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問界M8增程版上市4個月之后,問界M8純電版也正式上市了。 在這4個月期間,問界M8成為了40萬級SUV穩定的銷冠,在潛移默化中,也重新定義了家庭智慧旗艦SUV標桿該有的樣子。 有人認為,乘勝而來的問界M8純電版,是對M8產品系列的補充,是一個“錦上添花”的故事。而我們更傾向于另一種說法:問界M8純電版,是對40萬級純電家用SUV市場的叩響,是一個“另辟蹊徑”的故事。 這個故事怎么講,我們可以先從市場格局來看。 ![]() 乘聯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純電動車型零售量同比增長24.5%,而插混以及增程車型,則是負增長。新能源車對燃油車的替代進程正在趨緩,并且油電博弈的“主力軍”,也從插混增程,轉向了純電車型。 比如,在新勢力企業中,純電動與插混(含增程)的結構占比,去年還是43%:57%,如今已經變為64%:36%。這變化的背后,肯定無法忽略中低端市場純電車型的快速增長,但我們依然可以得出結論:隨著時間的推移,“純電認可”正在向上、向寬。 與此同時,在30萬左右的高端新能源市場,增程和插混車型主導的第一輪的高速增長期,已經持續了接近5年。這期間,純電模式在整個用車周期中,都起到了絕對主導作用,體驗與成本也普遍優于混動模式,所以,這些用戶進入換購周期后,大概率傾向于選擇純電產品,但可惜的是,目前市場上的高端純電車型,屈指可數。 很顯然,這個市場趨勢,車企早有預判。因此,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有多款重磅的高端純電SUV陸續上市,大家方向上雖然一致,但解題的思路,卻各不相同。 ![]() ![]() 我們認為,高端純電車型的發展,最大的阻力來自于用戶認知。 首先是價格認知。 在以前,受到電池成本影響,采用容量更大、技術更優電池的高端純電車型,往往比同配置的增程車價格貴上1-3萬。這也就導致了純電車型續航沒有增程長,補能沒有增程方便,價格還比增程更貴,因此,消費者普遍認為高端市場,就應該增程>純電。 這樣的市場認知,讓車企在發展高端新能源時,首先要回答的問題就是電混并行還是相互獨立? 問界M8選擇的是前者,并且戰略上使用“電混并行”,戰術上采用“電混同價”。 在30萬以上的高端新能源車中,“電混同價”是行業首次,問界M8真正將純電車型與增程車型,放在同一標準,同一價格體系來定義SKU,讓用戶真正以需求為導向,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而打破價格認知的固有觀念,就是發展高端純電的第一步。 ![]() 其次是場景認知。 很多傳統豪華品牌消費者,對于直接轉型純電動車,會有續航焦慮,場景縮水的擔憂。一直以來,這都是任何品牌做純電動車型,需要跟用戶溝通清楚的問題,對于追求體驗和品質的高端純電產品來說,這個問題更需要妥善解決。 問界M8純電版首發搭載了800V高壓七合一電驅系統,長續航版本CLTC能達到705km。純電焦慮,三分取決于續航長不長,七分取決于續航準不準,問界M8純電版在第三方媒體續航測試中,高速續航達成率超80%,綜合續航達成率最高能達到94%。 另外,我們認為純電出行的便捷性認知,也是滯后于行業發展的。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我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總數已達到1,610萬個,其中公共充電設施409.6萬個。除西藏、青海外,其他省份均實現了充電站“縣縣全覆蓋”,14個省份實現了“鄉鄉全覆蓋”。這其中,鴻蒙智行可接入的充電網絡,覆蓋10縱16橫5大都市圈的140+萬充電樁,基本覆蓋全國340+城市的補能,隨著鴻蒙智行的產品越來越多,補能網絡還會進一步完善。 ![]() 最后就是安全認知。