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中旬,我應邀回家鄉黑龍江虎林市,參加虎林二中七五屆高中一班和二班畢業五十周年的慶典活動。 活動結束后,又陸續參加了一些親朋好友組織的聚會,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離歸程也就剩下十多天了。 這時,我接到八六屆弟子胡明海的電話,他說:“聽說老師回來了,很想見見您。我約了幾個在家鄉的同學,準備在飯店相聚,暢敘師生情誼,懇請老師賞光參加。” “好的,先謝謝你!請把時間和地點發過來,我一定準時參加。”我也很想念畢業近四十年的弟子,便欣然答應。 聚會當天,當我趕過去,同學們親熱地一一上前問候,提前祝我教師節快樂。深情厚誼,溢于言表。看著他們年近花甲的笑臉,我的思緒不由得穿越到四十年前,回想起當年慶祝第一個教師節時的前后經過。 ![]() 那是一九八五年初秋,中國教師節正式確立,并將日期定為每年的九月十日,這一日期的選擇,綜合性考慮了新學年開端的時間節點和教育工作的象征意義。文件傳達后,教師們歡欣鼓舞,“終于有了自己的節日!”個個更加忘我的投入到工作中,以實際行動感謝祖國和人民對教師的關心和支持。 當時,領導在會上還強調,不允許老師以教師節為名目,非法收受學生的禮品。為此,我在班會上特做了說明,希望學生們以嶄新的學習姿態慶祝教師節,絕不能搞向老師贈送禮品等違紀活動。 九月十號上午,三班第一節課是我的數學課。我走進教室,看到同學們個個臉上泛著興奮的光芒。 我和以往一樣,走到講臺前,放下教案,掃視一下同學們說道:“上課。”“起立。”班長王永亮喊道。 “同學們好!”我問候道。 “老師好!祝老師節日快樂!”同學們齊聲道,聲音宏亮。這時,課代表王巖拿著一棵向陽花,跑上來贈給我。 “謝謝同學們!請坐。”我手持鮮花動情道。 “同學們,你們已經升入高三,正面臨人生的關鍵時刻,又恰逢第一個教師節,希望你們借此東風,不負韶華,頑強拼搏,在明年的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績,給學校和家鄉人民一個滿意的交代。”我鼓勵道,學生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我說完準備講課,準備把向陽花放下,正琢磨放哪兒好呢?下面傳來王班長的聲音:“老師,請把花插到講臺邊上的筆筒里。”我這才看到,講臺邊上放著一個竹子造型的陶瓷筆筒,它上面邊緣上站立著一只可愛的小鳥,很招人喜歡,便順手將花插到筆筒里。 ![]() 下課后,我拿起教案正要離開,王班長喊道:“老師,您的禮物還沒有拿呢。”我聽后,拿起太陽花走出教室。 “老師,等一下。”王班長在走廊追上我,把竹形筆筒塞到我手上。 “這個我可不能要,放在講臺上給其他老師贈花時用吧。”我推脫道。 “我們給每位老師都準備了,這個是贈您的。”王班長說道。 “不是不讓給老師送禮物嗎?哪兒來的錢?”我嚴肅道。 “班委商量一下,覺得第一個教師節,同學們應該表示點心意,決定給任課老師每人贈送一個筆筒。不貴,才兩塊多錢一個,一共不到二十塊錢,同學們自愿湊的。”王班長回道。 “唉!真是的。”我不忍心責備,接著問道:“這么便宜嗎?這可是陶瓷做的啊。” “是石膏做的,外面刷了一層釉,看起來像陶瓷。”王班長解釋道。 “禮物我收下,只此一次,下不為例,并代表任課老師謝謝你們,不過必須得照價付款,間操到我辦公室來取錢。”我不容置疑道。由于上課時為方便板書,一般自己都是穿著襯衣授課,錢包放在辦公室里的外衣口袋里,我又要趕去二班上課,只好再拖一節課付款。 第二節下課,我把王班長叫到辦公室,說同學們的心意老師們領了,但錢必須照付,要不就是違規違紀了。在眾老師一起勸說下,王班長才不得不收下了錢。 下班后,我將筆筒帶回家,把桌子上用舊罐頭瓶子做的筆筒撤掉,換上同學們贈送的嶄新筆筒,頓時蓬蓽生輝,一下子提升了屋里的文化檔次。尤其是筆筒上的小鳥,栩栩如生,似在準備展翅飛翔,更增添了勃勃生機。七歲的兒子歡呼雀躍,拍手叫好,幫我把撤下來的鋼筆鉛筆等文具插進去。 ![]() 兩天后的晚上,由于我在下晚自習后,又給學生解答問題,回來得較晚。那時候,雖然晚自習輔導沒有報酬,但老師們敬業愛崗,都爭搶著上晚自習,我是班主任更不能落后,所以一般都是下了晚自習才回來。 我回到家里,看到屋里氣氛沉悶,兒子淚眼婆娑,怯怯地瞅著我。 “發生什么事了嗎?”