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唐·孟浩然《初秋》 人是在不經意間,才察覺到秋天已經來臨。 白日里的喧囂尚未完全褪去,初秋的夜晚漸漸變長。 晚風一陣陣吹來,帶著一種不同于夏夜的清爽,也帶來了一陣陣難以言說的涼意。 這涼意,不是寒冷,而是一種沉靜的氣息,讓人的心也跟著安寧下來。 曾經令人難以忍受的炎熱暑氣,終于在秋風中消散了。 簡樸的茅屋書齋,也因此恢復了它本有的寧靜。 白日里聽不見蟬鳴,夜晚也少了蛙聲,天地萬物都好像收斂了盛夏的喧囂。 走到臺階下,那些叢生的莎草葉片上,已經凝結了晶瑩的露珠。 那一點點的露光,在夜里閃爍,宣告著一個季節的結束,和另一個季節的開始。 這是一種不動聲色的告別,也是一種極為平和的迎接。 ![]() —【02】— 包飯腰鐮洞戶忙,芭蕉葉底稻田黃。 微風有意回闌暑,小雨頻來作放涼。 煙際輕舟分霽色,望中飛鷺點山光。 初秋便自宜孤客,鄰舍數家都酒香。 ——宋·鄭剛中《初秋》 山野人家帶著包好的飯食,腰間別著鐮刀,匆匆忙忙穿梭在洞開的門戶間。 芭蕉寬大的葉子下,一片片稻田已經染上了成熟的金黃色,在陽光下飽滿而謙卑地垂著頭。 這片土地,正以它最慷慨的方式,回應著弄人們一整年的辛勞。 就連天氣也變得善解人意。 微風好像有意要吹散那殘留的暑熱,陣陣細雨也時常光顧,為大地送來清涼。 雨后初晴,遠方水天相接的地方,一葉輕舟劃破了朦朧的煙靄,分開了天光與水色。 放眼望去,一只白鷺優雅地飛過,它潔白的羽翼,點亮了青黛色的山巒。 這初秋時節的景致,本應讓人心生歡喜,但對于一個孤獨的旅人,這份熱鬧反而襯出了幾分寂寥。 幸好,從鄰近的幾戶人家里,飄來了新釀米酒的醇厚香氣,給這孤單的心緒,帶來了一點人間煙火的溫暖慰藉。 ![]() —【03】— 稚金無力拒炎光,挾雨呼風作晚涼。 玉漏城頭傳一箭,征人已覺十分長。 ——宋·陳宓《初秋喜雨》 初秋時節,金氣尚還微弱,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抵擋夏末那灼人的日光。 因此,天地間依舊彌漫著揮之不去的燥熱。 就在這時,一場期盼已久的雨,裹挾著風勢,終于在傍晚時分降臨,為整個世間帶來了寶貴的清涼。 這涼意,驅散了白日的煩悶,也安撫了焦躁的人心。 城樓上的銅壺滴漏,剛剛敲響了入夜的第一個時辰。 對于城中的普通居民,這或許是一個尋常的夜晚。 但對于那遠行的旅人,或是戍守邊關的士兵,這一個時辰,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涼雨,而顯得秋夜格外漫長。 ![]() —【04】— 爽氣依辰至,乾坤不可收。 林柯初脫葉,寒雁已賓秋。 老逼羞看鏡,愁多怯上樓。 只憂戎馬健,何日隕旄頭。 ——宋·郭印《初秋》 秋日那清爽之氣,總是準時到來,一旦降臨于天地之間,便勢不可擋,再也無法收回。 樹林間的枝條,開始有葉子飄落,宣告著又一個輪回。 遠方的雁群也感知到了節氣的變化,成群結隊地往南飛。 自然界的更迭,總是如此分明而坦然。 歲月的流逝,催人老去,甚至讓人沒有勇氣去面對鏡中的容顏。 心中積郁的憂愁,沉重得讓人害怕登上高樓,害怕望見那引人感傷的遠方。 個人的衰老與憂愁已是如此,更何況還有家國的掛念。 心中最深沉的憂慮,是邊關的戰事依舊頻繁; 不知何時才能掃平敵寇(隕旄頭),換來真正的太平? ![]() —【05】— 晚趁涼飔上小樓,忽看梧葉始驚秋。 悲懷無奈狂風雨,數尺歸鴉懶轉頭。 ——宋·王同祖《初秋》 傍晚時分,為了享受片刻的涼爽,獨自一人登上了小樓。 涼風從遠方吹來,帶著初秋特有的氣息。 忽見一片梧桐葉悠悠地飄落下來,正好落在眼前。 心中猛然一驚,原來秋天真的到了。 內心的那份悲秋情懷,本就無處排遣,偏偏又遇上了一場狂風驟雨。 風雨交加,不遠處,幾只歸巢的烏鴉,棲息在枝頭。 它們離得很近,只有數尺的距離,卻連頭也懶得回轉一下。 ![]() |
|
來自: 浪花2lqpq2chxd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