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鯉魚又“火出圈”了! 這次是因為它們在美國五大湖“興風作浪”,讓當地生態“苦不堪言”,連美國總統都被驚動了,直言有辦法解決,但那成本,可著實不便宜! ![]() 這消息一傳出,網友們都驚掉了下巴,在中國,鯉魚那可是餐桌上的常客,常常供不應求,還得靠大量養殖才能滿足需求,怎么到了美國,就泛濫成災了呢?這美國人,為啥就不吃鯉魚呢? 事情還得從上世紀60年代說起。當時美國的水資源污染那叫一個嚴重,水體里氮磷含量超高,藻類等水生植物像發了瘋似的生長,河道被堵得死死的,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危害。 美國的漁業專家們絞盡腦汁想辦法,突然發現咱們亞洲的鯉魚,那可是除藻的“超級高手”。 像草魚,吃草就跟玩似的;鰱魚更是厲害,所到之處藻類幾乎全被消滅。 ![]() 于是在70年代,美國先后引入了六種亞洲鯉魚,把它們放養到藻類肆虐的河流湖泊里。 所以我們要明白,所謂的中國鯉魚,并不是指鯉魚一種魚,而是鯉科魚類的統稱,像鯉魚,草魚,鰱魚,大頭魚,青魚等都是屬于中國鯉魚! 而這些被美國引進的鯉魚們也確實“不負眾望”,很快就把水藻問題解決了。 而且北美水域食物豐富,又沒有什么天敵,再加上鯉魚的繁殖能力本來就不弱,一次產卵都是數百萬粒,于是鯉魚們就開始“瘋狂生長”,個頭長得那叫一個大。 再加上當地時不時暴發的洪水,鯉魚們順著水流一路進入密西西比河水系,然后又分散到美國各地的河湖里,從“治水小能手”搖身一變成了“生態破壞者”。 ![]() 如今,美國幾乎所有水系都有鯉魚的身影,一些河流中鯉魚數量占魚類總量的90% ,光伊利諾伊河,每公里河道可能就生活著二十多噸鯉魚。 五大湖區也發現了三種亞洲鯉魚的蹤跡,這可把美國人急壞了。 既然鯉魚泛濫成災,那美國人為什么不吃呢?這原因可不少。 首先,美國人大多是歐洲移民的后裔,歐洲人本來就沒什么吃淡水魚的習慣,更別說吃鯉魚了。 特別是歐洲很多國家都沿海,海魚才是他們餐桌上的“寵兒”。一方面海魚味道更鮮美,另一方面海魚的營養價值也高,所以他們對淡水魚,尤其是鯉魚,興趣缺缺。 其次,美國人不太會處理鯉魚。淡水魚本身就有腥味,在中國,我們有各種辦法去腥,蔥姜蒜、醋、醬油齊上陣,輕松就能把魚腥味去除。 ![]() 可美國人很少用這些調料,做出來的鯉魚腥味特別重,讓人難以下咽。 而且鯉魚刺多,對習慣用筷子的中國人來說,挑刺不是什么難事。但美國人吃飯用刀叉,根本沒辦法把小刺挑出來,吃頓飯得花大量時間挑刺,這對他們來說實在太“折磨”了。 再加上他們的餐桌禮儀不允許把吃進去的刺吐出來,所以吃鯉魚對美國人來說,不是享受,而是煎熬。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美國很多淡水湖泊污染嚴重。當初引進鯉魚就是為了凈化被污染的水體,這么一來,鯉魚體內積累了不少化學物質。 美國人擔心吃了這樣的鯉魚會對身體造成危害,自然就更不愿意吃了。 為了解決鯉魚泛濫的問題,美國政府花了不少心思,又是鼓勵民眾垂釣,把鯉魚列入有害魚類,釣上來就得帶走或埋掉; 又是嘗試網捕、電魚,甚至還想搞生物防治,引進天敵,前前后后花了幾十億美元,可效果卻不咋地。 也有人想把鯉魚出口,可冷凍后的鯉魚口感不好,市場反響平平!在這些年中國鯉魚在美國很多地方的情況也是愈發的嚴重了,對此大家怎么看呢?有啥好的辦法解決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