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華昌中醫 ![]() 如今不少人年紀輕輕就被 “早衰” 纏上:男人三十出頭就總覺得腰膝酸軟,爬兩層樓就氣喘吁吁,夜里頻繁起夜,夫妻生活也沒了往日勁頭;女人不到四十就月經紊亂,臉色蠟黃沒光澤,頭發一把把掉,眼角的細紋越來越深,連情緒都變得煩躁易怒,稍微累一點就渾身乏力 —— 這些看似尋常的不適,其實都是腎精虧虛發出的警報。腎精是人體生命的 “根基”,一旦腎精逐漸枯竭,身體就像失去滋養的草木,早早走向衰敗,無論是精力、體力還是容貌,都會顯現出與年齡不符的衰老跡象。 《黃帝內經?素問》中早有記載:“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這原本是描述女性自然衰老的過程,可如今,受長期熬夜、過度勞累、飲食不節、思慮過重等因素影響,很多人的腎精耗損速度遠超自然規律,不到 “五七”“六七” 的年紀,就出現了 “面焦發墮”“精力衰減” 的早衰癥狀;男性同樣如此,《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到 “丈夫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鬢頒白”,可現在不少男性不到四十,就已經出現脫發、牙齒松動、精力不濟的問題,這些都是腎精提前枯竭的表現。 面對這種腎精虧虛導致的早衰,我常用一個方子補足丟失的精血,精氣神,疲憊感會減輕,整個人重新找回了活力。這個方子的組成如下:黨參 15~30 克、黃芪 15~30 克、熟地黃 15~30 克、龜甲 9~15 克、鹿角片 6~9 克、胎盤(紫河車)6~15克、五味子 6~9 克、砂仁 6~9 克、神曲 9~15 克、枸杞子 15~20 克、當歸 10~15 克、山茱萸 10~15 克。 這個方子的用法,將上述藥材(除砂仁外)先用冷水浸泡 30 分鐘,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煎煮 30 分鐘,再放入砂仁繼續煎煮 15 分鐘,濾出藥汁;然后加水再煎一次,兩次藥汁混合后,分早晚兩次溫服,飯后半小時服用效果更佳,具體療程需根據個人情況遵醫囑調整。 從功用來看,這個方子能起到滋補肝腎、填精益血、益氣健脾的作用,既注重補充已丟失的腎精精血,又能健脾益氣以助精血生化,還能通過少量溫陽之品激發腎精活力,避免滋膩礙胃。 為什么這些藥能解決腎精虧虛導致的早衰問題呢?黨參和黃芪是補氣的核心藥材,氣能生血、氣能載血,腎精的補充也需要氣的推動,二者搭配能補足一身之氣,為精血生成打下基礎;熟地黃、枸杞子、山茱萸則是滋補肝腎、填精益血的要藥,能直接為腎精 “充電”,改善因腎精不足導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眼花、頭發早白等問題;龜甲能滋陰潛陽、益腎強骨,鹿角片可溫腎助陽、益精養血,二者一陰一陽,陰陽雙補,讓腎精的補充更全面,避免偏補一方;胎盤(紫河車)能補腎益精、益氣養血,其性溫和,補而不燥,對于腎精虧虛導致的精力衰減、生殖功能減退有很好的調理作用;五味子能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可防止補進去的精血再次耗散,同時改善因腎精不足導致的失眠、心悸;砂仁氣味芳香,能化濕開胃、溫脾止瀉,因為方中多滋膩藥材,容易影響脾胃運化,加入砂仁可健脾和胃,讓藥效更好地被吸收;神曲能消食和胃,同樣是為了調和方中滋膩之性,避免出現腹脹、食欲不振等不適;當歸能補血活血,讓補進去的精血更好地運行全身,濡養各個臟腑,改善面色蠟黃、月經紊亂等問題。 不過必須強調的是,這個方子雖能補精血、助抗衰,但絕非 “萬能方”。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腎精虧虛的程度也有差異,有些人體內可能伴有濕熱,服用后容易出現口干、口苦、大便黏膩等 “上火” 癥狀,這時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加入黃連 3~6 克清熱燥濕;若口苦明顯,還可搭配黃芩 6~15 克增強清熱效果;如果脾胃功能較弱,服用后出現腹脹、消化不良,可能需要調整砂仁、神曲的用量,或酌情加入白術、茯苓等健脾藥材。 所以這篇文章僅作為中醫科普,目的是讓大家了解腎精虧虛與早衰的關系,以及中醫調理的思路,絕非鼓勵大家自行抓藥服用。如果你的身體已經出現早衰癥狀,一定要及時找專業中醫師,醫生會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調整方,做到 “千人千方”,這樣才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發揮最佳,真正補足丟失的精血,遠離早衰,重新擁有滿滿的精氣神。 身體不適不知咋辯證?公眾號留言,我為你專業分析 親愛的各位網友,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本公眾號的關注。 在交流中,我發現不少朋友面對身體小狀況時,不知如何應對,也不了解自身中醫辯證類型,存在健康困惑。 現向大家說明:歡迎在留言區留下健康問題,我會依據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為大家做辯證分析。 但因網絡交流限制,無法面對面詳細診斷,所以我只能提供辯證思路,不能給出具體用藥指導,望理解。 我會每天挑選并回答 幾個網友的辯證問題,認真對待每一條留言并詳細回復,希望能幫大家了解身體,樹立正確健康觀念。 本文內容原創,如有轉載請標明 “轉自中醫羅華昌公眾號”,侵權必究。最后,希望朋友們再關注《杏仁弘道》及《華康中醫綜合診所》兩個公眾號,里面的內容同樣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