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并蒂,終有時節輪回;水流同源,總歸潺湲別離。正如朱自清所言:“人生不過是赴一場宴席。” 童年溫柔,兄弟姐妹共枕星空,瓜分糖果,為一雙新鞋角力爭吵,仿佛日子全是香甜的。可當時光老去,昨日嬉鬧成了無聲往事,柔情變作心底微瀾。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少年時,我們以為血濃于水,此生攜手走到光陰盡頭。總幻想一家人有媽在便能團圓,有父在天塌不下來。 但生活偏不肯作美,即使親情根深蒂固,也難敵風吹雨打。成長鋪開,不同的人生軌跡宛如列車到站,各奔前程,再見或已闊別經年。歲月在不經意間,悄悄剝落了我們最初的山盟海誓。 世人說:“兄弟如手足,斷不可棄。”可柴米油鹽,家長里短,往往消磨最真摯的溫情。多少夜晚,手機通訊錄里多了“點贊之交”,卻少了那些窩心的問候。 平日里各自繁忙,兩地天涯,等到家中老人躺下床榻,方見人性的模樣:推諉搪塞、各懷鬼胎,表面溫和,內里雪冷。 曾經同甘共苦的手足,如今不過是轉賬時猶豫、爭家產時疾言厲色的“利益共同體”。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人過半百,走過聚散,看透浮沉,才忽然明白——兄弟姐妹相處到最后,拼的從來不是純粹的血緣。 真正堅固的,是你我的人品,是寬廣的胸懷,是愿意付出的善意與包容。血緣連結了肉身,沒法保障靈魂相依;原生家庭帶來相聚,卻抵擋不了恩怨的風霜。 錢財入場,往日承諾就會變味。感情冷漠,不再聯系,不過是“老死不相往來”的旁觀者。 正如一位老者淡然所言:“兄弟姐妹若能和睦,是人間幸事;若不能,也唯有不強求,各自安度余生。” 學會釋懷,懂得取舍,是五十知天命后最大的收獲。不必苛求誰要為你負累,不必每段關系都死死抓緊,要強求的親情,便已不是親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世間事,難兩全。有人一路高飛,漸行漸遠;有人困頓潦倒,卻不好意思求助。更有甚者,為了名分家產,翻臉比翻書還快。 于是你終于能安然接受:“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哪怕同根生,亦有人各異命。人生半百,不必人人相擁,點到即止,就是最好的距離。 聰明的人早已學會:兄弟姐妹,是一場長跑,不拼誰先起步,而看誰能分擔風雨。 誰能包容失落,誰能一笑泯恩仇,誰在需要時默默給予支撐,這才是長久的牽掛和溫存。血緣只是最初的憑證,最終彼此留戀的,只有那份潤物細無聲的情分。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有時一句“還好嗎”,勝過千金。有時年節的一通電話,抵得上萬家燈火。有些誤解不妨隨風,有些小怨何須記掛。 這許多年,若還能在老家飯桌上相視而笑,哪怕各自心事,心間依然留有溫暖,那就已經足夠幸福了。 人生走到五十,爭的是心寬,是體諒,是坦然。高山流水知音少,長路漫漫亦無悔。 兄弟姐妹,遠不必時刻廝守在旁,但只需相伴于心。風雨人生,誰都在奔波,但愿有一天回首,彼此都還在。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余生最幸福的事,不過是年復一年、歲歲平安,還有人在記得你、想到你。 哪怕滄海桑田,殘陽如血,但見家中燈火未滅,屋里傳來笑語,這便是人間無價的暖意。 兄弟姐妹,拼的,從來不是血緣,而是情分,是包容,是那一份縱然天各一方,也依舊愿意回首的牽掛。 讓我們帶著這一份釋然和懂得,慢慢老去,細水長流人間路。 |
|
來自: mandy53wiuq5i6 > 《情愛與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