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翻來覆去不能入眠患者 中醫執業醫師 宋永正 2025年3月14日,婁底失眠患者求診。她37歲,已很長時間睡眠不佳,眼睛很累,頭發油脂多,隔一天就要洗,易疲勞,頭兩側長了白頭發。舌質暗。 疲勞、眼累、長白頭發,睡眠不佳,此虛證,肝腎陰虛,脾虛。舌質暗、頭發油脂多,有血瘀、濕氣重。治療當活血化瘀、脾脾祛濕、滋養肝腎。 3月16日,我開處方如下:川芎10克,當歸10克,赤芍15克,制首烏20克,女貞子20克,山茱萸20克,羌活10克,木瓜10克,澤瀉10,山楂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側柏葉15克,天麻10克。7付。 6月19日,患者告訴我,吃藥后眼睛沒有以前累了,但閉上眼睛腦海里總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翻來覆去睡不著。我要她按這個處方再抓7付。 患者重抓的這七付藥,吃了一天后腦袋昏昏沉沉,就停服了。7月7日,她專程來長沙九芝堂中醫館面診。這次問診了解到,她每晚最多睡4個小時,通常10點上床,2點才能入睡。眼睛累,心很疲勞。大便2天一次,有時干,大便粘馬桶。怕冷,7月天不太喜歡吹空調。多吃腹脹,打嗝,掉發,右關尺沉。 這次獲得兩個新信息,一是怕冷,有表寒。二是心很疲勞,心陽不足。說明患者的失眠除了要治肝脾,還得考慮心與表寒。此外,患者特別強調其睡眠差是難入睡,要翻來覆去折騰四個小時,而不是易醒淺睡眠。在我的治療實踐中,難入睡與肝膽火旺致心神不安有關,得用苦寒潛降之藥。而淺睡易醒夢多,則往往與血瘀關系密切,因為血瘀,靜脈回流不暢,睡著后血不歸肝,魂魄亦游蕩在外,故夢多易醒,得養血活血化瘀。 我遂調整思路,于7月7日開處方如下:柴胡12克,黃芩9克,人參9克,法半夏9克,生姜3片,大棗7枚,桂枝9克,茯神20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靈磁石20克,大黃9克,制首烏15克,女貞子20克。7付。 這是醫圣張仲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的變方。原方治小便不利,用茯苓,我要治心神不安,改茯苓為茯神。原方用鉛丹,藥店通常沒有這味藥,我用靈磁石替代。有肝腎陰虛,加了制首烏與女貞子。患者心很疲勞,此方中有人參桂枝溫陽入心補心氣,更有大棗茯神養心安神。患者怕冷怕吹空調,方中有桂枝生姜溫陽通絡驅寒。患者疲勞便粘發油,方中有生姜甘草大棗溫胃健脾。患者肝膽火旺不寐,方中有黃芩半夏苦降,有柴胡疏肝散火,更有龍骨牡蠣磁石潛降。患者發白肝腎不足,有首烏女貞子滋養肝腎之陰。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出自《傷寒論》第107條,原文說:“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原文講的是本是表寒不解多日,卻被誤用下法治療,以致外邪未去,卻致里面少陽、三焦受擾,而且影響到心臟。從條文分析,這個方治半表半里。治里涉及到肝膽心與脾胃。在醫療實踐當中,只要表有濕寒,里有心陽心氣不足,又有肝膽火旺肝木克脾土的病機,不管主訴是失眠、抑郁狂躁(雙相情感障礙)、或精神失常等等,我均用此方加減治療。 7月18日,患者說藥吃完了,頭發不油了,睡覺好了一些,總是想睡,但哪里有一點點聲音都知道。我讓她這個處方再吃7付。 ![]() 8月3日,患者告訴我,藥吃完了,問還需要吃不,我要她詳細告訴我現狀,結果她一直未回復。 8月14日下午,我再次詢問情況,獲知她現在10點上床,可以一覺睡到早上8點,而且入睡很快。 ![]() 患者對這個睡眠狀況顯然非常滿意了,又一次問我是不是不需要吃藥了。我知道患者是多個臟腑功能失衡,大意不得,建議她按上次處方再抓5付鞏固。 失眠原因眾多,有胃不和者,有肝腎陰虛者,有心脾兩虛者,有下寒上熱者,有脾虛膽旺痰熱上擾心神者,有心陽心氣不足者,有心腎不交者,有陰陽兩虛者,處方用藥時,小柴胡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瀉心湯、歸脾湯、炙甘草湯、溫膽湯、酸棗仁湯、十全大補湯、黃連阿膠雞子黃湯、引火湯、半夏夏枯草湯、天麻鉤藤飲等等,都是治療失眠的好方,琢磨這些病機并能熟練運用這些名方,則失眠易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