我問道,話音剛落,兒子“哇”地一聲哭了起來。 “你兒子闖禍了,不小心碰翻了筆筒,把小鳥打碎了,擔心你責罰,怎么哄也哄不好。”老伴說道。 原來兒子放學回來寫作業換鉛筆時,毛手毛腳,把筆筒帶翻了,小鳥被磕掉了,滾落到地上摔碎了。兒子知道自己闖了大禍,懊悔不已,一直啼哭不止。 “沒事兒,筆筒照樣能用,別傷心了。再說,小鳥長有翅膀,羽翼豐滿后終要飛向藍天的,就像你長大后,要去外面闖世界一樣。”我哄道。 “我知道爸爸非常喜歡這個筆筒,要不用我攢的壓歲錢再去買一個。”兒子囁嚅道,說完把手里攥著的毛角票往我手里塞。 “小鳥飛了并不影響筆筒使用,沒必要再買了,錢收起來吧。”我推回兒子的手。 “我以后一定注意,再也不會犯類似的錯誤了。”兒子說道。 “知錯就改是好孩子,爸爸媽媽相信你。”老伴撫摸著兒子的臉說道,兒子終于破涕為笑,高興地去寫作業了。 我端詳著筆筒,眼前浮現出竹子堅韌不拔,以及在風雨中的堅強姿態,這不正是學生們所要具備的品質嗎?想到這里,我決定以鄭板橋詠竹的詩為題,召開主題班會,讓同學們結合實際,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從而有效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第二天下午,學校從農村拉來些秋菜,以方便老師購買。我買了二百斤白菜,準備用自行車分批馱回去。在辦公室找繩子時,恰好被來問題的王班長看到了。待我解答完問題,他問我找繩子干什么,我說用自行車馱秋菜用。 “不用那么麻煩,等放學后,我借個小推車,一車就拉回去了。”王班長說道。 “這樣好是好,可能要耽誤你上晚自習了。”我歉意道。 “沒關系的,我會補上的。”王班長回道。 放學鈴聲響了,我剛安排好晚自習的輔導老師,王班長就進來了,告訴我車已經準備好了。他見我桌子上放有教師節發的紅色“教師光榮”長方形銅牌,順手拿起來說:“應該釘到大門上,這是老師全家的光榮。” 我倆將菜裝上車,王班長拉車,我推著自行車和他并排往家走去。路上,我說了準備以鄭板橋詠竹的詩為題目,召開下周一班會的事情。王班長馬上表態贊同,并承諾全權負責,讓我和課任老師列席會議就可以了。 到達我家后,卸完車,王班長找來工具,將“教師光榮”牌釘在大門框上,邊釘邊調侃說:“這也是'安全牌’'防盜牌’,小偷一看,這里是兩袖清風的教師之家,就不會入室盜竊了。”我聽了忍不住笑了起來。還真別說,牌子確實有作用。以后雖然左右鄰居都曾被小偷光顧過,但我家卻一次也沒有發生,而且有幾次忘記了鎖門,家里照樣安然無恙,說明“安全牌”不容小覷。 很快周一就到了,班會如期舉行。王班長主持,他闡明了班會的宗旨后,說道:“大家知道,我語文基礎較差,學了鄭板橋的《石竹》后,多少有點感悟,說給同學們聽聽,算是拋磚引玉吧。”說完就朗誦《石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王班長朗誦后談自己的體會,他說:“'咬定青山不放松’,通過'咬定’這一形象化的動詞,將竹子擬人化,生動地描繪了竹子緊緊扎根在巖石縫隙中的景象,表現出其堅定不移的特性 。這里的'咬定’不僅僅是一種動作的描述,更是竹子頑強生命力的一種象征。 '立根原在破巖中’,進一步解釋了竹子之所以能夠如此堅韌的原因,是因為它的根深深扎入了破裂的巖石之中。這不僅是對竹子生長環境的描寫,更是對其頑強生命力的贊揚 。 第三句'千磨萬擊還堅勁’,用'千磨萬擊’來形容竹子所經歷的無數磨難和打擊,但即便如此,竹子仍舊保持其堅韌不拔的品格,表現出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 最后一句'任爾東西南北風’,則是強調了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竹子都能夠堅強地站立,不被任何方向的風吹倒。這里的東西南北風可以理解為各種各樣的挑戰和考驗,而竹子則是這些挑戰中的勝利者 。 這首詩不僅是對竹子本身特質的贊美,更是詩人個人品格和理想追求的體現。詩人不僅擅長繪畫,尤其以畫竹聞名,他還通過詩歌表達了自己不愿隨波逐流、堅持自我原則的決心。詩中的竹子象征著詩人自身,盡管面臨種種困難,但仍保持著堅強不屈的精神面貌 。 此外,《竹石》還蘊含了深刻的哲理,即'根基深力量才強’。通過竹子在艱難條件下依舊茁壯成長的形象,傳達出只有在逆境中才能真正鍛煉出堅強意志的道理 。”