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寫了一篇《賈府有固定的太醫的,為什么尤二姐生病,只胡亂找個不熟的庸醫?》,有讀者提出這樣的疑問:賈府憑什么有固定的太醫? ![]() 提出這樣的問題,你可能是不明白“太醫”的意思,把這個詞語神圣化了。如果你在發評論之前去百度一下,就會知道:“太醫,后世也叫御醫,是專門為帝王、宮廷及官宦上層服務的醫生。多為當代學識淵博之名醫組成,基本由代傳及推薦組成,后世(宋代以后)成立了官辦醫學機構,開始培養醫學工作者,成績好者可升為太醫。” ![]() 看到了沒有?太醫并不是專為皇帝和后宮服務的,他們本就有為官宦上層治病的責任。賈府是國公府,又是皇妃的母家,憑什么不能請太醫? ![]() 至于說“固定”的太醫,恐怕你又想多了。“固定的太醫”并不是說這位太醫、或這幾位太醫,就專為賈府服務、不給別人出診,而是經常為賈府看病,當然同時也為別人診治。相當于現代的“家庭醫生”:你家人不舒服,可以先找你家的家庭醫生。他往往是全科大夫,能看一般的感冒咳嗽。如果遇到疑難重癥,他看不了了,會給你介紹專科醫生。但,難道你家的家庭醫生,就只為你一家子服務?你家多有錢,雇得起嗎? ![]() 賈府有固定的太醫,但凡家人生病,就常找王太醫、張太醫兩位。以至于他們走得熟了,互相都很熟悉。連襲人吐血,不肯聲張,也要求寶玉“正經明兒你打發小子問問王太醫去,弄點子藥吃吃就好了”,都不需要寶玉出面,打發個小廝就能辦到。 ![]() 王太醫也對賈府很熟悉。晴雯著涼生病,先請了一個陌生的太醫,后來又請了王太醫來,“說病癥與前相仿”,診斷結果是一樣的;“只是方子上果沒有枳實、麻黃等藥,倒有當歸、陳皮、白芍等藥,分量較先也減了些”。顯然,王太醫知道賈府中人、也包括丫鬟,都身嬌體貴,開出的是藥性較弱的普通藥。 ![]() 這位王太醫跟賈府有多熟呢?他給襲人、賈母、巧姐、寶玉、晴雯都看過病,這還只是作品里寫到的。其他像迎春、賈赦生病,多半也是這位王太醫來,只是沒寫罷了。 ![]() 但到秦可卿病重,“我們家里現有好幾位太醫老爺瞧著呢”、王熙鳳勞累小產的那一回,“天天兩三個太醫用藥”,這可不是王太醫一個人能看得過來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