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指的是人體上中下三個部位的劃分,即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稱,三焦不通是說人體的三個焦腑出現(xiàn)了功能失調、氣機不暢的情況。 三焦為什么不通呢?不外乎因瘀、因堵。 上焦是人體氣血運行和營養(yǎng)物質輸布的重要區(qū)域,上焦不通就會出現(xiàn)頭痛、咳嗽、鼻塞、口渴等癥狀。 中焦一般包括脾與胃,是化生氣血的重要通道,中焦不通就會出現(xiàn)腹部脹滿、呃逆、胃痛、食少等癥狀。 下焦包括小腸、大腸、腎、膀胱等臟腑以及下肢,下焦不通就會出現(xiàn)小便不利、大便不暢等癥狀。 打通三焦不通,我們分享一個中成藥。 沉香化滯丸:沉香、五靈脂(制)、陳皮、莪術(制)、木香、牽牛子(炒)、山楂(炒)、香附(制)、砂仁、青皮、枳實(炒)、枳殼(炒)、厚樸(制)、三棱(制)、大黃。 大黃性味苦寒,既能入上焦的心包經(jīng),也能入中焦脾、胃經(jīng)、肝經(jīng),還能入下焦的大腸經(jīng),它是一味能同時入三焦的藥,在上焦能清熱瀉火,使上炎之火下泄;在中焦能蕩滌胃腸、推陳致新;在下焦能瀉下攻積、通利大便。 炒牽牛子也可以進入三焦,它在上焦能祛痰滌飲,幫助排除體內的痰液;在中焦能殺蟲攻積,促進腸胃的消化吸收;在下焦能瀉下逐水,幫助清除腸道內的積滯。 大黃、炒牽牛子這兩味藥以雷霆之勢承擔了打通三焦的先行任務。 我們接著用藥: 陳皮理氣健脾,能夠調理脾胃,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 砂仁辛散溫通,能夠化濕醒脾開胃。 香附既能疏理肝氣,也能調理中焦氣機。 青皮比香附的功效更深一層,既能疏肝破氣,又能消積化滯。 枳實和枳殼雖然是不同的藥物,但它們來自同一種植物,枳實是幼果,枳殼是接近成熟的果實,枳實可以破氣消積、化痰除痞,枳殼可以理氣寬胸、行滯消積。 枳實行氣力強,適用于氣結在胸下的病癥;枳殼藥性相對溫和,適用于氣滯在于胸中的病癥。 木香善于通行中焦脾胃之氣滯,有助于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 山楂既能消食化積,又能行氣散瘀,治療各種食物積滯,尤其是消化油膩的肉食積滯。 沉香辛散溫通,在中焦能溫胃散寒、降逆止嘔,在下焦能溫腎納氣、降逆平喘。 ?厚樸可以疏通氣機、消除脹滿。?? 我們看以上十味藥都是著力于調理氣機,解決氣滯、氣逆等病理現(xiàn)象。 接下來我們還要調理血瘀。 因為氣滯會導致血液運行緩慢,從而促使血液凝結、停滯,形成血瘀。 調理血瘀我們用了三味藥: 三棱(制)、莪術(制)、五靈脂(制)。 三棱、莪術具有較強的破血行氣作用,能夠活血化瘀、疏通經(jīng)絡,使氣血運行通暢。 五靈脂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適用于瘀血阻滯諸痛證。 沉香化滯丸:理氣化滯,用于飲食停滯、胸腹脹滿。 版 | 權 | 申 | 明: |
|
來自: 從現(xiàn)在開始健康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