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卓超是五蓮一中2019級優秀畢業生,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進入北大后,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追求進步,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實現了全面發展,獲得了眾多榮譽,為五蓮爭了光、添了彩。 2020年10月21日晚,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團學組織舉行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專業宣講團成立儀式,學生骨干代表李卓超進行了主題為“環抱未來,走進綠水青山的故事——垃圾分類基層干部如是行”的首場宣講。 他以2020年環境學院通州實踐團在實踐活動中所學習到的基層工作經驗為例,和參會眾人分享了基層工作的體驗。李卓超表示,他感觸最深之處在于基層工作對干部的解決問題能力和服務群眾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能夠解決突發問題,同時也要能夠真正使得群眾滿意,起到服務人民的根本目的。他將深入挖掘基層生態文明建設的事跡與經驗,把人民的故事與智慧講給北大,講給社會。 2021年5月5日下午,2021(第二屆)北京大學生態環境發展論壇舉行,以“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下的環境問題”為主題,共同探討新形勢下環境領域如何快速轉變思維、構建創新體系,更好地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服務。 此次論壇上,“北京大學環境校友獎助學金”也正式設立,由環境校友聯合會的多位理事成員共同捐資設立,旨在獎勵幫助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的優秀學生、受資助學生更好完成學業。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本科生李卓超作為學生代表登臺發言,向校友們的關心與幫助表示衷心感謝。 2022年4月,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向五蓮一中發來喜報,祝賀五蓮一中2019屆畢業生李卓超同學獲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標兵、北京大學一等獎學金兩項榮譽。 2024年4月26日,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舉辦“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地球日主題“云辯論”活動。八位辯手分別來自三個學院。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本科生李卓超等組成正方,擔任二辯,辯題為“水生態保護應該以人為本”;反方辯題為“水生態保護應該以自然為本”。 最終由評委統一投票,正方獲勝。同時,正反方各選出一位最佳辯手,李卓超同學榮獲正方最佳辯手。 李卓超還寄語學弟學妹們,這樣度過高中生活—— 關于背單詞。詞匯量的積累是一個貫穿三年的過程,連續背十次的效果并不如每隔幾天看一次強。背單詞要先以課內的為主,漢語意思以常用的為主。 語文的素材和文言詞匯的積累。要廣泛涉獵,多背文言知識,如果你背了這些東西,最差就是用不上,但是提升了你的文學素養和文學底蘊,這些素質會在作文等各個題型中顯現出來。建議以老師的早讀安排為主,空余時間先鞏固復習課上的內容,再去考慮自己的拓展。 關于競賽。不要貪多,一門就足夠了,最多就兩門。因為競賽如果要拿獎,需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是相當多的,還有最后的停課沖刺這種安排,一不小心就會影響正常功課的學習。如果貪多,很可能造成各門競賽都深不下去,反而會什么都拿不到。 關于高三。高三不建議購買太多的英語和語文教輔。至于其他的科目,做題尤為重要。無論選擇什么教輔,其質量和針對性都不如老師自己印的講義,切忌舍本逐末。 高三大大小小的考試很多,難免有考砸的時候,永遠不要忽略偶然性,要相信你自己的感覺,永遠不要氣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