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坐新手開的車,總發現他們調后視鏡要折騰半天,要么車身占了大半鏡面,要么看不到路面,好不容易調好,倒車時又判斷不準距離,要么離路牙子太遠,要么差點蹭到馬路牙子。 ![]() 其實啊,汽車后視鏡里藏著個 “小幫手”—— 門把手,學會用它,調后視鏡、判斷車距都能一步到位,今天就來聊聊這 3 個隱藏功能,新手看完保管能用得上。 ![]() 一、第一個功能:調后視鏡的 “標準參照物”,再也不用瞎折騰 剛開車時,我調后視鏡總憑感覺,結果要么左邊看不到車身,要么右邊鏡面全是天空,每次變道都心里發慌。后來老司機教我一招:看后視鏡里的門把手位置,一秒就能調好。 ![]() 具體調法: 1、左后視鏡:先讓車身占鏡面的 1/4(別太多,不然看不到后面的車),再把地平線對準鏡面中央,讓天空和地面各占一半。這時候你會發現,左前門的門把手正好落在左后視鏡的右下角,不多不少,位置剛剛好; ![]() 2、右后視鏡:車身同樣占鏡面 1/4,但地平線要往下挪一點,讓天空占 1/3、地面占 2/3(方便看右側路面和行人),這時候右前門的門把手會穩穩地出現在右后視鏡的左下角。 ![]() 現在我上車第一件事,就看后視鏡里的門把手是不是在這兩個位置,幾秒鐘就能調好,比以前瞎擰方便多了。新手調后視鏡別再憑感覺,記住這個 “門把手坐標”,保準錯不了。 ![]() 二、第二個功能:判斷車尾離障礙物的距離,倒車不慌 倒車時最怕啥?就是不知道車尾離墻、離路牙子還有多遠,明明看著還有距離,一踩油門就可能蹭到。其實看左前門的門把手,就能知道車尾距離: 當你倒車時,從左后視鏡里看到左前門把手和路牙子底端剛好重合,這時候車尾離路牙子大概還有 1 米距離,能放心繼續倒;但如果是三廂轎車(車屁股比較長),這個時候距離會更近,大概 70-80 厘米,得慢慢挪,別猛踩油門。 ![]() 上次我在小區倒車,看到左后視鏡里的門把手和路牙子對齊了,就知道車尾快到了,輕輕踩剎車停下,下車一看,果然離路牙子就 1 米左右,比以前瞎猜靠譜多了。這個方法對新手尤其友好,不用再伸頭往后看,盯著后視鏡里的門把手就行。 ![]() 三、第三個功能:靠邊停車時,輕松拿捏與路牙子的距離 靠邊停車時,要么停得離路牙子太遠(開門容易被旁邊車蹭到),要么太近(輪胎容易蹭馬路牙子),老司機總說 “離路牙子 20 厘米最合適”,可這 20 厘米咋判斷?還是得看門把手。 當你往前開或者往后倒,通過方向盤調整車身時,盯著左右后視鏡里的門把手:當前后兩個門把手(前門和后門的)和路牙子平行,并且在一條直線上,這時候車身和路牙子的距離剛好在 20 厘米左右,既安全又方便上下車。 ![]() 我同事以前總把車停得歪歪扭扭,要么離路牙子半米遠,要么輪胎蹭得掉漆。用了這個方法后,每次停車都盯著門把手和路牙子對齊,現在停得又正又標準,小區保安都夸她 “停車越來越專業”。 其實開車的很多技巧,都藏在這些不起眼的小細節里。門把手看著普通,卻是判斷距離的 “天然標尺”,尤其對新手來說,不用記復雜的公式,不用靠模糊的 “車感”,盯著后視鏡里的門把手位置,調鏡、倒車、停車都能有章可循。 下次開車時,不妨多留意后視鏡里的門把手,試試這 3 個功能,慢慢就會發現,原來判斷車距沒那么難,開車也能更穩更安全。你平時開車有啥判斷車距的小妙招?評論區聊聊,給新手們支支招~覺得有用就收藏起來,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