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燈 康熙朝有名的皇子太多了,今天說的是兩個沒那么有名的兩個皇子。 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祿。 這對兄弟的母親是密妃王氏。 王氏出身蘇州,家中依靠紡織為生,就是一個普通的民女。 王氏的父親王國正就職的東家很厲害,是蘇州織造李煦。 李煦此人,是康熙的心腹,在蘇州織造這個肥差上一坐三十年。 ![]() 王國正努力巴結李煦,被李煦提拔為七品縣令,且將王國正貌美的女兒王氏,認作李煦嫡母的干孫女。 王氏一轉身,成了李煦的義女。 為什么要有這個操作? 因為滿漢不通婚,王氏要進宮,就要有一個能進宮,不被指摘的身份。 有了這個身份,在康熙南巡的時候,李煦將義女獻上。 雖然王氏的身份低微,但是實在美麗,進宮后一連為康熙生下十五子胤禑,十六子胤祿,十八子胤祄。 王氏也憑著三個兒子,成了密嬪,在康熙的后宮站穩了腳跟。 三個兒子中,康熙最喜歡的胤祄。 著名事件,因為胤祄八歲早夭,康熙盛怒下,將太子廢黜。 伴隨著弟弟的去世,胤禑和胤祿都平穩長大。 胤禑因為出生時,生母位份太低,所以被康熙抱到德妃身邊教養。 此時的德妃有多忙呢? 先是康熙將敏妃生育的皇十三子胤祥抱給她養,然后德妃自己生育了皇十四子胤禵,隨之康熙又將王氏所生的皇十五子胤禑交給她養。 看起來,都是帝王的無上恩寵。 就算不用德妃自己看孩子,一個家里三個孩子,正常人都會發瘋的。 此時作為德妃的長子胤禛出現了,德妃自己實在忙不過來,將胤祥交給胤禛教育,自己一力承擔胤禵和胤禑的撫育。 因為這段時光,導致胤祥最喜歡胤禛,兄弟倆感情好到青史留名。 而胤禵和胤禑一起長大,兩個人關系自然超過其他人。 到了胤禑該讀書的時候,被康熙交給了太子胤礽和太子妃瓜爾佳氏關照。 因為這層關系,胤禑在長大后,迎娶了太子妃的親妹妹小瓜爾佳氏。 ![]() 這份姻親關系,將胤禑直接歸到太子的陣營。 到了胤禛繼位后,胤禑一個太子陣營的人,和敵對陣營胤禵交好的弟弟,胤禛怎么可能看得上他? 甚至一度上,胤禛十分猜忌胤禑。 因為這份猜忌,胤禛對胤禑一直都是不冷不熱的疏遠。 這份疏遠,直到胤禑34歲才被封為貝勒。 終于有了爵位,代價是胤禑被胤禛派去看守康熙的景陵。 直到38歲,胤禑身體不好,才能回到京城。 胤禛看在他快要死了的份上,封他為愉郡王。 轉年,胤禑就病逝了。 出生,被誰撫養,在誰身邊長大,都是胤禑不能自主的事情,可偏偏影響了自己的一生。 而胤祿呢? ![]() 康熙帶著7歲的胤祿巡幸塞外,沒有胤禑的份。 胤祿本人喜歡數學音樂,在愛好上和康熙高度一致。 康熙有一個堂兄博果鐸,是莊親王。 莊親王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爵位,到了博果鐸這一代無子,康熙拉著即將要死的堂兄,告訴他會將胤祿過繼,傳承王爵香火。 這個安排,直接讓胤祿后代子孫富貴無憂。 胤祿為人謹慎,在胤禛繼位后,堅決擁護四哥。 這份擁護,換來胤祿在雍正一朝的手握大權。 只要胤禛有需要,胤祿一定公然彈劾。 在胤禛駕崩前,任命胤祿為四大輔臣之一。 一生富貴,父兄愛重,胤祿順順當當的活到73歲善終。 一母同胞的兄弟,命運迥然。 真實,又殘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