王班長說到這里,環視一下同學們,然后說道:“我們要學習竹子精神,將精神力量轉化為物質力量,在人生軌跡上,譜寫了出壯麗的篇章。” “嘩!”教室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 “我要求發言。”女學生肖青舉手道。經王班長允許后,肖青走上講臺。 肖青聰明睿智,思維敏捷,文科尤其突出。由于最近迷上了瓊瑤小說,影響了學習。我正準備做她的思想工作,琢磨著談話從哪兒入手呢,見她要發言,便想可以乘機從中找到談話的切入點,以便達到理想的目的。 “新竹高于舊竹枝, 全憑老干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龍孫繞鳳池。” 肖青朗誦完《新竹》后,開始談自己的體會。她說:“首句'新竹高于舊竹枝’,直接點明了新竹比舊竹更加高大的事實,這里的新竹比喻年輕一代,舊竹則代表老一輩 。 接下來的'全憑老干為扶持’,則揭示了新竹之所以能超越舊竹,完全依賴于老竹(即前輩)的支持與幫助。這里的'老干’就是指那些經驗豐富的老者們,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支撐起了新一代的成長 。 '下年再有新生者’,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流逝,每年都將會出現新的生命,暗示著新生力量不斷涌現的過程 。 最后,'十丈龍孫繞鳳池’,'龍孫’在這里特指竹筍或者新竹,'鳳池’則象征著顯赫的位置或地位,整句詩表達了對未來新竹(即年輕一代)寄予厚望之情,預示著這些新生力量將會茁壯成長,并最終占據重要的位置 。 根據資料記載,這首題畫竹詩背后有著特別的意義,它是詩人為慶祝其兄孏石生子所作的紀念品,因此詩中有其特定的歷史文化內涵。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新竹》不僅反映了自然界中生命循環的規律——新舊更替、生生不息,同時也隱含了社會發展中人才輩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哲理。該詩以清新質樸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強調了年輕人總是在超越老一輩的同時,也不能忘記老一輩曾經給予的幫助和支持。” “不愧為才女,說得好!”有人喊道,隨即掌聲響起來。 待掌聲平息后,肖青接著說:“《新竹》通過描繪新竹與老竹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表達了后輩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前輩指導和支持的主題思想。現在,我們的進步離不開老師的關心和培養,我決心戒掉看瓊瑤小說的陋習,把理科趕上去,將來爭取做一名像我們老師一樣的優秀老師。” 王班長帶頭鼓掌,引領大家掌聲一片。 ![]() 接著,胡明海上前朗誦了鄭板橋的《墨竹圖題詩》,他抑揚頓挫道: “衙齋臥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 朗誦完后,他說:“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于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作為一名官員應當具備的為民著想的情懷。這首詩不僅展示了作者的藝術才華,更彰顯了他的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 《墨竹圖題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寄托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關注與反思,體現了'些小吾曹州縣吏’雖職位卑微,但心系百姓疾苦的精神境界,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人文關懷,很有現實意義,有益于我們思想建設。” 胡明海剛說完,段少文舉手發言。他上前朗誦的是《題畫竹·秋風昨夜渡瀟湘》,他朗誦道: “秋風昨夜渡瀟湘, 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 挺然相斗一千場。” 