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01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秋日的風呼嘯而過,天穹高遠,山間猿猴的哀鳴聲聲入耳。江中小洲清冷,白沙鋪岸,孤鳥盤旋,遲遲不肯落下。 這一生嘗盡艱難,恨意凝結成鬢角的霜雪;潦倒至此,連借酒消愁的杯盞,也因病痛不得不放下。 這是杜甫晚年最沉痛的一首詩。他拖著病軀登高望遠,眼中是蕭瑟秋景,心中是半生流離。 “萬里悲秋”“百年多病”,字字泣血。落葉與江水,是時光的無情,也是命運的洪流。 他像一片枯葉,被時代的風卷起又拋下,最終只剩一副嶙峋瘦骨,對著蒼天無聲吶喊。 詩的最后兩句,是絕望中的自嘲。酒已停,愁難消,滿腹心事化作一聲長嘆,這人間疾苦,何曾有盡頭?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02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仙人駕鶴遠去,只留下這座空樓,寂寞地佇立江畔。 千百年白云悠悠,黃鶴卻再未回頭。 晴空下,漢陽的綠樹清晰可見;春草茂盛,鋪滿鸚鵡洲頭。 暮色漸深,我的故鄉在何處?只見江上煙波浩渺,愁緒如霧般彌漫,模糊了歸途。 崔顥筆下的黃鶴樓,是時空交錯的悵惘。仙人傳說與眼前實景交織,繁華往事與當下孤獨對比。 “白云千載空悠悠”,道盡人世蒼茫。樓仍在,鶴不歸,只見那白云自顧飄蕩,從不管世人悲歡。 “煙波江上便人愁”,是游子找不到的故鄉,是繁華落幕后的虛無。 佇立于這江面之上,仿佛一伸手,便能觸到那層薄霧般的哀傷,卻永遠抓不住一絲慰藉。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03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穿過錦官城外的森森古柏,諸葛丞相的祠堂靜默而立。 石階上青草萋萋,春色自顧自蔓延;樹叢間黃鸝婉轉,啼聲清脆,卻無人傾聽。 想當年三顧茅廬的懇切,換來他鞠躬盡瘁的半生。 輔佐兩朝,一顆老臣心掏盡血淚,只為天下太平。可北伐未成,命喪五丈原。 千百年來,多少志士仁人到此,望著祠堂斑駁的匾額,仍忍不住潸然淚下。 杜甫寫諸葛亮,亦是寫自己。亂世中,他渴望如諸葛一般力挽狂瀾,卻只能眼睜睜看山河破碎。 “映階碧草”“隔葉黃鸝”,春景越美,越襯出祠堂的冷清。英雄已逝,空留遺恨,連鳥鳴也為他們心傷。 “長使英雄淚滿襟”,是杜甫的痛哭,也是天下失意者的共鳴,壯志未酬的痛,跨越時空,依舊灼人心肺。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04 《登金陵鳳凰臺》 【唐】李白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鳳凰臺上,曾有神鳥翩躚;如今鳳去臺空,只見江水東流,不舍晝夜。 昔日吳宮的繁華,埋沒在荒草小徑中;晉代的風流人物,早已化作墳冢塵土。 遠望三山若隱若現,似被青天截去一半;秦淮河與長江在此分流,白鷺洲靜靜橫臥中央。 可浮云蔽日,長安城隱沒在迷霧里。望不到朝廷,望不到君王,只剩一片愁緒,隨江風翻涌。 李白登高懷古,滿眼都是盛衰的無常,還有各種無能為力。 關于鳳凰臺的傳說、六朝的金粉,最終都敗給了時間。 “浮云蔽日”是詩眼,暗喻奸佞當道,遮蔽圣聽。他渴望報國,卻如被困的鳳凰,空有凌云翅,難越讒言山。 江水滔滔,帶不走他的不甘;青山隱隱,遮不住他的孤傲。這愁,是天才的寂寞,是志士的憤懣, 更是盛唐漸衰的的端倪。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05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從孤山寺北行至賈亭西畔,春水初漲,與低垂的云絮輕輕相接。 幾只早來的黃鶯爭搶向陽的枝頭,誰家的新燕銜著春泥,匆匆掠過屋檐。 野花開得恣意,漸漸迷了人眼;嫩草剛沒馬蹄,踏上去軟如煙絮。 最眷戀湖東景致,總也走不夠,綠楊垂蔭,白沙堤蜿蜒如帶,仿佛要把春光永遠留在人間。 白居易筆下的西湖,是初春的私語。鶯燕爭鳴,花草萌動,連風都帶著溫柔的觸感。 “亂花漸欲迷人眼”,何止是花迷人?