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里的兩座山——重讀《秋天的懷念》 文|水荷(何志堅) 今日重讀《秋天的懷念》,淚水再次模糊了視線。史鐵生筆下那位呼吸艱難的母親,讓我想起家中同樣"艱難呼吸"的父親。此刻,這些文字仿佛化作了一雙溫暖而沉重的手,輕輕叩擊著我內心最柔軟脆弱的角落。 "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這句話如利刃般刺入我心。我病了三十多年,父親便陪伴照顧了我三十多年。他的大半生都在為我操勞,耗盡家財與精力,直至如今風燭殘年、百病纏身。家徒四壁,他卻從不言棄。這本應是子孫承歡膝下、頤養天年的時候,他卻還要為患病的我操碎了心。這份艱難,或許不是文字所能盡述,更非外人所能想象。 母親這些年來始終與父親并肩而立,兩位老人用不再挺拔的脊背,共同為我撐起一片晴空。記得無數次住院時,父親或睡在大雨瓢潑、蚊子成群的醫院過道,或佝僂在病房狹窄的長沙發上。那些夜晚,我聽見他壓抑的咳嗽聲,聽見他蹣跚的腳步聲,卻從未聽過一句怨言。 史鐵生寫母親臨終前惦記著"有病的兒子和未成年的女兒",而我的父親雖已年邁,何嘗不是時時刻刻將我放在心上?他宛若秋日枝頭最后一片樹葉,明明自己已在風中搖搖欲墜,卻還要用盡全力為我擋住一絲風寒。 這些年來,病痛常常讓我陷入絕望,但每見父親佝僂的背影,看見母親花白的頭發,我就知道沒有放棄的理由。他們教給我的不是如何轟轟烈烈地生活,而是在日復一日的艱難中保持樂觀與希望。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讀至此處,我懂得了史鐵生母親未竟的話,也明白了父親三十年來的苦心。他要的不是我的感激涕零,而是看到我如秋菊般,在寒風中依然活得燦爛。 我深知,好好活著才是對父親最大的孝心。就像史鐵生與妹妹相約"要好好兒活",為了如山般的父愛,我也要頑強地堅持下去。父親用盡最后力氣為我撐起晴空,而我所能回報的,便是讓這片晴空下永遠綻放著不敗的生命之花。 秋陽透過窗欞,溫柔地灑在父親花白的頭發上。老人家最近總是無精打采,問他哪里不舒服,也只是輕輕搖頭。鄰居和親戚都說父親消瘦得厲害,今日細看,才發現他臉色暗淡,唇色發暗,四肢枯瘦如柴。 看著父親在病痛煎熬中,皺緊的眉頭透著深深的憂慮,仿佛在訴說著他內心對重病女兒未來的擔憂。想起母親提起,父親因擔心我的身體,常在深夜里掩面痛哭。我的心中一陣刺痛,淚水不由自主地涌出。我輕輕為他蓋好薄被,將他常吃的藥片仔細分好。我在心中立下誓言: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這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也是我對《秋天的懷念》里那句“要好好兒活”最真切的回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