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及家長朋友: 大家好! 關于《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我想分四個部分給大家匯報,這四個部分是: 窺透邏輯框架、把握立體人生、專題貫通全篇、對比正續差別。 窺透邏輯框架 曹雪芹在舉家食粥酒常賒的窘迫中,“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撰成《紅樓夢》,他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短短二十個字,讓我們難以想象曹雪芹經歷了怎樣的煎熬與磨礪,他在這部《紅樓夢》中經歷了怎樣的生命與靈魂的超生。要想不愧于曹雪芹,真正領略這部奇書的邏輯框架、醉人風光,不妨注意以下三點。 一、大處著眼,讀出《紅樓夢》的框架結構 閱讀《紅樓夢》,我們要時時抱有這樣一個追問習慣:為什么寫這個,為什么要這樣寫。 《紅樓夢》這部偉大的作品像所有的傳世之作一樣,在開篇便定下了全篇的走向與框架。比如,第一章“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是曹雪芹在百般苦思冥想中裁定的,為什么要從這兒寫起? 首先,作者開篇明義,甄士隱,即將真事隱去;賈雨村,即假語村言,這是在點明整部《紅樓夢》表達系統的構建方式。整部《紅樓夢》應該是一個隱喻系統,我們閱讀必須帶著一副審視的姿態,時時要窺破其表象后的用意。 那么,曹雪芹在第一章鋪下了怎樣的隱喻框架呢? 甄士隱因自身經歷由塵世而遁入空門,這是整部《紅樓夢》大多數人的人生歸宿; 賈雨村集中展示了世人渴望名利的心態,這是《紅樓夢》大多數人的世俗真相; 《好了歌》與甄士隱的解讀是整體紅樓的背景音樂,也可以說是主旋律,功名利祿、夫妻親情莫不是——好就是了,了就是好——給整部《紅樓夢》著上了濃濃的幻滅感。 因此,《紅樓夢》是一部人間大夢,準確地說是人間悲劇大夢。為了突出這夢幻感,必須形成幻相與破滅的巨大反差,因此,曹雪芹為此構建了賈府大觀園這個人間頂流富麗之所從繁華到潰敗的過程,把這一人世至理人間真相展示給天下。 因此,第一章是整部書的靈魂所在。 第二回借冷子興之口簡介寧榮二府及人物關系; 第三回借林黛玉之眼詳解寧榮二府的布局氣象; 第四回借葫蘆僧之口鋪開賈王史薛的社會關系; 第五回借寶玉夢游太虛揭示十二釵的終極命運。 由此,可以看出,《紅樓夢》利用前五回,把全書的命脈線索及結局一一安排妥當,相當于大戲開演前的背景介紹。因此,《紅樓夢》的整本書閱讀,首先要把握住這些《紅樓夢》的整體構想部分的“整”,做到胸有全局。 另外,從整本書120回看,又有多種結構之說,有每九回一個單元之說,也有每十三回一個單元之說。也就是整部書是有特殊規劃的,至于是九回單元說,還是十三回單元說,并沒有定論,需要大家自己閱讀摸索,從自己心中所出,才為真正讀了整本書。 二、逐漸完善,讀全《紅樓夢》的人物關系 在第二回經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榮寧二府的主要人物關系,已基本清晰,為了更加明了,不妨運用圖表的方式一一列出,標明夫妻、子女等血緣、親屬關系。這種圖表在網上非常多,但絕不建議直接到網上下載,閱讀的目的在于閱讀者在字里行間爬梳比對,由淺而深,由亂而整,使書中人物關系爛熟于心,才能享受到閱讀的樂趣。不然,就成了背誦人物關系圖表,而不是真正的閱讀了。 另外,這張圖表并非一時之功,因為,整部《紅樓夢》清朝姜祺統計有448人。南京大學中文系編寫的《紅樓夢人名索引》統計有623人?。徐恭時統計有975人?。第二回只是賈府的主要人物脈絡,要想對這上千人的紅樓人物眉目清晰,須把這張圖放在案頭,時時閱讀,時時添加,不斷更改,最后可能是涂抹得面目全非,那才是真正閱讀者的作品。 同時,也可以除了除了血緣親屬關系外,再以獨到的閱讀視角創造出《紅樓夢》人物關系圖譜。 舉個例子寶玉屋內的丫鬟們是一個單獨的系統:襲人、晴雯、麝月、綺霰、秋紋、碧痕、四兒(蕙香)。這幾個人雖然都是丫鬟,但絕不是平列關系,襲人與寶玉有老太太的暗中相許,晴雯與寶玉是性情心靈上的相通,而麝月則與襲人相厚,處于中間位置;綺霰、秋紋、碧痕、四兒是下等丫鬟,越是處于下等越有危機感,因此,因小紅在他們出去打水之際給寶玉倒了杯水,就被他們痛罵了一頓。因此,細細剖析寶玉系統里的這些丫鬟們,可以從不同角度畫出他們之間的親疏圖示。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閱讀歷程。 由此延伸出去,可以考察老太太與諸位晚輩的親疏關系、王夫人在賈府的特殊位置、王熙鳳的人脈建設等等,可以讀出獨屬于自己的《紅樓夢》的人物關系。 三、映照全篇——讀透《紅樓夢》的命運設計 曹雪芹在第五回借寶玉夢游太虛幻境,給大觀園的女子們的命運作了精心設計——判詞。這一精心設計成了全書人物命運的綱領,因此,我們須時時用這些判詞來指引我們讀明白那些相關的情節。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第3版的《紅樓夢》版本校勘精細,并且對判詞作了詳細說明,可以幫助我們讀懂其基本內涵。 讀懂其基本內涵并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破解這些謎語的價值在于如何依據這些判詞來理解整部書中相關的情節。比如晴雯: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曹雪芹為何把晴雯排在第一個,而且是專一的判詞,而寶釵黛玉卻是合詞? 我們對比后可以發現晴雯是性格最為鮮明硬朗的一個,也是整個大觀園里做事最為“出格”的一個。曹雪芹,為什么要設計這么一個人物形象,其實,早在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中借賈雨村之口說出,“使男女偶秉此氣而生者,在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為大兇大惡。置之于萬萬人之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若生于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再偶生于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驅制駕馭,必為奇優名倡”。 晴雯不是“奇優名倡”,她是個奇女子,她是個女仆,卻從沒有奴顏婢膝;她愛慕寶玉,卻從沒有非分之想;她使性弄氣,追求人格平等;為主子可以“掙命”,直到“再也不能了”,她冰清玉潔,連那個混賬嫂子也“后悔錯怪”了她。晴雯的故事從貫穿在前七十七回之中,把這些故事串聯起來讀,才能真正體會判詞的深意。 總之,我們讀《紅樓夢》,要把它作出一個有血有肉有靈魂的生命體看待,不然,七零八散地讀完了,也不過是些零碎的雪泥鴻爪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