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提起“云南王”,熟悉歷史的人首先會想到的人物是龍云。他從1927年確立統治到1945年被架空,在云南整整統治了18年,但結局是黯然退場。 1945年12月1日,盧漢繼蔡鍔、唐繼堯、龍云之后成為第四代“云南王”。 可以說相比于龍云的活躍,盧漢一生謹慎而低調,而早期的盧漢雖然也南征北戰,但似乎一直活在龍云的光環下, 不過盧漢也是一個大智慧之人,待龍云被驅逐出云南之后,他隨即用自己的謀略游走于各方勢力之間,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最終成功地謀劃了起義事件,投奔了新政權,可謂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戰將。 龍云是盧漢的表哥,比他大11歲。當初辛亥革命爆發后不久,兩人正式 投入滇軍,并同時進入云南講武堂第四期學 習,不過龍云學騎兵科,盧漢學步兵科。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1914年,盧漢從講武堂畢業后隨即被分配到滇軍任少尉見習排長,從此踏上職業軍人生涯。 1915年,龍云被任命為第五軍軍長兼滇中鎮守使,駐守昆明,成為滇軍實際上的第二號人物,盧漢被任命為第七旅旅長。兩人共同效力于唐繼堯。 不過龍云野心極大,想統一云南,于是在盧漢支持下最終得償所愿。 此后,盧漢不但幫助表哥處理省財政一些問題,也在軍政大事上為他出謀劃策,一度成了龍云最重要的助手和事實上的云南第二領導人。 可以說當時雖然中原大地軍閥混戰不斷,但云南在兄弟倆的治理下卻相對穩定。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其實龍云在云南一方獨大,也與桂系、川系等其他派系的軍閥一樣,時刻想保存自己的實力。 想當初在紅軍長征過程中,當中央紅軍和紅二、 六軍團,先后兩次路過云南時。龍云就違抗了老蔣的命令,要求滇軍對紅軍多追少堵,盡可能讓紅軍走出云南,而頗為有意思的是,盧漢的隊伍還跟在賀龍部隊后面過,而這件事也一度成了后來的佳話。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盧漢與龍云出身地方軍閥,但絕對有著深厚的民族大義。 當抗戰全面爆發后,龍云主動請纓出兵20萬參與抗戰。不久,滇軍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60軍,由盧漢任軍長,隨即在昆明舉行誓師大會,即刻出征抗日。 可以說當時60軍的裝備和兵員素質甚至 超過了國民黨的嫡系部隊,甚至讓蔣介石刮目相看。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尤其滇軍的很多人都是彝族同胞,他們特別善戰,在戰場上也是所向披靡。 浴血奮戰臺兒莊戰役讓60軍大放異彩,當時軍隊剛到達目的地,還沒來得及將機槍從馬背上卸下來,就與日軍展開了廝殺,而禹王 山攻防戰也是最為慘烈的一戰。 那時湯恩伯部隊剛大潰退,禹王山被日軍占領,于是盧漢下令誓死也要奪回。 于是,將士們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強渡運河,向禹王山發起猛攻,最終經過摧枯拉朽的激戰,打得日軍寸步難行,傷亡慘重。 不過,在臺兒莊這場28個晝夜的大血戰中,60軍也付出很大傷亡,但滇軍也由此名聲大震。 不久以后。60軍之后再擴編為第一集團軍, 先后參加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及贛北戰役,而盧漢也越打越猛,一度讓敵人聞風喪膽。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抗戰勝利后,盧漢做為受降主官,到越南接受北部約6萬多日軍的投降,臉上無比榮光,也是他作為軍人生涯的最高榮耀。 然而,彼時的蔣介石也沒閑著,他悍然策劃了轟動一時的“驅龍事件”。 隨后便授意盧漢接替龍云成為了云南省政府主席。 應該說那時的盧漢還是以軍閥的心態行事,他雖然與蔣介石貌合神離,但也沒有堅定的決心想投入共產黨懷抱,只是想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于是就爭取成立了“云南保安司令部”,由此取得了對省內陸方部隊 的控制權。 內戰打響后,蔣介石想一箭雙雕:一是削弱滇軍實力,二是打垮共產黨。 而在東北戰場,60軍和93軍歸東北保安司令 部司令長官杜聿明統一指揮,可是“中央軍”對滇軍也并不完全信任,所以產生諸多矛盾。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當然,中共方面也深知滇軍與蔣介石的矛盾,所以他們非常重視對滇軍的策反。再加上龍云當年在西南實行開明政策,使得滇軍很多將領也容易接受中共地下黨的宣傳。 隨著解放軍相繼取得了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勝利之后,又乘勝渡過長江,解放了寧、滬、蘇、杭等大中城市。蔣介石開始妄想把云南作為他們在大陸的最后反共基地。 然而,彼時已經潛居香港的龍云想在政治上靠攏中共,遂派代表李一平前往北平與中共洽談云南起義問題,而盧漢此時亦派屬下與我軍聯系,并且暗中送給游隊槍枝彈藥。 可以說毛主席高瞻遠矚,洞察形勢,繼續采取軍事打擊與政治瓦解相結合的原則,對爭取盧漢起義問題又進行了詳細研討。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解放軍在解放了中南各省后乘勝向西南進軍,隨即,我第二野戰軍一部占領貴陽、解放了重慶,切斷了川康之敵退守云南的道路,并且在廣西殲滅了白崇禧集團。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就這樣,隨著國民黨在軍事、政治上的全面崩潰,已經解放軍的節節勝利,盧漢也認清了形勢,態度也慢慢發生了變化,于1949年12月9日正式宣布起義。 不過在此期間,盧漢犯下一個大錯,那就是私自放走了時任國民黨重慶“綏靖”公署主任的張群。 張群與盧漢有著非同一般的關系。當年國民黨軍閥派系之爭,李宗仁等借盧漢對中央有異心為名,要用武力解決盧漢,是張群以身家性命力保,才使盧漢得以保全。 而當中共昆明地下黨得知盧漢要放走張群,當即表明:張群是甲級戰犯,不能放走,要放也得請示中央后再做決定,但盧漢不聽,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就這樣,這位在內戰戰犯名單中的國軍要員,竟然在云南起義時被盧漢給私自放走了。可以說此事絕非小事,使得黨中央也非常被動。 然而,毛主席高瞻遠矚,以大格局心態考慮這件事,最終了照顧團結和統戰工作,以及安撫云南起義官兵的需要,沒有立即追究這件事,而他也表示盧漢主持云南起義有功,此后也沒再提起,而是依舊對盧漢委以重任。 盧漢是個謹慎低調的人,他在家人面前從來都是守口如瓶,幾乎避口不談自己的事。 1973年,78歲的盧漢父親被查出患了肺癌,他自感時日不多,每天也顯得抑郁寡歡。 其實家人看在眼里,也非常明白,盧漢這是想自己的兩個兒子了,因為從新中國成立之后,他們父子間就失去了聯系。 于是家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向組織提了一下自己的要求,讓盧漢沒有想到的是,在外交部的幫助下,失散25年的兩個兒子都取得了聯系,他聞訊后老淚縱橫,感激不盡。 1974年5月13日,最后一代“云南王”盧漢與世長辭,他的傳奇人生也就此謝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