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陽 coffee 來貴陽的人們,大多不是為了美食就是為了美景,風風火火地來,又風風火火地走。其實貴陽的真正魅力,藏在略帶文藝的小情小調的咖啡館里。 ![]() 你可能不知道,貴陽是一座有咖啡文化的城市。盡管這里并不出產咖啡豆,卻憑借精湛的沖泡技藝連續三年摘得“中國咖啡之都”桂冠,堪稱名副其實的“咖啡第一城”。 貴陽的咖啡館格外多,無論是商場里、街邊、景區中,還是社區里,走出三五步就能看到一家。 ![]() 下午 2 點以后,你到街上走走便會發現,街邊的咖啡館、茶座幾乎坐滿了人。老遠望去,稍不留意,還以為是置身歐洲的街頭。 這里的咖啡館有連鎖品牌店,更多的則是特色個人小店。就連星巴克,在貴陽也只是眾多咖啡館中的普通一員,并無特別優勢。 貴陽的咖啡館,把文藝情調拉得滿滿當當。走進店里,各式文化設計元素撲面而來,讓人應接不暇。這么說吧,凡是你能想到的咖啡館模樣,幾乎都能在這里找到相似的門店。 ![]() 泡咖啡館是貴陽年輕人的日常。朋友們聚會,常會先約在咖啡館碰面,等人聚齊了,再去往目的地;閑來無事時,也會來咖啡館點杯咖啡,聊聊心事。情侶、親朋好友會來,獨自前往的人也不少。 來咖啡館辦公的人真不在少數。有一次,我甚至看到有人坐在窗邊的桌前,做了一下午報表。還有一次,我和朋友剛在咖啡館坐下,就遇到她的另一位朋友進來,一問才知道,對方是來寫策劃案的。 咖啡館也是天然的商務場所,有事要談,大家會自然而然約到這里。 ![]() 更有意思的是,到咖啡館沙發上睡個午覺的人,也大有人在。 我也常在咖啡館見到這樣的場景:有人獨自點杯咖啡,靜靜坐一下午。用現在流行的話說:發發呆吧。 貴陽咖啡館的咖啡,除了常見的品類,每家店幾乎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種。比如我常去的一家店,就推出了 “刺梨美式”—— 酸酸甜甜中帶著濃郁的咖啡香,口感格外爽口。 ![]() 這幾年,我在貴陽去過不少咖啡館,最近兩年常去的是 “灌木咖啡”—— 這是一家在本地做得相當不錯的本土咖啡館。 既然叫 “灌木咖啡”,店里的綠植自然少不了:他們用綠植作為桌與桌之間的隔斷,坐在其中,能擁有一份相對獨立的空間感,很是舒服。 ![]() 這里除了咖啡,簡餐也不錯。沙拉、蒜香面包、披薩、意面都值得一試,我最愛的是他家的雞肉三明治 —— 在常規醬汁的基礎上,還加了些辣椒,吃起來特別過癮。 灌木咖啡有三個區域可供就坐:室內、陽臺和一樓街邊。陽臺正對著大馬路,坐在這兒一邊喝咖啡、一邊看街景,別提多愜意了。 ![]() 我和貴陽本地的朋友宋萍,經常在下午 1 點左右約到這里。必須得趕這個時間,來晚了,好位置就被人占了。我們坐下點好咖啡,就開始漫無目的地談天說地,直到晚飯時間,才起身去附近的小店找些特色吃食。 在貴陽的咖啡館,你完全不用 “拿腔作調”,沒人會在意 —— 因為在這里的人們,大多攤在沙發里,怎么舒服怎么來。要是你刻意坐得 “有腔調”,反倒顯得格格不入。 不同時節,來咖啡館的人也有著不同的狀態。平日里,來的人不是談事,就是找個地方放松;到了周末,年輕人就多了起來,大家聚在一起,要么玩手游,要么談情說愛,店里店外都熱熱鬧鬧的。 ![]() 前兩天我們去灌木咖啡時,還遇到了特別的場景:店里學習氛圍特別濃,一桌桌坐的都是寫作業的人,既有中學生,也有大學生。 中途我起身去拿檸檬水,路過時看到每個人都在奮筆疾書。回到座位后,我跟宋萍說:“大家都在學習,就咱倆閑著。” 宋萍欠身伸脖子往周圍看了看,笑著說:“可不是嘛,就咱倆沒作業。” 這話逗得我們倆哈哈大笑。笑聲剛落,我回頭一看,發現身后那桌雖然沒人寫作業,卻是家教在給孩子補課 —— 原來大家真都沒閑著。 咖啡館能有這么濃的學習氛圍,恐怕除了貴陽,很難再找到第二處了吧。 ![]() 還有一次,我們開車去山里轉,沒想到在山頂居然看到了一家咖啡館。那地方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又不是核心景區,能有幾個人來呢? 帶著好奇,我們走了進去。店里當時只有老板娘一個人,咖啡館的設計卻格外優雅,房子周邊還種滿了鮮花。 ![]() 我們點了杯咖啡,坐下和她閑聊了幾句。一聊才知道,她竟然是學歷史的研究生,因為喜歡山野風光,就開了這家店。我問她生意怎么樣,她笑著說:“有緣的人自然會來,你看,你們不就來了嗎?” 閑聊了半天,我們起身告辭時,她突然喊住,讓我等一下。只見她轉身到吧臺上拿了一把剪刀,在花園里剪了幾支玫瑰花遞給我:“送給你,拿回去插到花瓶里,能開好幾天呢?!?/span> 美編:二妞兒 上一篇:小說 虞美人(二) ★ 佳麗陪你一起看細水長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