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陽比補陽更厲害!張仲景以桂枝為藥,通宗筋陽氣,散瘀滯濕邪! 為什么說通陽會比補陽強呢?陽氣好比宗筋的動力源,補陽是在添燃料,而通陽是在通管道。 如果陽氣被瘀滯困住,就像管道堵了,哪怕加再多燃料,動力也送不到宗筋,這時一味補陽,只會讓瘀堵更嚴重,反而出現上火、脹痛,功能問題更難改善。而通陽,是把堵住的管道疏通,讓身體自身的陽氣順暢抵達宗筋,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中醫認為,很多男性的勃起不堅、早瀉,不是真的缺陽氣,而是陽氣被瘀滯困住了——可能是肝郁氣滯堵了通路,也可能是濕邪纏了宗筋,陽氣過不來,宗筋自然沒勁兒、守不住。 前段時間接診一位患者,情況很典型:勃起不堅兩年,每次夫妻生活都在1分鐘內,試過鹿茸、人參等補藥,吃了就上火,嘴角長瘡,停了更差,還伴腰膝脹、脅肋發緊,夏天也怕吹空調,一吹就覺得下身更沉。 他這就是典型的“陽氣阻滯”:不是陽氣不夠,而是肝氣郁了、濕邪堵了,陽氣被攔在半路,到不了宗筋。這時候補陽,就像給堵死的管道加壓,只會越堵越厲害;只有通陽,把肝氣理順、濕邪清掉,陽氣才能順暢到達,宗筋才能充盈、精關才能穩固。 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張仲景的桂枝加柴胡湯思路,雖不是原方,但延續了“通陽散結”的核心,幾味藥打通陽氣通路,讓宗筋得養: 桂枝辛溫通陽,能直抵宗筋,打通瘀滯的氣血通路;柴胡疏肝理氣,解開壓力、情緒導致的氣結——肝氣順了,陽氣才能跟著暢行;生姜助桂枝散寒,把纏在宗筋上的濕邪化開;炙甘草調和諸藥,讓通陽之力溫和不燥烈。 諸藥合用,先通后調,讓陽氣既能順暢抵達宗筋,又能扎根穩固,常辨證用于陽氣瘀滯導致的勃起不堅、時間短,伴脅肋脹、腰膝沉、怕冷但補藥上火等癥狀。 下面看一則門診案例。 李先生今年36歲,勃起不堅1年多,同房時間只有幾十秒,越緊張越嚴重。平時總覺得脅肋像勒著根繩,大便黏馬桶,舌邊有瘀斑、苔白膩。 綜合情況分析,這是陽氣瘀滯夾濕:肝氣郁滯堵了陽氣通路,濕邪纏了宗筋,陽氣到不了,補陽只會加重瘀濕。用桂枝加柴胡湯加減:桂枝、柴胡、生姜、茯苓、炙甘草等(中醫一人一方)。 服藥1周,李先生說脅肋不脹了,陰囊也沒那么沉;1個療程結束,勃起硬度明顯提升,時間能撐到3分鐘;再鞏固一個多月,功能基本穩定,腰膝也不那么怕冷了。 門診上遇到的大多患者,出現時間變短、硬度下降時,總覺得補就對了,結果越補越堵。其實,宗筋需要的是“陽氣能到”,而非“陽氣夠多”。肝氣郁滯、濕邪瘀阻、氣血不暢,都會擋住陽氣的路,這時候通陽比補陽更重要——就像李先生,疏通了通路,不用猛補,陽氣自然能滋養宗筋,功能問題也就慢慢改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