是詩人沉醉于這鮮活的生機,甘愿被春色俘虜。 末句“綠楊陰里白沙堤”,如一幅水墨畫卷徐徐展開。 沒有壯志難酬的悲憤,只有對自然純粹的眷戀。 這一刻,他不是憂國憂民的白刺史,只是一個與春光撞個滿懷的赤子。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06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見一面難如登天,離別時更似抽筋剝骨。東風漸弱,百花凋零,連春天也熬不過這場別離。 春蠶吐絲至死方休,蠟炬燃盡最后一滴淚,才肯熄滅。情如絲,淚如蠟,熬干心血也難斷相思。 晨起對鏡,只怕青絲成雪;夜半吟詩,月光冷得刺骨。 蓬萊仙山遠在天邊,唯有托付青鳥殷勤探看,可那虛無縹緲的傳說,怎抵得過人間離別的苦楚? 李商隱的情詩,是裹著糖衣的黃蓮。字字纏綿,句句刻骨,卻總在甜蜜處滲出苦澀。 “春蠶到死”“蠟炬成灰”,看似癡情誓言,實則是無望的執念。 愛而不得,見而不能,連思念都成了自焚的火焰。 “青鳥殷勤”,更像自欺的慰藉。明知蓬山萬里,音訊難通,卻仍要借神話撐住最后一口氣。 這深情,美得凄厲,痛得也窒息。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07 《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偏偏五十弦,每根弦柱都藏著過往。一音一調,皆是年華的碎片。 莊周夢蝶,醒來分不清虛實;望帝化鵑,啼血聲聲喚不回春天。 明月映海,珍珠含淚;暖陽照玉,藍田生煙。這些美到極致的意象,原是心碎的倒影。 如今追憶,才知當時早已惘然。那些未說出口的話,未牽緊的手,未完的功業,都成了歲月里的撫不平的傷口。 李商隱的《錦瑟》,是迷霧中的嘆息。他用典故織成一張網,困住所有欲說還休的遺憾。 “滄海月明”“藍田日暖”,美得近乎殘忍。珍珠是淚,暖玉成煙,越是璀璨,越顯虛無。 最后一句“只是當時已惘然”,像一記悶雷。 原來年少輕狂時,早已埋下遺憾的種子。如今回首,連痛都成了詩,細讀來,字字滴血。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08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成都浣花溪四畔的草堂四面春水環繞,白鷗日日來訪,倒比人更殷勤。 花間小徑久未清掃,今日為迎老友,柴門吱呀一聲敞開。 離集市太遠,所以飯菜簡陋;家貧無新酒,只剩舊釀一壇。若不嫌棄,再喚鄰家老翁隔籬對飲。 杜甫的《客至》,是戰火里的一盞溫酒。沒有華麗詞藻,只有樸素的煙火氣。 “蓬門今始為君開”,道盡漂泊者的孤獨。尋常待客的瑣事,在他筆下成了珍貴的儀式。 “隔籬呼取盡余杯”,透著寒酸中的豁達。粗茶淡飯里,斟滿的是亂世中難得的暖意。 酒雖濁,情卻真。在這破碎的世道里,能與知己共醉片刻,也便是最大的奢侈。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09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巴山楚水,荒涼浸透二十三載光陰。 歸來故土,恍如隔世,舊友凋零,鄉音陌生,自己倒成了外人。 沉船側畔,千帆競發;枯樹前頭,萬木逢春。這新生機越是蓬勃,越襯得自己滿身塵埃。 今日聽君一曲贈詩,且借杯中殘酒,強打起精神,縱使心已成灰,也要為這重逢,硬擠出一點笑意。 劉禹錫的酬答,是貶謫者的苦笑。“二十三年棄置身”,輕描淡寫一句,藏了多少屈辱與滄桑。 “沉舟”“病樹”之喻,看似自嘲,實是看透世事的悲涼。他人眼中的希望,于他不過是刺眼的諷刺。 “暫憑杯酒長精神”,悲壯得令人心酸。 酒入愁腸,咽下的是半生坎坷,吐出的卻是豁達。這硬撐的體面,比痛哭更揪心。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10 《西塞山懷古》 【唐】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當年王濬戰船順江東下,金陵城的帝王氣象頃刻崩塌。 千丈鐵鎖沉入江底,石頭城上白旗高懸。 人間幾度興亡,西塞山依舊靜靜佇立,枕著冰冷的江水。 如今四海一統,舊日堡壘只剩廢墟,秋日蘆荻蕭瑟,在風中低語著前朝的哀歌。 