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物質的多寡有關,更和自己內心的強弱有關。 見大人物膽怯,上大場面扭捏,見漂亮女生自卑,實在是絕大多數男人的狀態。 像劉邦這種,要啥啥沒有,但可以在未來老丈人席上,談笑風生的人確實很少。 這些場合應該怎么做的“大道理”,只能事后總結。 當一個人真正身處這些社交場合時,本能反應和一個人平時的修煉,會占據主導,一個人是什么樣子會無所遁形。 作為群居動物,“等級制”這種東西是刻進DNA的。 一個閱歷和修為不夠的人,很容易屈服于動物本能和社會規范,容易被很多虛張聲勢的東西給唬住。 就像一個大人可以輕易唬住四五歲的小孩一樣。 別看很多人一大把年紀,但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很幼稚,或者說很“原始”,沒有獨立思考,沒有主動建設,沒有自己獨立的價值判斷。 這種人自然不可能有“定力”和“魄力”,只能被本能和社會規范驅使,隨著環境左搖右擺。 碰到“高大上”,就自感低人一等,理不直了,氣也不壯了。 平常那個還算“平和”和“正常”的自己,在這種“高壓”面前蕩然無存,心態和動作嚴重變形,自己事后想起來都覺得丟臉。 這一切,其實不過是精神上的(自我)閹割,都是心理游戲。 只要能從內心贏得這場心理游戲,玩好這場心理游戲,你就能對外贏得整個人生。 01 和物質無關,是自己把自己套住了 人可能是唯一會被自己的幻想困住的動物。 人越大,頭腦里各種“意識形態”就越多。 動物不會怕鬼,怕黑,但人會。 (動物甚至不會怕死,它們沒有死亡的概念。) 很多虛無縹緲的東西,剛出生的嬰兒和動物都不會有,但成年人會有。 只有人有能力自己想象一堆“怪物”來嚇自己。 人類因發達的頭腦而走得遠,但單個的人,經常由于過于發達的頭腦而被困。 見到大人物就腿打哆嗦,見到漂亮異性就自卑,都是因為心里的“怪物”在作怪。 02 人是先變強再變富,還是先變富再變強? 和這個問題類似的另一個問題是: 人是先有實力,再有名氣,還是先有名氣,再有實力? 是“實至名歸”,還是“名至實歸”? 其實“實至名歸”和“名至實歸”,兩種路徑都是通的。 博爾特短跑實力一度世界第一,參加奧運會拿到金牌,名滿全球,這叫實至名歸。 有人做自媒體,由于“運氣好”,公眾號漲了幾十萬粉絲,收入和社會資源一下子上升了好幾個臺階,在這個臺階上,他和周邊的人幾年時間就拉開了巨大差距,這叫名至實歸。 “先強后富”還是“先富后強”這個問題也一樣。 絕大多數人,要靠財富等外在條件加持,才能變得“自信”。 但這種靠外在條件支撐起來的自信,其實很容易崩盤。 富二代很有錢,但可能旁邊有人說一句,“還不是靠他爸媽”,“又矮又丑”,“人傻錢多”,富二代可能就受不了了,因為要證明自己而去創業的富二代并不少。 一個人可以很有錢,但如果內在建設不夠,面對高手和老手,仍然有很大概率在感情中處于下位。 但先“內強”,而后“外富”的道路,就要穩妥得多,且可控性極高。 頭腦清晰的人,不會把沒有“財富”作為自己氣弱的理由。 他們明白,真正的強大,是內心的強大,只要有這種強大,一個人就可以憑自己的雙手創造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03 如何“祛魅”,如何“變強”? 每個人的內心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想象出來的各種“鬼魅”。 “怪物”又多又強,證明一個人內在建設水平太低,觀念中的糟粕太多,自我價值還未被確認。 一個人內心自由和強大的程度,和他心里“鬼魅”的數量和強弱成反比。
1、行動 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可以破除一切幻象。 但這種本質,你只有去觸碰、去行動才能認識到。 不熟悉帶來的不適感和恐懼,會快速在行動中土崩瓦解姐。 就像跳水,第一次跳要反復做心理建設,鼓起勇氣縱身一躍,發現不過如此。 專門去高檔場所,見到美女就上去撩……練習的次數越多,你面對它的壓力就越小。 很多時候,你只要去觸碰,就會發現發現對方不過是只紙老虎。 2、鍛煉自己“玩”的心態 馬云說,他當年去找孫正義,目的只是“大家聊聊”。(結果拿到了對方的投資) 很多氣候,你不在乎,你才能得到,因為“不在乎”,能讓你動作不走形。 無欲則剛,沒有“一定要怎樣怎樣”的念頭,不太把眼前的一切當回事,不過于嚴肅,反而能大大方方伸開手腳。 “玩兒”,是一種頂級心態。 3、在物質上建設,用正反饋喂養 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唯物”的。 大部分人,需要有外物加持,用正反饋來喂養。 很多時候,沒有就沒有,裝不像,也學不來。 “一個男人不會同時擁有邁巴赫和自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