少文朗誦后,談自己的體會,他說:“這首詩不僅是作者對竹子堅韌品質的贊美,更是作者本人性格的寫照。作者為人正直,氣節剛勁,同情人民疾苦,常借竹石來題寫自己的性格。詩中的竹子可以被視為詩人自身品格的象征,面對困難和挑戰,始終保持著堅強不屈的精神面貌 。 同時,《題畫竹》也反映出了作者對于藝術創作的態度,即在面對各種不利因素時,依然能夠保持創作的熱情與毅力,正如詩中所描述的竹子一樣,在惡劣環境中依然挺立不倒。這首詩以其簡潔有力的語言,傳達出深刻的人生哲理,鼓勵我們在逆境中堅持不懈,勇于拼搏,敢于挑戰,敢于勝利。” 段少文發言后,曾波走上前朗誦鄭板橋的《題畫竹·兩枝修竹出重霄》。她朗誦道: “兩枝修竹出重霄, 幾葉新篁倒掛梢。 本是同根復同氣, 有何卑下有何高!” 曾波朗誦后,接著說:“這首詩不僅是作者對竹子的贊美,更是他借竹抒懷,表達了自己對于社會現象的觀察與思考。作者生活在封建社會,深知等級制度對人們的束縛,但他卻用詩歌的形式,借助自然界的竹子來傳達出一種超越時代的平等觀念。詩中的竹子可以被視為作者自身品格的象征,反映了他追求公平正義的價值取向,為我們樹立正確三觀起到了積極作用。” ![]() 我坐在后面,看著王班長胸有成竹、有條不紊地主持班會,言談舉止頗具大將風范,既贊賞又欣慰。贊賞他小小年紀就如此成熟穩重、出類拔萃,欣慰的是將來華夏又多了一個棟梁之材。 果然,王班長后來正如我所預料的那樣,大學畢業后,從鄉村教師起步,一步一個腳印,先后擔任市建設局長、招商局長、工會主席、人大副主席等職務,為家鄉發展和建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天有不測風云,想不到王班長積勞成疾,不幸于去年突發心臟病逝世。噩耗傳來,我和同學們悲痛不已,愿王班長一路走好,天堂安息。 “老師,想什么呢?吃菜呀。”肖青的招呼聲,讓我在沉思中醒過神來。 “我想起了四十年前,第一個教師節過后,王班長主持的班會,現在依然記憶猶新,歷歷在目。”我說道。 “王班長不愧是班級的才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當年籌備班會時,他讓我談學習《新竹》的體會,他把老師比作'老干’,把我比作'新竹’,讓我不負老師教誨,將來當好老師的接班人。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我對數學產生了興趣,立志將來做一名稱職的數學老師。”肖青說道。 肖青說到做到,她上大學報考的是數學專業,畢業后分配到虎林一中任教數學,課堂生動活潑,很受學生歡迎。經過短短幾年磨煉,就成為了學校的中堅力量,再后來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現在已經退休,又被學校返聘,為家鄉教育事業繼續貢獻力量。 “肖青很優秀,永遠是老師的驕傲。”我贊道。 “老師,當年你是怎么想到召開以詠竹為主題班會的?”肖青問道。 “這還得從第一個教師節,我收到同學們贈送的筆筒禮物說起。”我說完,接著把兒子不小心碰翻筆筒,摔碎了小鳥的經過敘說了一遍。 “事后,我仔細端詳筆筒,眼前展現出竹子高風亮節的形象,突然得到啟發,決定以詠竹為題,召開班會,激發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為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我說道。 “這個班會很有意義,我終身難忘。通過這個班會,使我堅定了做教師的信心,決定報考師范院校,畢業后回家鄉當老師。經過不懈努力,我實現了夢想,一直走到今天。”胡明海說道。 胡明海已經評上中學高級教師職稱,現任教高中化學,在家鄉享有較高的聲譽。 “想不到有這么多故事,真是難忘的第一個教師節。”曾波深有感觸道。 “讓我們共同舉杯,祝老師平安如意!健康長壽!”段少文舉杯道。 “干杯!”大家一起舉杯相碰,掀起了酒宴的高潮。 正是: 家鄉師生重相逢, 四秩春秋情更濃。 共憶首個教師節, 竹韻節操存心中。 時光雖逝志未移, 初心不改氣自宏。 回首過往無怨悔, 陽光前行淡名功。 2025.8.18于虎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