劉禹錫懷古,總帶著冷眼觀潮的清醒。戰船、鐵鎖、降幡……轟轟烈烈的爭霸,最終化為史書上一行墨跡。 “蘆荻秋”,是歷史的休止符。秋風掃過故壘,仿佛在問:今日的繁華,又何嘗不是明天的荒草?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11 《送魏萬之京》 【唐】李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清晨聽見離歌響起,才知你已踏上遠行。昨夜微霜染白河岸,寒意滲進送別的衣襟。 鴻雁哀鳴,本已惹人愁思,何況你此去要穿越重重云山,獨對異鄉風塵。 邊關的樹色日漸蒼黃,秋寒步步緊逼;長安城里的搗衣聲,一聲比一聲急促,仿佛在催人老去。 莫要被京城的繁華迷了眼,虛擲了光陰,那紙醉金迷處,最易消磨少年心。 李頎的送別,是長輩的殷切叮嚀。霜、雁、云山、砧聲,無一不染上離別的蕭瑟。 “關城樹色催寒近”,連草木都在為遠行人擔憂。 “御苑砧聲”更像時光的倒計時,提醒著青春易逝。 末句的勸誡,藏著過來人的痛楚。 長安再美,終究是名利場;若沉溺其中,終會淪為歲月刀下的又一縷亡魂。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12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唐】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一封諫書早晨遞上金鑾殿,黃昏便被貶往八千里外的潮州。 我本為肅清朝堂污濁,何惜這風燭殘年! 秦嶺云霧橫鎖,回望不見長安故宅;藍關大雪封路,連馬兒也畏縮不前。 知你千里迢迢趕來,是為替我收殮尸骨吧,此去瘴癘之地,我怕是難逃一死,且怕有白骨埋他鄉了。 韓愈的悲憤,是忠臣的絕唱。朝奏夕貶的荒唐,寫盡了帝王的無情。 “云橫秦嶺”“雪擁藍關”,天地都像是一個大牢籠。 馬不前,人更困,連風雪都在嘲笑他的孤忠與愚笨。 最后兩句托付后事,字字泣血。明知是赴死,仍挺直脊梁,這倔強,比漫天大雪更刺骨。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13 《長沙過賈誼宅》 【唐】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賈誼曾在此謫居三載,千年后,楚地的風仍裹著悲聲。 秋草蔓生,獨行宅院尋不到故人蹤跡;寒林寂寂,只見夕陽斜照,拉長一地荒涼。 漢文帝號稱明君,尚且薄待賢才;湘水滔滔東去,又怎懂得憑吊者的心酸? 江山寥落,草木凋零,忍不住問一句:先生啊,你為何偏要流落到這天涯盡頭? 劉長卿訪賈誼宅,實是哭自己。秋草、寒林、斜陽,勾勒出被遺忘的孤獨。 “漢文有道恩猶薄”,諷得辛辣。明君尚且如此,何況昏聵之世?歷史的輪回,總是寒透人心。 “憐君何事到天涯”,問賈誼,更問自己。 天涯淪落人的惺惺相惜,比湘水更深,比秋夜更涼。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14 《咸陽城東樓》 【唐】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登上城樓,萬里愁緒撲面而來。蘆葦楊柳搖曳,突然間如見江南故地。 溪上烏云漸聚,夕陽沉入寺閣;山雨將至,狂風灌滿高樓,掀動衣袍獵獵。 暮色中,飛鳥落入秦宮舊址的荒草;秋蟬嘶鳴,漢宮黃葉紛飛如雪。 莫問前朝興亡事吧!你看那渭水東流,滔滔不絕,它帶走了秦漢,也終將帶走今朝。 許渾的懷古,是末世預言者的低語。“山雨欲來風滿樓”,寫盡動蕩前夕的壓抑與前奏。 秦苑漢宮,昔年煊赫,如今只剩鳥雀蟲蟬。 帝王將相的霸業,在時間面前不過一場笑話。 末句“渭水流”,是歷史的冷笑。它無聲無息,卻將一切輝煌碾為塵埃。 這清醒的絕望,這無可奈何改變的痛苦,比風雨更摧人心肝。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15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秋色倒映江心,雁陣初飛,與友人提酒登臨青山。 人間難得縱情一笑,且將菊花插滿鬢發,醉醺醺踏著夕陽歸去。 只管痛飲酬答佳節,何必為落日余暉悵惘? 