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桃花源 酉陽有桃花源,據說是陶淵明所記的原型。我初聞此說,不免失笑。陶公筆下的桃源,分明是寓言,后人卻偏要坐實它,仿佛非如此不足以證其存在。然而酉陽人言之鑿鑿,我也就姑妄聽之。 入得景區,但見兩山夾一洞,洞口鑿"太古藏書"四字,墨色尚新,顯是今人手筆。洞中幽暗,石徑濕滑,游人如蟻,挨挨擠擠地向前蠕動。導游手持電筒,光束在石壁上亂晃,時而指著一處凹凸,說像龍像虎,像仙人像玉女。眾人便發出嘖嘖贊嘆,舉起手機拍照。閃光燈在洞中此起彼伏,恍若星辰。 出得洞來,豁然開朗,確有一片平地,中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田里種著油菜,正值花期,黃燦燦的耀眼。池水渾濁,漂著幾個塑料瓶。雞犬之聲是有的,還夾雜著擴音器里傳出的導游解說。桑竹之屬亦不少,只是竹上刻滿"某某到此一游",桑樹下堆著零食包裝。 復行數十步,見一村落,青瓦白墻,倒也別致。細看卻是新建的仿古建筑,門楣上掛著"秦人舊居"的牌子。內有老者著古裝,向游客兜售"秦代秘制"桃花酒,五十元一杯。我問他可真是秦人后裔,他咧嘴一笑,露出兩顆金牙:"俺們祖上搬來才三十年哩。" 中午在景區飯店用餐,菜單上有"桃源秘制土雞",價昂而肉柴。鄰桌一群游客正高聲議論,說這桃花源定是假的,陶淵明寫的哪有這么商業化。導游聞言,立刻過來解釋:"正因是真跡,才要開發保護嘛。"眾人將信將疑,卻也不再多言,只顧埋頭吃飯。 飯后閑步,偶至一僻靜處,見一小溪,溪畔真有桃樹數株。時值三月,花開正盛,微風過處,落英繽紛。樹下坐一老農,面容黝黑,皺紋間夾些泥土。問他可知陶淵明,他搖頭;問此間可是桃源,他笑答:"啥圓不圓的,地總得有人種。"忽聞遠處喇叭喊:"最后一班觀光車要開了!"老農拍拍屁股起身,說要去賣自家腌的咸菜。 歸途車上,導游統計購物金額,眾人皆疲,無人應和。窗外暮色漸合,山影如黛。恍惚間,我竟想起那老農的話——"地總得有人種"。陶公當日,或許也不過見了一處尋常山村,感于世道澆漓,遂寄懷于筆端。后人穿鑿附會,反倒離真趣愈遠。 桃源本在心中,世上從無桃花源。 |
|
來自: 新用戶6538360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