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歐豪領銜主演的年代劇《生萬物》大結局,寧蘇蘇和郭龜腰被費左氏毒死,讓人意難平。“白眼狼”膩味成了漢奸,殺了村長寧學瑞,實在可恨。 縱觀全劇,要說最拎得清的人,還得是寧學瑞、寧可金、大腳娘和銀子,他們不僅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守原則,更在細微處展現人性的溫度,深刻詮釋了“生萬物”中“生存、生活與生命價值”的追求。 ![]() 寧學瑞(二叔)是《生萬物》中最為正直的人物,他的“拎得清”體現在對原則的堅守和對責任的擔當上。 當寧繡繡被雞公嶺土匪杜大鼻子、胡三綁架時,他不顧危險和土匪談判,甚至提出讓兒子寧可璧替換寧繡繡,足見他的正直。 ![]() 當兒子寧可璧打了人,需要賠償,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賣地救急。寧學祥要占他便宜壓價,他也默然承受。 看看寧學祥,土匪要五千大洋贖身寧繡繡,寧學祥死活不賣地,還讓寧蘇蘇替嫁,寧學瑞才是一個父親應有的樣子。 ![]() 軍閥來村里抓壯丁,郭龜腰和封大腳被盯上,寧學瑞點頭哈腰說 “這倆是天聾地啞”,硬是把人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馬子圍村時,他主動站出來交換人質,把村民的安危放在首位;寧繡繡和封大腳想出燒麥子的辦法,寧學瑞強烈支持;鬼子進村時,他第一個替村民發聲,毫不畏懼,甚至痛罵鬼子。 ![]() 寧學瑞身為村子里的主心骨,成了“漢奸”封膩味第一個開刀的對象,最終被封膩味殺害。 寧學瑞的這些行為不僅需要勇氣,更是展現了他這個村長對村民的保護和擔當,他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對”,并始終堅持,這種“拎得清”使他成為劇中道德標桿式的人物。 ![]() 寧可金是一個充滿矛盾卻又無比真實的人物,作為地主家的少爺,他偶爾犯渾,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始終“拎得清”,也讓他成為劇中最具熱血和格局的角色。 寧可金對妹妹寧繡繡的疼愛近乎 “妹控”,當寧繡繡被土匪綁架時,他不顧父親寧學祥反對,一心要救妹妹,極力勸說父親賣地換妹妹平安。 ![]() 當寧繡繡嫁給窮小子封大腳后,他第一個認下妹夫,并在封大腳為救杜春林擋槍時,當眾尊稱其為 “英雄”,打破了地主階級的門第偏見。 當封四引馬匪進村復仇時,寧可金作為村里唯一的“武裝力量”頭頭,帶領青旗隊沖在最前線。與馬匪對峙時不卑不亢,身先士卒與匪徒搏殺,甚至在圍墻上被流彈擊中仍堅持指揮,最終成功擊退馬匪,成為村民的 “定海神針”,用實際行動守護了全村安危。 ![]() 當杜春林邀請他參與抗捐抗稅行動時,他果斷響應,帶領青旗隊配合農會對抗貪官。 在軍閥抓壯丁時,寧可金表面拒絕鐵頭、膩味等人躲進青旗隊駐地,但在妹妹寧繡繡的勸說下,暗中塞大洋疏通關系,既遵守了與軍閥的協定,又保住了村民性命。 ![]() 在目睹國民黨軍隊的腐敗后,他毅然脫離舊陣營,加入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多次率部與鬼子周旋,突襲鬼子據點,成功端掉敵人的糧倉和軍火庫,并在封膩味勾結鬼子綁架村民時,神兵天降般救回人質,殲滅鬼子。 盡管寧可金曾因沉迷賭館、默許父親娶銀子等行為遭觀眾詬病,但他從一個維護家族利益的地主少爺,成長為革命者,這種“拎得清”是他對時代洪流的清醒認知。 ![]() 大腳娘作為傳統農村女性的典型代表,她的“拎得清”展現了舊時代女性的生存智慧,也折射出人性光輝在困境中的堅守。 面對村人對寧繡繡 “不清白” 的非議,大腳娘以一句 “我兒的媳婦,輪不到你們嚼舌根!” 強勢回懟,她清楚寧繡繡的善良和脆弱,也更清楚周圍人的冷漠與自私。 ![]() 當繡繡寧提出用鹽刷牙,她立刻轉身取鹽,眼神中滿是慈愛;寧繡繡使用封家唯一水缸洗澡遭公公斥責時,她左擋右護甚至嗆聲封二:“俺繡繡的腳底板比你臉都干凈”。 這種超越血緣的母愛,打破了封建禮教對女性的規訓,更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顯得尤為珍貴。 ![]() 封二埋汰她 “比我大九歲”,她一句 “三堆金磚” 化解尷尬,又暗含對自身價值的肯定;封二常因瑣事數落兒媳寧繡繡,大腳娘總能用三言兩語 “截胡”,既護著兒媳,又給丈夫臺階下。 災荒年代,大腳娘在自己家缺糧的情況下,仍不時的救濟銀子家、鐵頭家等。封四媳婦餓死、兒子沒味無人照料時,大腳娘和寧繡繡娘倆主動將沒味接入家中撫養。即便沒味口出惡言 “吃窮你們家”,她仍默默承擔起這份責任。 ![]() 在鬼子進村逼糧的生死關頭,她堅定支持 “天火燒糧”,用行動表明“餓死也不便宜鬼子”的立場。 大腳娘或許不識字,卻懂得 “人要活得像個人樣” 的樸素道理;她或許沒見過世面,卻在大是大非前拎得清輕重緩急。這種源自土地的智慧、善良和拎得清,恰是《生萬物》最動人的注腳。 ![]() 銀子作為被命運碾壓卻始終攥緊生存主動權的女性,她的“拎得清”是一種基于現實的清醒,她清楚自己的處境,并能做出最有利的選擇,同時不失善良與正義感。 面對父親的窩囊、母親的重病和弟妹的嗷嗷待哺,銀子明知嫁給老地主寧學祥是 “把自己賣進火坑”,卻主動提出 “二十塊大洋 + 每月供糧 + 弟妹讀書” 的嚴苛條件。 ![]() 面對寧繡繡的勸阻,銀子直言:“你能替俺娘治病?能供俺弟妹讀書?” 這種近乎冷血的回應,實則是她對 “情感與現實” 的精準權衡。 新婚之夜,她穿著肚兜持棍闖入婚房,對寧學祥怒吼:“要么打死俺,要么給糧食!”以近乎自毀式的抗爭,迫使寧學祥當場服軟。 ![]() 當寧學祥克扣封大腳扎覓漢的工錢時,她直接上手搶錢袋:“拿來吧你!”讓筐子把錢送到封家。 在生存面前,尊嚴或許需要彎腰,但脊梁永遠不能折斷。這個曾被命運按在泥里摩擦的女人,她 “以命換糧” 的狠勁打破階級桎梏,最終用算計、勇氣和“拎得清”,在時代的裂縫中開出了一朵帶刺的花。 ![]() 寧學瑞的正直、寧可金的熱血、大腳娘的善良和銀子的清醒告訴我們:真正的“拎得清”,不是在利益面前精于算計,而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守道義;不是在危難中明哲保身,而是在需要時挺身而出。 相比之下,繡繡有時的“拎不清”,更加反襯出這些人物的可貴,善良若沒有原則,反而可能成為災難的推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