古今興亡本就尋常,你看那牛山涕淚的齊景公,千年后誰還記得他的悲傷?(借“牛山沾衣”的典故,笑世人癡愚。) 秋影、雁陣、菊花、酩酊,拼成一副佯狂的醉態。 “塵世難逢開口笑”,笑中帶淚。插菊滿頭,是強作的瀟灑,更是對無常的接納。是亂世中的豁達。 既然盛衰皆空,不如醉眼看山,這通透,是血淚熬成的釋然。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16 《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唐】劉長卿 生涯豈料承優詔,世事空知學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發何。 今日龍鐘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波。 原以為此生潦倒,不料竟得朝廷垂青。可世事如謎,不如醉中高歌,暫且糊涂。 江上明月皎潔,北雁南飛掠過;淮南木葉凋零,楚山更顯嶙峋。 漂泊至此,幸而離隱居的滄洲不遠;對水自照,白發叢生,卻無力挽回歲月。 如今你我皆成老朽,慚愧啊,你們仍勸我謹防風浪,我卻早被命運拍打得遍體鱗傷。 劉長卿的離別,是暮年人的相惜。優詔突如其來,反添惶惑。醉歌非真醉,是看透世事的自嘲。 “江月”“楚山”的蕭索,映照出宦海浮沉的孤獨。白發對影,是時間最無情的嘲弄。 “愧君猶遣慎風波”,藏著未說出口的悲涼:半生風雨,何曾由得自己?這叮囑,暖得讓人心酸。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17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唐】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駐馬停杯,問君此去心境如何?巫峽猿啼聲聲帶淚,衡陽歸雁能否捎來你的書信? 青楓江面,秋帆漸遠;白帝城頭,古木凋零。這路途的荒寒,我替你一一描摹。 但圣朝恩澤廣布,暫別莫要頹唐,待雨露潤澤,終有云開月明時。 高適的送別,是俠客式的慰藉。 不訴離殤,只將貶謫路上的凄景化作畫卷:猿啼、雁書、秋帆、古木,皆是天涯孤旅的標配。 “圣代多雨露”未必是真信,卻是最暖心的謊言。 亂世中,這點虛妄的希望,許是支撐友人前行的微光吧。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18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唐】柳宗元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登上城樓,荒野連接天際,愁思如海天般漫無邊際。 狂風撕扯著荷塘綠水,暴雨斜打著爬滿薜荔的老墻。 山嶺密林遮斷望眼,江水曲折如人愁腸百轉。 你我同貶到這蠻荒文身之地,卻連書信都被困在各自的角落,不得相通。 柳宗元的登樓,是流放者的孤島獨白。驚風密雨,是朝堂傾軋的余波;嶺樹江流,是望不到頭的囚籠。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19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劍門關外忽傳捷報,薊北收復!初聞此訊,涕淚沾衣,雙手顫抖。 回頭見妻兒愁容盡掃,胡亂卷起詩書,歡喜得近乎癲狂。 大白天便要放聲高歌痛飲,趁著春光明媚,正好作伴還鄉! 歸心早已飛越巴峽巫峽,順流直下襄陽,再策馬奔向洛陽,這顛沛流離的日子,終要結束了! 杜甫的狂喜,是亂世中的一道驚雷。涕淚、漫卷、放歌、縱酒,每個動作都浸透劫后余生的顫抖。 “青春作伴”四字,讓垂老的詩人在瞬間重返少年。歸鄉的路線念得飛快,仿佛慢一步,夢就會碎。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20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千山萬壑奔涌至荊門,此處還留著明妃生長的村落。 她一去漢宮便踏入塞外風沙,唯留青冢孤立,獨對黃昏。 畫工拙筆怎能描摹她的容顏?月夜環珮叮當,歸來的只有孤魂。 