當你把結構化的思維聚象成一幅畫后,會形成類似三角形結構的樹狀圖。它直觀地體現了由結論、論點、論據組成的"先總后分"結構。 就像蓋房子一樣,你得先有個框架,再往里面填磚頭。字塔結構就是你表達的框架,讓面試官能夠清晰地跟上你的思路。
1. 結論先行 - 別讓面試官猜謎面試官腦子不行,一天面那么多人,腦子都僵化了屁的。如果我們不結論先行,在面試官大腦里已經塞滿了各種業務、流程、背景、沖突、要素、論點、論證等信息,就沒有空間接受我們闡述的重要觀點了。 程序員匯報問題對比: 反面例子:
聽到這里,領導是不是已經罵你,讓說人話了?這就是典型的流水賬式匯報。 正面例子:
看到區別了吧?結論先行,一句話就知道結果,后面的都是支撐理由。 程序員簡歷案例對比: 反面例子:
正面例子:
2. 以上統下 - 讓邏輯有層次以上統下就是在金字塔的縱向結構中,上一層是下一層的核心觀點或結論,上一層統領下一層。簡單說,就是大觀點管小觀點,小觀點支撐大觀點。 程序員技能展示案例: ? 結構化表達:
這樣的表達,層次清晰,每個小點都在支撐"全棧開發能力"這個大結論。 3. 歸類分組 - 讓信息有序歸類分組是根據信息的共同屬性分組的,共同屬性包括但不限于性質、功能、方向、層次、對象、時間等。分組的基本原則符合"MECE原則",即"相互獨立,又完全窮盡",各要素信息之間"不重不漏"。 程序員項目需求討論案例: 反面例子:
這樣的需求溝通,東一句西一句,沒有章法。程序員跟產品討論一天,產品需求出來了,程序員一天沒干活!打回去重寫去! ? 結構化的表達方式:
? 按業務領域分組:
? 按技術棧分組:
4. 邏輯遞進 - 讓思路有順序邏輯遞進是金字塔結構的最后一個原則,是指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序,這個順序需要遵守邏輯性原則。 4.1 時間順序又稱為步驟順序,是指按照事物發展的流程進行排序。 程序員項目開發流程案例:
4.2 空間順序又稱為結構順序,按照事物的結構進行排序。 程序員系統架構案例:
4.3 重要性順序按照重要程度進行排序,從最重要到最不重要。 程序員核心能力案例:
4.4 演繹順序經過一定的邏輯推演出結論,通常用到的演繹表達方式:大前提-小前提-結論,提出問題-找到原因-解決方案。 程序員問題解決案例:
掌握了字塔結構的四個原則,你就有了表達的框架。但光有框架還不夠,還需要在實際面試中靈活運用。記住,結構化思維不是為了炫技,而是為了讓面試官更容易理解你的價值。 下次面試時,試試用字塔結構來組織你的回答,你會發現面試官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三、套路,總得人心掌握了字塔結構的四個原則,你已經有了表達的基本框架。但在實際面試中,光有框架還不夠,你還需要一些具體的思考工具來快速組織語言。這些工具就像是你的"套路",但這些套路不是為了忽悠,而是為了讓你的表達更加清晰、有邏輯。 好的套路,總能得人心。因為它讓溝通變得高效,讓聽眾更容易理解你的價值。 1. 5W1H分析法 - 全面思考問題5W1H是一個經典的思考框架:Who(誰)、What(什么)、When(何時)、Where(何地)、Why(為什么)、How(如何)、How much(多少)。 程序員面試介紹項目經驗案例:
這樣的介紹,信息全面,邏輯清晰,面試官能快速了解你的項目價值和技術能力。 2. 流程思維 - 按時間線思考流程思維是按照時間順序,將一個事件進行分解,可以簡單地分為:事前、事中、事后。 程序員向產品匯報線上bug處理案例:
這種表達方式讓產品清楚地了解整個處理過程,也體現了你的專業性。 3. 故事思維 - 讓技術有溫度一個好的故事必備四個要素:背景、沖突、問題、解決方案。程序員往往只會說技術,不會講故事,但故事思維能讓你的技術更有說服力。 程序員向面試官介紹項目亮點案例:
這樣的表達,有情節、有沖突、有結果,比單純的技術介紹更吸引人。 4. 經營分析法 - 用數據說話經營分析報告的表述四段論:陳述事實、作出判斷、尋找歸因、改進方案。這個方法特別適合向領導匯報工作。 程序員向領導匯報系統性能優化成果案例:
這種匯報方式,有數據、有分析、有規劃,領導聽了會很滿意。 5. PDCA循環 - 持續改進思維PDCA是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Action(行動)的循環。這個思維模型特別適合展示你的項目管理能力。 程序員向測試匯報代碼質量提升計劃案例:
這樣的表達,體現了你的系統性思維和持續改進意識。 這五個思考工具,就像是你的"武器庫"。不同的場景用不同的工具,讓你的表達更有針對性。記住,套路不是為了套路,而是為了更好地傳達你的想法和價值。 在面試中,當面試官問你項目經驗時,你可以用故事思維;當問你如何解決問題時,你可以用5W1H;當問你項目管理經驗時,你可以用PDCA。靈活運用這些工具,你的表達會更加專業和有說服力。 最后,關于面試、述職,都要提前寫好逐字稿,反復的練習,讓自己形成闡述過程記憶。這樣在回答面試官問題也不會因為緊張而導致沒法正常表達。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