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朋友老是覺得大腿內側發緊,坐久了站起來還會有點酸痛,一到秋天就容易情緒有變化、睡不踏實、消化也不太好,這或是身體提醒你得好好通大腿內側的經絡! ![]() 從傳統養 生角度而言,大腿內側為肝經、脾經與腎經循行之關鍵部位,此三條經脈和情緒、消化、體力、睡眠等諸多方面均有關系,若經絡不通暢,如同一扇未開啟的窗戶,身體必然會有某些信號,氣血一旦流通,人便會感覺舒適許多。今天,木子跟大家簡單講講兩個小動作,不需要很好的柔韌性,也不用專門找時間。 一、靠墻還陽臥 這個動作比較簡單,就跟隨意靠在墻上歇著差不多,而且它能好好地通大腿內側的肝經和腎經,肝經與腎經一前一后經過大腿內側,當你把腳心相對、膝蓋放松向下沉時,這兩條經絡會得到溫和的伸展與激發。肝氣順暢了,心情也會更平和;腎氣充足,是體力和腰腿力氣的根本,這個姿勢,也能夠幫助舒緩骨盆區域的緊張,推動氣血循環更加順暢,與此同時悄然滋養身體,非常適合那些經常久坐、動不動就感到腰部酸痛、疲勞的人群。 ![]() 先在墻邊鋪設墊子或者薄毯,側過身坐過去,讓臀部盡量挨近墻根,躺著把腿靠在墻上,腳心對著,把腳跟往內收一點,膝蓋就會自己往兩邊慢慢降下去,雙手自然放在腹部,或者兩邊,讓呼吸變得柔和又均勻,保持這個姿勢大概3分鐘,然后慢慢收回雙腿,回到原來的姿勢。 靜能養陰,這個動作正是一種溫和的靜養方式。讓身體逐漸進入收斂狀態,氣血不再耗散,而是回歸該去的地方。 二、靠墻開胯活絡 若你覺還陽臥已較舒適,可以嘗試此幅度稍大的動作,其可更廣泛激發大腿內側及后側,不但調肝經與腎經,且與脾經及膀胱經相關,脾經與消化吸收功能關聯緊密,膀胱經為身體排濕之主要通道,適度伸展這些部位,可推動全身氣血循環,使原本淤塞之氣重新流動。 ![]() 靠著墻躺著,把雙腿往上伸直并貼近墻面,雙腳自然朝兩側分開,形成一個“V”字形,不用特意劈開,只要有輕微拉伸感就行,雙手放松,保持呼吸平穩,感受大腿內側和后側慢慢舒展開來,堅持三分鐘,結束的時候動作慢一點,可不能一下子就把腿收回去。 此動作適宜平常下肢常覺沉重、久坐易疲憊之人,女性在月經前后身體發僵時也可適量練習,不必硬來做大幅度,關鍵是放松與拉伸,順著呼吸緩緩去做便成 三、每天3分鐘的靜養身心 這兩種動作皆為外靜內動的調養方式,表面上動作并非十分大,不過身體內部的氣血正溫和地流動著,它們對于舒緩情緒緊張有益處,能夠讓肝氣更為通暢,脾胃運轉更為平穩;并且還可以滋養腎氣、補充體力,靠墻的姿態雖說倒置幅度小,卻有助于氣血自然回流,滋養腹腔與盆腔,這也合引氣歸元之理。 當我們靜下來,身體內部的氣血才能更好地按自己的節奏運行。心火能夠下沉,腎水得以上升,上下通暢,人更容易睡得踏實,情緒也更平穩。 |
|