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的文章已錄成音頻上傳到喜馬拉雅主播為炎荷居的86個專輯中。
牛市的味道越來越濃了,每當這時,也是最無聊的時候。我出一個題目,供大家討論。
假如,現實中我看好一家公司并打算成為它的長期股東。
最終我投資了100萬到這家公司,獲得該公司100萬股的股票,占了公司1/3的股份。
如果有人問起我這筆投資今年的盈利情況,我會怎么說?我猜,對大部分人來說這都是個極簡單的問題,我們通常會告訴他,這筆投資今年盈利十萬,投資回報率10%,分紅五萬,股息是5%。5萬分紅就是這筆投資今年給我帶來的自由現金流。1,公司有一個股東,年底因為某種原因急需用錢,就以公開招標的方式將自己的股份以每股0.8元轉讓給了別人。2,或者,這個人是以每股1.2元把股份轉讓了給了別人。這時,如果有人再問你該筆投資的盈利情況,你會怎么回答?我自己以前會認為,第一種情況下自己這筆投資虧了二十萬。第二種情況賺了二十萬。而不同的視角下的事實又有各自不同的邏輯并導致討論這個問題時的不同語境。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視角所看到的事實,來抓事物的本質,并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有針對性的去研究方法、思考對策,追求自己這筆投資的利益最大化。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視角所看到的事實,來抓事物的本質,并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有針對性的去研究方法、思考對策,追求自己這筆投資的利益最大化。比如定性重要還是定量重要?認為定性重要的人就會認為是***(科技類)好公司,因為它不需要定量,想象空間無限。 而側重定量的投資者,利潤都是能算出來的,比如,長電,今年股息率是3.5%,如果股價到了50塊,股息立刻變成1.6%,對價值投資者就沒了吸引力。即使業績有增速,相對于***(科技類)想象力,股價的漲幅也太慢。對炒股票的人也沒吸引力。技這就是牛市的特點)如果從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角度來看,標準只有一個:能給股東帶來越多回報的公司就越好。一個公司自上市以來累計的自由現金流大于零,說明這個公司才剛剛俱備開始回報股東的能力。而據清華大學會計系統計,A股上市以來4700只股票(統計時的股數)累計自由現金流為正的公司大約只有40%。而股東也是有成本的,去掉股東成本,開始真正為股東帶來回報的公司(他們跟蹤了近1000家上市公司),不到10%。放大到整體A股這個比例也差不多。而在這不到10%的公司里,業務簡單,看得清楚的更少。如果你心里再有一個回報率的要求,那就要等一個與之相應的好價格,那在這寥寥無幾的公司里,剩下的就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不同語境下就會有人質疑:段永平在A股也就是個茅臺,散戶乙說來說去也是那幾個,已經'路徑依賴”了。你看現在牛市,股市萬馬奔騰,好公司無數,再看看他們手里的,似乎被遺忘。他們也研究不出一個更好的,厲害的人應該是在大盤不同的風格下都會找出不同的好股票,這樣的才是真高手。??????一個立足是賺上市公司的錢,一個是立足賺其他股民的錢(他們即使研究上市公司,目的也是研究上司公司有沒有能吸引更多炒股者的題材)。
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
用
生命影響生命
泰戈爾
請把你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借著你的光,而走出了黑暗。
請保持你心中的善良,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借著你的善良,而走出了絕望。
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借著你的信仰,而走出了迷茫。
請相信你自己的力量,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因為相信你,而開始相信了他自己。
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活成一道光,因為我們不知道誰會因為相信我們,而最終開始相信了他自己。
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活成一道光,綻放出生命所該有的美好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