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始終都在“安全自證”,尤其是電池安全。我們認為,汽車安全,再多投入也不為過,再多場景驗證也不為過。但是,除了“被動自證”還能通過什么方式獲取油電轉換過程中的用戶信任呢? 這次問界M8純電版,行業首發了五重安全挑戰,場景覆蓋負坎鈍物沖擊,低速/快速的銳物刮底,700mm涉水以及270秒的整車底部火烤,每個場景都是用車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極端場景,但是,“窮舉”永遠無法覆蓋日常用車的全部場景,消除顧慮最好的辦法,一定是避免問題發生,而主動安全這件事,正是華為非常擅長的。 問界M8純電版首發了全維防碰撞4.0,目標是的實現全速域、全天候、全場景、全目標、全方向的防碰撞能力,這對車輛的感知與決策能力,提出了遠超行業標準的要求。舉個例子,消防管道這種懸空障礙物,下沉臺階這種負向障礙物,傳統標準的傳感器很難精準識別,而問界M8通過加入固態激光雷達增加這些障礙物的識別,進而減少危險的出現。 ![]() 消費觀念中,是最難改變的認識。因為每一種能源形式的車輛,都有自己的價值,都有面向的消費群體,改變認知,只有拿出顯著的成本優勢,以及跨代際的體驗升級,才有機會被認可,從問界M8產品來看,它正是這樣來做的。 ![]() 在問界M8純電版正式開始大定之后,2小時的時間里,收到了超過7,000臺的訂單,問界果然擅長打造“爆款”。但這個能力,能在一臺高端純電車型上持續嗎? ![]() 燃油車時代,造就BBA在中國豪華車市場統治級表現的原因,我們覺得有兩個基本特性。 第一是企業層面,要有對用戶需求的理解能力,比如針對中國市場打造的加長軸距版,中國特供版等等,第二是用戶層面,要有對企業的絕對信賴度,愿意為溢價買單,認可品牌價值等。這兩個特性相互閉環,并且會通過一臺又一臺的成功車型上,互為抓手,螺旋上升。 但在電動車時代以及智能車時代,傳統豪華品牌的“用戶理解能力”沒有跟上市場需求,BBA長期以來建立的閉環體系,在新能源產品上,正在逐漸瓦解。 哪個品牌最先承接了這個能力,我們認為是問界。 問界品牌抓住了中國人口結構變化導致的用車需求變化,先后打造了問界M7、問界M9、問界M8多款爆款車型,截止到目前,問界品牌目前已經累計交付了70萬臺新能源車型。對于用戶需求的理解,問界始終走在“定義并引領”的第一梯隊。 在杰蘭路發布的2024年度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品牌健康度研究中,問界獲得了品牌發展信心指數、品牌凈推薦值(NPS)雙項第一,這代表了用戶對問界的信賴程度也是頭部水準。 因此,問界品牌是率先做出“企業對用戶理解能力-用戶對企業信賴程度”閉環的中國品牌,而這也恰好是持續創造“爆款”的必要條件。 我們相信,問界打造“爆款純電”一定是必然,唯一要關心的,就是爆款會在什么時間出現。 這就是我們認為,問界M8純電版不是“錦上添花”,而是“另辟蹊徑”的原因,因為也許從這臺車開始,問界不僅可以和理想L9、蔚來ES8等純電豪華產品同臺競賽,還將順勢打造出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 ![]() ![]() 喬布斯曾經用驚人的“創造需求”能力,留下了“消費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們拿出自己的產品,他們就發現,這是我要的東西”這樣的產品定義哲學。 在問界的產品上,我們同樣能找到從“滿足需求”變為“創造需求”的案例,但更難得的是,問界M8“用體驗簡化SKU,用場景豐富SKU”,從而讓問界M8成為了目前唯一可以同時提供純電+增程,以及同時可以提供五座+六座的高端新能源SUV,把選擇權,留給用戶。 從問界M8開始,高端新能源市場“電混同價”就是起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