千年后,琵琶仍奏著胡地曲調,聲聲分明在哭訴,這命運的不甘與遺恨! 杜甫寫昭君,是借古人酒杯澆自己塊壘。 “一去紫臺”“獨留青冢”,寫盡美人凋零、志士失路的蒼涼。 “畫圖省識”諷刺帝王昏聵,埋沒英才;環珮空歸,是魂魄難安的悲鳴。 末句的琵琶胡語,跨越時空,將昭君的怨與詩人的恨擰成一根刺,扎進歷史的心臟。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21 《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寒窗苦讀換來半生坎坷,烽火四起,家國已殘破如風中柳絮。 山河裂成碎片,身世更似暴雨中的浮萍,顛簸無依。 曾在惶恐灘頭咽下驚惶,今在零丁洋里獨品孤零。 可人生終有一死,何懼?只愿我這顆赤子之心,能在史冊上燃成一簇不滅的火! 文天祥的絕唱,是血與火淬煉的宣言。 “山河破碎”“身世浮沉”,字字泣血,卻無半分怯懦。 “惶恐”“零丁”的重復,不是哀嘆,而是將屈辱煉成鋼刃。 末句的“丹心照汗青”,如驚雷劈開黑夜,肉身可滅,氣節永存。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22 《登快閣》 【宋】黃庭堅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辦完冗雜公務,像個癡人般逃到快閣。倚欄四望,暮色溫柔。 千山落葉紛飛,襯得蒼穹更闊;一道澄江如練,月光灑落,波心皎潔。 琴弦早為知音斷絕,此時只有美酒能得我青眼。 真想乘舟萬里,吹笛歸去,與白鷗立誓,此生再不做名利場的囚徒! 黃庭堅的登閣,是文人的一場出逃。 “落木千山”“澄江月明”,天地愈壯闊,愈顯官場蠅營狗茍之可笑。 “朱弦絕”“青眼橫”,寫盡孤高與疏狂。 末句“與白鷗盟”,是撕碎冠帶后的赤子之約,寧做江湖閑客,不做金殿傀儡。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23 《書憤五首(其一)》 【宋】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年少輕狂,哪懂世道險惡?北望中原,豪氣曾如山岳巍峨。 雪夜樓船橫渡瓜洲,秋風中鐵馬踏破大散關,那些熱血沸騰的歲月啊! 如今自詡“塞上長城”,鏡中卻已兩鬢斑白。 諸葛亮的《出師表》名垂千古,可千年后,誰還有他那般忠肝義膽? 陸游的憤懣,是英雄暮年的不甘。樓船鐵馬的回憶越壯烈,越襯出鏡中衰鬢的凄涼。 “塞上長城空自許”,自嘲中帶血。北伐夢碎,壯志成灰,只剩一紙《出師表》在風中嗚咽。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24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莫嫌農家的臘酒渾濁,豐年待客,滿桌雞豚飄香。 山路迂回,看似到了絕境;柳暗花明處,忽見煙火人家,內心突然豁然開朗 春社將近了,簫鼓聲里透著淳樸;這里人人衣冠簡素,古風尚存此鄉,實屬難得。 若余生能得閑,定要踏著月色,拄杖輕叩柴門,再來這一次,畢竟這桃源,比朝堂干凈千萬倍。 陸游的田園,是硝煙外的喘息。“山重水復”“柳暗花明”,寫景亦是寫心,絕處逢生的,何止是路? “簫鼓”“衣冠”的簡樸,反照出世道的虛偽。末句“夜叩門”的閑適,藏著對官場徹底的背棄。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25 《七律·長征》 【近現代】毛爺爺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所遇的險峰惡水,在紅軍眼里不過等閑之事。 五嶺蜿蜒,當作細浪翻騰;烏蒙磅礴,權作泥丸踏碎。 金沙江的怒濤拍暖云崖,大渡橋的鐵索凝著寒霜,這些波瀾壯闊的風景,都已然一一經歷了。 最喜是岷山雪涌千里,三軍越過時,一張張笑臉融化了冰雪,這人間絕境,終被信仰踩成了康莊大道。 毛爺爺的長征,是鐵骨與浪漫的交響。五嶺烏蒙的比喻,舉重若輕,盡顯豪邁。 “云崖暖”“鐵索寒”,冷暖對照間,險阻成了勛章。 末句“盡開顏”的曙光,是九死一生后的酣暢。 革命者的浪漫,從來與血同熱。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